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发展测评量表的跨文化调适

2019-04-09张世豪朱亚鑫赖雁妮杨立斌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翻译者条目跨文化

张世豪,朱亚鑫,赖雁妮,杨立斌,曲 波

(1.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2.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30;3.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高效、良好的医疗团队能够促进医疗质量与安全,而团队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各项医疗工作的效率和结果,提高医疗行业团队合作能力是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之一[1]。对于医疗团队的发展,需要有其相应的评估工具,现阶段我国对于医疗团队发展状况研究较少,缺少相关的评估测量工具。然而,国外已经有大量关于评估医疗团队合作与发展的测量工具[2],如多学科团队治疗量表(Multidisciplinary Teams, MDTs)、团队应急评估措施量表(Team Emergency Assessment Measure, TEAM)、团队发展测评量表(Team Development Measure, TDM)等。其中,TDM量表是由美国学者Ronald Stock等[3]研制的有效测评工具,可用于评价医疗卫生环境中的团队工作发展状况,以及发现团队中存在的问题。目前,TDM已被英国、荷兰等国家引进和修订,较好地应用于团队发展自我评估[4-5]。

将成熟的国外量表引进并使用虽然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透彻,但在不同文化下的量表所产生的结果必然会因其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无论在翻译过程中还是在实际应用中极易出现错误,使目标量表的信效度降低,最终结果有偏差。所以引进不同文化领域的量表最重要的就是跨文化调适。跨文化调适需要遵循一套标准过程,国内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跨文化调适指南。本研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提出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7],对TDM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详细介绍量表跨文化调适的每一个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研究人员的选择,翻译、整合、记录、讨论、修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以期为后续学者们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提供标准参考,并最终形成适合在中国使用的团队发展测评量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量表的引进

TDM量表由Ronald Stock等于2013年编制完成,包括31个条目,共4个维度,即凝聚力、沟通、明晰的团队角色、目标及意义清晰[3,5]。量表采用Likert-4点法计分,即1~4分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经Ronald Stock等验证,TDM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良好[3],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本次量表的引进已获得Ronald Stock的授权。

2 量表的跨文化调适

跨文化调适是指充分了解目标语言后,按照其文化背景和习惯用法,在保证新量表和源量表等价性的条件下进行翻译、修订的过程[6]。国内外有关量表跨文化调适的具体过程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本研究参照WHO提出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7],即“正向翻译(Forward translation)——专家小组(Expert panel)——回译(Back-translation)——预测试和认知访谈(Pre-testing and cognitive interviewing)”这四个阶段,将TDM量表本土化。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研究人员见表1。

表1 研究团队成员的一般资料

(1)正向翻译阶段(Forward translation)

正向翻译的目标是将源量表翻译成目标语言的量表,要求语言协调者(LC)和两名双语翻译者的母语均为目标语言。其中一名翻译者要求熟悉该量表所涵盖的领域。在本研究中,首先由两名母语为汉语且精通英语的翻译者完成TDM量表的正向翻译工作。语言协调者(LC)的主要职责是将正向翻译阶段形成的两版中文初稿进行整合,并总结翻译不明确以及有分歧的条目。在翻译工作开始前,翻译者A和翻译者B会有一份资料,其中包括WHO制定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正向翻译强调的是概念性而不是直译,翻译者应注重于词句的概念对等,而不是逐字翻译;翻译内容要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目标语言针对的对象应该为大众,使其对翻译过来的量表有充分的理解;翻译者应避免使用任何行业术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口语、成语等。同时要考虑目标人群性别和年龄的适用性,避免任何出现有可能被视为冒犯目标人群的术语。

翻译完成后,翻译者A和翻译者B分别对所形成的翻译量表与源量表进行初步的等价性调适,形成用词恰当、通俗易懂、简明精炼的中文初稿B1和中文初稿B2。每位翻译者根据自己的翻译过程,撰写一份翻译报告,内容包括:翻译过程中不确定的、有争议性的词语。由语言协调者(LC)对B1、B2进行整合,针对两名翻译者提出的质疑进行讨论,并撰写翻译报告,记录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专家小组(Expert panel)

由项目负责人(PI)主持一个包含两名顺译者(翻译者A、B)、语言协调者(LC)和两名双语专家(专家D、E)的专家小组会议。要求双语专家(专家D、E)的母语为目标语言且精通源语言,其主要职责是针对正向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最终确定量表的所有条目包括指导语是否正确反映所测概念。此外,对一些不适合中国人群习俗和文化背景的词句表达进行修改,形成中文调和版B3。该阶段的关键是通过讨论来调整有异议或者不明确的地方,要求所有小组成员达成共识[8]。最后,每位成员撰写该阶段的翻译报告,由项目负责人(PI)对翻译报告进行汇总。

