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观察

2019-04-10陈志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孟旦左西缬沙坦

陈志平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湖南 长沙410100)

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原因,易导致收缩力减弱、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不能为组织代谢正常进行血液供应[1]。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诊疗可有效提升重症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质量[2]。本研究为探寻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提升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因此对37 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4 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纳入标准:(1)心脏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40%;(2)严重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未控制的甲状腺疾病或严重原发性瓣膜病;(2)患有肾衰竭疾病、肝癌或血液系统疾病者;(3)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者。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64-87 岁,平均年历(70.3±6.9)岁;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3±1.1)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71.1±7.2)岁;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4±1.1)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客观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 法

入院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抗感染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注射12.5mg 左西孟旦治疗,以负荷量12μg/kg 静脉泵注10min 后,以0.1μg/(kg·min)微量泵入,在注射1h 后输注速率调至0.2μg/(kg·min),共维持24h,治疗期间测量血压。观察组予以患者口服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40mg/d,第3 天剂量调整为80mg/d,治疗时,考虑患者个体实际病况对缬沙坦用量进行适当调整。两组均持续治疗3 个月。

1.3 疗效评定显效

心衰控制效果良好或心功能改善>2 级;有效:心功能改善最低1 级,最高2 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 级;恶化:心功能恶化≥1 级。

1.4 统计学处理

据SPSS19.0 进行本次研究数据解析,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相关资料采纳%(率)与n(例数)表述,采用χ2检验;计量相关资料采纳χ±s 表述,采用t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症状均明显消退,且心率过快、气促等症状均取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短(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1 例,有效15 例,有效3例,未发现病情恶化者,总有效97.30%(36/37);对照组显效13 例,有效17 例,有效7 例,恶化0 例,总有效81.08%(30/37);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不同药物方案治疗中,观察组头痛及恶心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5.40%;对照组头痛1 例,恶心2例,血压下降3 例,不良反应率为21.6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2,P=0.134)。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比(±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7 37水肿消退时间(d)4.18±0.32 5.65±0.59 13.141 0.000心率减慢时间(d)5.86±0.23 7.12±0.60 11.765 0.000气促改善时间(d)5.34±0.56 6.52±0.30 11.144 0.000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n)LVEF(%) LVEDd(mm) LVESd(mm)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7 37治疗前35.19±2.21 35.31±2.36 0.223 0.824治疗后46.34±3.13 42.96±3.56 4.278 0.000治疗前55.54±4.27 55.18±4.07 0.366 0.715治疗后48.55±2.83 50.43±3.16 2.659 0.009治疗前51.37±4.21 51.58±4.02 0.216 0.829治疗后48.12±3.94 50.63±3.75 2.768 0.007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极易导致患者死亡。相比其他疾病,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措施,患者极易出现全身脏器衰竭,严重者甚至致死,其远期预后较差[3]。左西孟旦可对钙结合信息的传递产生影响,此药物进入人体后结合肌钙蛋白,有助于心肌肌钙蛋白空间结构稳定以及心肌收缩力的提高,降低耗氧量;左西孟旦可激活三磷酸腺苷(ATP),开通钾通道,有利于血管扩张,减轻患者心脏预负荷;左西孟旦可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对磷酸二酯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心肌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升高,促使正性肌力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左西孟旦治疗老年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较好[4-5]。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症状均明显消退,且心率过快、气促等症状均取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短(P<0.05)。由此可见,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用药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36/37)、81.08%(30/37),组间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年来,有研究认为,NT proBNP 水平往往会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效果。因此,目前NT proBNP 水平是临床评价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后患者血浆NT proBNP 水平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须用药治疗,患者可耐受,且停止用药后可自行恢复。由此可见,临床上针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可在短期内快速缓解患者水肿、心率过快、气促等临床症状,提高治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状态,且对严重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6]。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应用缬沙坦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对患者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孟旦左西缬沙坦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