高职课程建设诊断与改进研究
——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为例
2019-04-13曾妙
曾 妙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诊改”)。显然,高职院校“诊改”的关键是课程建设的“诊改”。本文就此作了较深入研究,得到几点有效的结论,可供高职院校“诊改”时参考。
一、高职课程建设诊断与改进的基本原则
1.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戴明博士将其应用到质量管理中,并总结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PDCA 循环模式。这里,质量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需要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它具有全面性,因此称之为全面质量管理。
2.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南
ISO9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质量管理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其要素主要有四点:一是以顾客为中心。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和理解顾客的要求,通过体系中各个过程的运作满足顾客要求,并通过顾客满意的测量来获取顾客满意程序的感受,不断提高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地位,增强顾客的信心。二是高层深入。从公司顶层制定质量方针和各层次质量目标,最高管理层通过及时获取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判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直接参与定期的管理评审,掌握整个质量体系的整体状况,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三是全员参与。明确各层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并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明确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让全员参与到整个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持活动中,以保证公司各环节的顺利运作。四是持续诊改。通过制度化的数据分析,寻找产生不合格产品的根本原因,通过纠正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发生,从而不断降低公司发生的不良质量成本,并通过持续改进的活动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实现公司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利润的不断增长。
3.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参考
企业管理模式(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简称EMM,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围绕实现企业特定的目标、资源、信息、知识,开展运营活动的基本框架、规则和方式。其结构要素有经营管理、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管理技术、决策制度及领导体制等;其支撑要素有人员素质、企业目标和目标市场、产品技术等。具体模式主要有:(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强调企业通过自身行为应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企业动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2)文化管理模式。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能够从思想上将员工统一起来,形成巨大合力,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3)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手段,把信息与企业活动和员工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4)柔性管理模式。从企业环境出发,强调“人本管理”,变革组织结构。此时,企业管理重点发生变化,由盯住员工、实施负反馈纠偏的外部控制转变为关注员工观念意识、间接影响员工行为的内部控制。(5)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需要有业务流程规范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等必备条件。例如,世界500强企业海航集团的协同办公平台,集公文流转系统、邮箱、运行网、市场营销平台、海航智能服务指挥系统、C/S业务应用接入平台于一体,可实现企业决策层及员工一体化管理,是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优秀案例。
4.以学校现行制度体系为基础
经整理,我校课程建设制度共13 个,构成了较完整的课程建设运行体系:《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学院课堂教学规范(试行)》《日常教学管理规定》《学院试卷库建设实施细则》《学院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试行)》《学院听课制度》《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意见》《学院编写校本教材的原则意见》《学院教材征订、选用及管理办法》《学院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管理办法(暂行)》《学院教学奖励办法》《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等。这些制度已运行多年,比较成熟,只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就可形成课程建设的制度体系。
二、高职课程建设的质量体系构建
课程建设“诊改”的基本思路是:以上述基本原则为指引制定课程建设标准体系,以建设标准体系为标准推进课程建设,以过程数据为依据开展课程质量诊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施课程改进。
1.课程建设标准(编号:K001JB/2017)
(1)课程建设标准的基本框架。根据ISO9000质量标准要求,课程建设标准框架选定为4部分,即基本信息、建设内容和要求、支持性文件、所需记录文档。具体内容为:1)基本信息含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填写时间、核准人;2)建设内容和要求是课程建设标准的核心部分,代表课程建设的基本形态;3)支持性文件是支持课程建设的制度体系清单;4)所需记录文档是评价课程质量的支撑材料清单。
(2)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根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和各省教育厅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际,提炼出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有7个。对这7个要素再进行细分,得到21 个子因素。然后,对7个关键要素提出建设要求:一是课程设置,对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等方面提出要求;二是教学内容,对内容选取、内容组织、表现形式3个方面提出要求;三是教学方法与手段,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3个方面提出要求;四是师资队伍,就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师资规划与培养、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3个方面提出要求;五是实践条件,就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环境2个方面提出要求;六是课程管理,就教学文件管理与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核方法4个方面提出要求;七是教学效果,就教学质量测评、基本理论水平、基本技能水平、专题测评4个方面提出要求。另外,将“课程特色”作为课程建设的附加指标,就课程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创新形成,与本校以及其他学校同类课程相比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专题报告。
(3)支持性文件。此项需列出所有支持课程建设过程的全套制度文件目录,即《专业建设标准》《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教材建设标准》《网络课程建设标准》《教案编写标准》《课堂教学标准》《课程实训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程试题库建设标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标准》《课程考核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等基本文件。
