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探析
2019-04-09段立新
段立新
摘 要 消费需求的提升和金融科技的提速催生了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金融核心的商业银行,仍是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契合行业发展规律和自身资源禀赋,对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重塑,完善消费金融品种和体系,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主动化、特色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消费金融品牌,定能实现共赢。
关键词 消费金融 金融科技 消费需求 金融品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消费金融现状
(1)消费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是由消费信贷孕育而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兴起阶段,在这个时期,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好转发生变化进而带来消费水平的增长;第二阶段是1997年~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機后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GDP增长率趋缓但消费信贷规模却快速增长。
(2)消费金融市场形成“四足鼎立”。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形成“四足鼎立”的格局。①商业银行(如浦发银行);②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如中国银行),拥有消费金融合法牌照;③互联网消费金融(如京东金融),包括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分期平台等;④其他机构(如分期乐),包括部分小贷公司和其他类型机构。其中,商业银行利率水平低,存量客户庞大;消费金融公司风险容忍度更高,覆盖人群更广;互联网公司在消费场景客户引流方面抢占先机;其他机构通过变通的渠道参与消费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四方之间并非“你死我活”,而是“竞合”“互补”的关系。在四方崛起的背后,是消费金融服务分层的必然结果,也有助于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格局。
(3)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猛。随着我国政策试点范围的扩大、征信牌照的开放,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型创业公司纷纷布局消费金融。2013年-2014年是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起步阶段,在2015年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发展,截至2016年30日,全国已有30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中22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或开业,还有8家在拟申请筹备阶段,交易规模倍增。
2我国消费金融前景
伴随时代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改变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逐渐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个人消费性贷款调研报告》央行调查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容量将以每年20%的增速扩张。
(1)消费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从2014年开始, 我国消费连续三年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15年4.9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依然偏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我国消费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2)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为消费金融提供发展机遇。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已把消费金融业务作为“短板”,适时调整客户及业务结构,提升消费贷款乃至个人贷款占比。《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显示:至201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住户部门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达到5.3万亿元,再加上非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平台的贷款,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含房贷)接近6万亿元(含房贷规模在25万亿元左右)。如果按照20%的增速预测,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到2020年可超过12万亿元。
(3)消费潜力巨大,居民消费意识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发展阶段,国家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居民消费意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0年为3721元,2016年增长至17111元。生活水平的提升将不断推高居民消费升级的愿望,也使得消费金融需求得以永续。
3各家机构消费金融业务的特点
面对快速发展的巨大市场,消费金融受到各类金融机构日益广泛的参与和渗透。
(1)国有银行集中房贷。突出表现在2016年。据工农中建四大行年报数据显示,四大行新增个人住房信贷达到2.9万亿元。四大行新增个人住房信贷占全部新增个人贷款的比例,均在七成以上。
(2)股份制银行消费贷款猛增。2016年年报显示:招行银行零售贷款占贷款总额50.45%,零售业务贡献的税前利润占比为53.62%。信用卡透支余额较上年末增加959.66亿元,分别占零售贷款总额的47.37%和26.89%。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年增速达43.9%,同时信用卡产能加速释放,净利润贡献增长77%。平安银行累计发放消费金融贷款1308.72亿元,同比增长110.24%;截至2016年末,全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1912.29亿元,较2016年初增长48.52%。
(3)消费金融公司争抢蛋糕。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达到33家,而其中八成以上都有银行背景。邮储银行年报显示,邮储银行参股成立仅1年零4个月的中邮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已实现了累计放款突破100亿元的“小目标”。
