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美论”品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2019-04-12彭红梅
彭红梅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孕育了诗词的璀璨,千百年来古诗以其推敲的字句、深远的意境引得众人口口相传,吟诵至今。它代表了一代美育的精髓。现如今,小学语文尤其注重孩子的美育,不仅要让他们能读懂古诗句,更要培养他们在古诗的字里行间感受文字的魅力、情感的流露和意境的创设。
所谓“片言可以明百意”,说的就是古代诗词,一种高度概括的语言。近年来,小学语文越来越重视对古诗词的品鉴,尤其以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一书中的 “三美论”最为盛名,它将古诗词意境概括为“三美”,即诗意美、诗音美和诗形美。那么小学语文古诗课如何让学生近距离品鉴这古诗“三美”呢?
一、吟诵经典,品字里行间之美
古诗之美脉动于它的字里行间。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它们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平仄押韵。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古诗教育的定性要求首先从富有情感的高声朗读开始,在读诗吟诵间感悟语言的魅力。
就古诗的语言魅力而言,要从它的朗读技巧说起,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如王崧舟老师在《枫桥夜泊》中采用的师生合作对读的模式,让七言古诗绽放出它独有的节奏之美;如窦桂梅老师利用声音的长短来体现古诗的平仄韵味。
一次次的反思和总结,让我对吟诵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在学校近期的一次支教朗读技巧讲座中,笔者就《出塞》这首诗朗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首先以凄凉之歌创造开场气氛,贯穿着学生自由连贯的朗读声,不知不觉渲染出边塞的苍凉与悲怆;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模式,例如男女搭配读、齐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不断穿插与切换,做到“诗读百遍,节奏自见”。整个过程一改传统古诗朗读教学的模式,以深厚的朗诵美学激发学生的热情。全诗一、二、四句尾字押韵,朗读时做到尾字加重,嘴巴张大,以其饱满之势读出作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迫切愿望。同时,笔者也参考了王崧舟和窦桂梅两位优秀教师对于划分句子结构的方法,以平仄来读出轻重,其中一、二声要读得长些,三、四声则短些。就这样,古人吟诵画面历历在目,课堂气氛也不断升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跟着高涨。正如宋代方岳说的“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学生只有不断地吟诵读,细细品味,才能深切地近距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才能揣摩出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执笔穿梭,隽秀于古诗画意间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借诗作画,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诗的情境和画的意境中。一般来说,小学的古诗意境通常指的是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虚实相生等穿插其间。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描述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维之诗兼具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其诗静寂、壮美和幽美相融,蕴含禅、诗、画三味。宋代诗人苏轼这样评价他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品鉴古诗之美时,还应构建学生的一双慧眼,执笔穿梭于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意境中,让诗歌不那么枯燥乏味,而变得形象鲜活。此外,就古诗美育来说,因学生的语言底子薄且生活经验不足,这时候老师则尽可能通过关键字、词、句,用幻灯片、视频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以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如在《江雪》这首诗歌中,诗人只寥寥几笔,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幽寒寂静的一叶孤舟和一个老渔翁独自垂钓的画面。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创设情境中,应当先将一叶小舟独立于寥廓的江面上的情境创设出来,让学生说说假如自己身临其境,会有什么感想。最后,等学生交流完后,展示一段视频,再次让学生置身其间,更深入感受这种“千山”“万径” 的浩瀚孤寂和“孤舟”“独钓”的遗世独立。
三、情意相融,醉美于古诗片言间
古诗是感情的种子,是智慧的语言。一首诗,寥寥几笔,却是大而深邃的画面和许许情意。对于品鉴古诗,最重要的便是读懂诗人,即走进他们的那段历史、那个岁月、那段故事。因此,我们在小学古诗品鉴“三美论”之情感教学中,应该把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作为情感美学的开端。像边塞诗一般豪情,山水田园诗般的细腻洒脱,通过背景链接,学生能很快地抓住古诗的情感基调,为后期的教学奠定基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要知道陈子昂的一生壮志未酬,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采纳,还被斥降职,年仅四十一岁就被奸人陷害,最終冤死狱中。背景介绍到这里,学生对整首诗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调,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对诗歌充分探讨,从而让学生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更好地实践诗歌情感中的“三美论”。
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语文古诗“三美论”教学中,只有做到吟诵经典、执笔穿梭、情意相融,才能隽秀于字里行间,游走在古诗画意间,醉美于古诗片言中,让小学古诗课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