(4)所需记录文档。此项列出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有资料目录,如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标准、课程实训标准、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学习指南、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学生考勤表、学生成绩册、在线辅导资料、在线作业、课程负责人资料、主讲教师资料、现场指导教师资料、团队建设计划、团队教师近3年科研课题一览表、校内实训条件资料、校外实习基地情况资料、课程管理文件清单、集体备课材料、课程改革材料、公开课、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测评成绩分析、同行对任课教师的测评成绩分析、督导对任课教师的测评成绩分析、学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专项抽测成绩分析、学生实训成绩、专项技能抽测成绩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等共计52 项基本资料。
2.课程建设制度体系(编号:K002ZD/2017)
课程标准的7项关键要素及相对应的21项子因素,支撑课程建设系统的全部过程,其中每一项的实施必须有相对应的制度文件。据此,可以梳理出课程建设的制度体系。本研究发现,以前我校制定的制度文件系统性严重不足。如缺《课程负责人选拔标准》《教材建设标准》《网络课程建设标准》《教案编写标准》《课程实训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标准》等;有些制度虽然有,但没有及时更新,如《课堂教学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程试题库建设标准》等。通过整理,制度体系所需要的制度文件共23个,其中保留原有文件6个,需要更新的文件10个,需要新制定的文件7个,具体目录从略。将所有这些文件编成《课程建设制度汇编(编号:K002ZD/2017)》,作为课程建设的支撑文件。
3.课程建设流程体系(编号:K003LC/2017)
制度体系中,各项制度的运行必须有规范流程。如课程开发工作流程、教材选定工作流程、试题库建设工作流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流程、课程实训条件建设工作流程、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流程、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流程、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工作流程等等。将所有流程梳理出来,编成《课程建设流程汇编(编号:K003LC/2017)》,用于规范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作为课程建设诊断与改进的依据。
4.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编号:K2004ZB/2017)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既是用于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又是用于课程建设的指导,让学校如何去找准课程定位,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条件,强化课程管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因此,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文件是课程“诊改”最重要的文件。制定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的程序如下:
(1)确定指标体系。在课程建设标准中,已梳理出了课程的关键要素7个,子因素21个。如何对21 个子因素进行考察,需要找出它相应的观察点及相应权重。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出课程建设质量的观察点共49 个,并计算出其权重,具体如表1。
(2)确定等级标准。对每个观察点设置等级标准,用于对该观察点的质量测评。等级标准分为4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为了便于表述,只对A、C 两级给出具体描述。例如,二级指标“3.2实践教学”3个观察点的等级标准见表2所示。未达到A但优于C的,定为B级;不符合C的,定为D级。
(3)确定评价方法。
1)二级指标的等级确定。首先,考察支撑材料,定出观察点的等级;其次,将观察点的等级转换成分数:A 等→95 分,B 等→80 分,C 等→65
分,D等→50分;然后,以观察点的分值与二级指标的权数相乘再相加,得到二级指标的分值;最后,将分值转换为相应的等级。转换标准为:A(90≤X≤100),B(70≤X<90),C(60≤X<70),D(0≤X<60)。
表1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及权重表
例如,若表2 中3 个观察点的评价结果如表3,则“3.2实践教学”得分为0.3×80+0.5×95+0.2×65=84.5。
表2 课程建设质量评分标准表
所以,指标3.2属于B等。
表3 指标“3.2实践教学”测评情况表
2)课程总体评价模型。本文给出课程总体评价的两种模型,即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
模型Ⅰ(定性模型)以二级指标的等级定课程建设质量的总体评价结果。按上面的方法定出21 个二级指标的等级,再按以下标准,定出课程的总体评价结果:
优秀(A≥17,C≤3,D=0);良好(A+B≥17,A≥9,D≤1);合格(D≤4);不合格(未达到合格标准)。
模型Ⅱ(定量模型)以课程评价总分定课程的总体评价结果。将表1第4列中所有观察点的权(ai)乘以对应观察点的等级分值(xi)求和,得到课程的评价总分值T,由此定出课程的总体评价结果。计算公式为
3)课程特色评价。提供课程特色的专项报告,评价小组根据报告对课程特色进行专项评议打分,满分为100分。
三、高职课程建设诊断与改进的实施
1.课程诊断
(1)方案制定。课程“诊改”由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每年可对学校约三分之一的课程实施诊改,所有课程三年内必须“诊改”一次,以实现螺旋上升式“诊改”与质量提升目标。
(2)数据采集。将课程建设标准(编号:K001JB/2017)的7 个一级指标、21 个二级指标、47 个观察点作为栏目字段,建立课程“诊改”网络平台。观察点列出的每项工作完成后,由相关责任人将数据输入平台,并将记录文档作为附件上传到相应栏目,作为佐证材料。
(3)质量评价。首先,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标准(编号:J001JB/2017)列出的所有记录文档汇总各观察点采集的“诊断”数据,对照质量标准(编号:J2004ZB/2017)逐项对各观察点进行自评定级;然后,学校质量保证办公室组织专家小组对课程自评情况进行审核性评价,得到课程建设的质量等级。例如,我们对某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6门核心课程进行了模拟诊断,结果如表4。
可以看出,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不一定相同。定性模型经过等级与评分值转换,会损失掉某些评价信息。因此,可能模型Ⅱ更精确一些。但模型Ⅰ在诊断时需要参考,故建议同时结合两种模型进行评价较好。
(4)问题诊断。根据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结果表(如表4),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首先,分析等级为D的二级指标。如表4中的“国际货物运输实务”有4项二级指标评为D等,分别是“3.2实践教学”“3.3现代化教学手段”“4.1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5.1 校内实训条件”;其次,抓主要矛盾。虽然这4项指标等级都是D,但是它们的量级是不同的。将它们所对应的观察点的权数相加,可得这4项指标在课程建设质量中占的权重分别是4.4%、4%、6%、6%。这说明,“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与“校内实训条件”是本课程建设中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再就是解决“实践教学”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据此,我们就可以写出较科学的诊断与改进报告。
表4 某校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结果表
2.课程改进
根据上面的课程诊断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制定出三年课程建设改进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整改。通过三年提质建设,进入下一次诊断与改进螺旋。这种不断“诊改”,课程建设质量将始终处于不断提升之中,从而实现学校内涵建设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只有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下,将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和高职院校现行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制定出切合高职特色的课程建设标准、制度体系、工作流程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并依此来制定课程“诊改”方案、建立课程“诊改”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开展课程质量评价与诊断,不断实施课程改进工作,就可以扎实推进高职课程建设质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