(3)回译阶段(Back-translation)

回译是一个检查效度的过程,这一阶段是为了放大翻译中不清楚的措辞。回译阶段要求回译者不了解该量表所涵盖的领域,在此条件下,将正向翻译的版本回译成源语言,这样能够控制信息偏移,提高对量表内容的敏感性,清楚地发现中文调和版与源量表的翻译差异。

回译阶段遵循与正向翻译阶段相同的原则,研究重点在于概念和文化的对等,而不是语言的对等。本研究将中文调和版B3交给一名母语为英语且不了解量表内容的独立翻译员(C),回译成英文版量表B4,并撰写一篇回译报告。回译完成后,项目负责人(PI)将回译量表B4和回译报告交给专家小组,由专家小组成员将回译量表B4与源量表进行对比,经过反复讨论、修订,直至所有人达成一致后,形成最终中文版TDM量表B5。

(4)预测试和认知性访谈(Pre-testing and cognitive interviewing)

跨文化调适过程的最后阶段是预测试和认知性访谈。该阶段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侧面反映量表的可接受性、内容的理解性、填表时间和其他问题。针对目标人群,随机选择30~40人进行问卷预调查和认知性访谈[9],记录问卷填写完成的时间,并调查他们是否理解每个条目和选项的含义。本研究在辽宁省沈阳市某三甲医院随机挑选30名住院医师进行中文版TDM量表的预测试和认知性访谈,记录问卷填写完成时间和被调查对象对每个条目有疑问或者理解含糊不清的地方。

表4 中文最终版团队发展测评量表TDM

2 结果

本研究按照WHO推荐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进行了所有翻译步骤。其中大部分条目的翻译结果达成一致,一些条目由于文化差异存在着直译与意译、语序不当等翻译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在保证与原条目表达一致的情况下,使翻译后的条目更易于理解。双语专家对正向翻译的各项材料查阅后,开展专家小组讨论,对正向翻译无异议的内容再次审阅,对正向翻译过程中没有达成一致的条目提出疑问,讨论解决方案。例如,条目8“The team handles conflicts in a calm caring and healing manner”中的“healing”直译为“修复”,而在此语境中强调的是一种团队氛围,因此,经讨论译为“促进和好”。条目11“In this team, members support, nurture and care for each other”中的“nurture”直译为“养育、爱护”,多用于亲子之间或动植物的饲养,因此,经讨论译为“提携”。专家小组对回译过程中有异议的条目进行讨论,发现少数条目的源版与回译版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未能保证中英文概念与文化的对等。

经专家组综合评定,最终翻译出来的中文版团队发展测评量表在概念、语义、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对等性。预测试的30份问卷全部收回,调查人群男女比例为1∶1。条目遗漏率为0%,填表时间为5~10分钟。在访谈过程中,被调查对象表示对每个条目都能充分理解,没有疑问或理解困难之处。最终版量表见表4。

3 讨论

跨文化调适研究要对引进的量表进行严格、谨慎地选择,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选择与研究领域相符合的量表,了解量表在国外的使用情况、测量指标和对象,衡量量表编制过程是否合理等。本研究按照WHO推荐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引进国外的团队发展测评量表于国内,经过正向翻译、专家小组、回译和预测试与认知性访谈的步骤,将源量表翻译、修订成中文版团队发展测评量表。

由于中西方之间长期、复杂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上的差异,我国引进国外的量表要进行跨文化调适[10]。本研究严格按照WHO推荐的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熟悉和掌握跨文化调适的每一个要点。整个过程包括了正向翻译(翻译者A、B、语言协调者LC)、专家小组(双语专家D、E、项目负责人PI)、回译(独立翻译员C)、预测试与认知性访谈。对于过程中出现的直译、术语化、口语化等问题,研究团队都进行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修订。本研究从结果上看,中文版TDM量表获得了所有专家的认可,在预测试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提示可进行后续的验证和推广研究。

与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侧重于对标准的量表跨文化调适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描述,并进行运用,不仅为中国医疗团队发展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也为其他科学领域量表的跨文化调适提供参考和标准。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对中文版TDM量表进行对等性评价和信效度评价等,完善跨文化调适过程,为进一步推广应用量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翻译者条目跨文化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