4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一是经过多年运营,商业银行已形成涵盖住房贷款、信用卡消费信贷、综合消费贷款、信用贷款等种类完善的信贷业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信贷业务经验。二是具有发达的电子渠道、支付体系和完善的个人账户服务体系,营业网点资源丰富,客户群体庞大。三是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拥有能全面反映客户资产质量消费模式、风险偏好和信用等级等金融行为的数据信息。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也非其他互联网机构或消费金融公司所能比拟。五是信用卡作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已主动与消费行为对接,无论是在消费升级,还是新型消费领域,信用卡都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信用卡信贷覆盖了文化、教育、医疗、购车、家装等众多热点消费领域。
劣势:(1)缺乏系统化业务体系。当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比较分散,单一客户信息及消费数据分布在不同系统,缺乏有效整合,客户消费行为分析能力不强。多数没有设立消费信贷专营部门,也缺乏与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2)业务手续繁琐。发放贷款一般都需要抵质押物,在审核放贷时需要复杂的贷款手续,消费信贷小而分散的需求使的人们对银行避而远之。(3)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主要集中于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和中期汽车贷款,而对类似旅游、教育、家电、家具购买等短期消费贷款缺乏深度的挖掘与开发和针对性宣传,制约了消费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4)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目前征信系統建立尚处于初步阶段,个人信用记录分散且不完整、更新不及时,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制约了传统银行业机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5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选项
未来银行离不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未来银行要构建五个基本能力,第一是以数字为主的洞察力,第二是综合性的客户体验,第三是完全数字化的市场营销,第四是完全数字化的运营,最后一个是不断开发新的金融科技产品”。对于消费金融来说,近年来可谓风光无限。在政策的推动下,电商、p2p、银行、金融机构等纷纷发力消费金融领域,抢食这片新蓝海。在这场争夺战中,笔者认为只要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场景+风控”的优势,从资产的生成、风控,到定价、增信、打包,再到对接资金,就能够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消费金融新生态。
(1)打造满足客户的需求圈。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大大拓展了消费新领域。首先应对客户进行分类和差异化定位,对不同层次客户实施分类营销、分类管理、分类服务,将资源更多投向高价值客户群体。其次建立跨部门、跨条线的个人消费金融信息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在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汇总客户支付、借贷等所有消费交易数据,实现客户资源和信息共享。第三对不同客户群体及时设计出相适应的消费金融产品。①针对年轻富裕的群体客户,大力发展信用卡分期、住房抵押、汽车和旅游消费信贷、移动支付等业务。②针对集团员工的群体客户,加强联动营销与产品定制等全方位创新,凭借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先发优势,积极延伸消费金融全产业链,形成授信、分期、支付结算等全流程金融服务系统,在物理网点、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实现全部产品销售,打造金融综合超市。③针对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速开办养老金融业务。因此,商业银行要及早以“老龄客户为中心”, 开发精细化的金融产品,探索政银企合作创建PPP新型投资养老模式,提高服务老龄客户综合效能。
(2)打造消费金融的场景圈。体验式的消费,是实现金融服务和消费场景的有机融合,必将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时代的发展趋势。一是应高度重视“场景金融”,探索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点,通过“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优化配置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全面的服务。二是应积极与电商、保险、证券等商业主体开展跨界合作,将支付、信贷等消费金融功能嵌入消费场景,实现低门槛、低成本和大批量的消费金融服务。推动支付工具创新,建立与消费金融发展匹配的结算渠道。三是金融平台搭建要紧紧结合用户最为关心的生活现实和财富管理需求,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打造包括支付平台、融资借贷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同业业务平台在内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以互联网广聚各类生活资源,带动聚集流量,通过提供丰富而具有竞争力的交易品种来实现用户财富增长,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活跃度,增加平台粘性。从而实现金融产品场景化、生态化。
(3)打造大数据管理的引擎圈。商业银行应以大数据作为推动消费金融是最佳的内外引擎。首先,要全面整合银行内外部数据,搭建商业银行大数据平台。加快建立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决策效率。其次,深入挖掘客户信息,形成统一的数据化客户管理。深入分析客户行为和生活形态,洞悉客户在金融产品、信贷、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分析客户流失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全流程的客户经营策略,提升客户经营策略的持续优化能力。再次,建立符合大数据特征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除了直联央行征信外,更多的数据获得应有效与第三方合作,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获得其它维度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解析。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规定信息主体、征信机构、信息提供及使用者之间的责、权、利,明确隐私信息的范围,确保信息主体的信息依法使用。增强对实时数据的应急处置能力,避免风险事件和影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事项发生。
参考文献
[1] (美)布莱特·金.大数据银行[M].张翠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英)克理斯·斯金纳.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M].杨巍,张之材,黄亚丽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