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分析

2019-04-08王明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昏迷急诊护理

王明梨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急诊室接诊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挽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急救护理应广泛应用于急诊临床中。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81-01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等多种因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占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心脑血管疾病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异常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正常运行的基础,心、脑是血液循环的必经之地,一旦血液循环异常,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是临床工作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急危重症,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我院急诊的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的年龄为49-69岁,平均年龄为(58.67±3.4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6例,患者的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为(59.67±3.6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心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吸氧护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出现异常应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病情观察护理,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通过提问、刺激等方法判断患者的意识情况,连接心电图等相关仪器,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例如,体温,脉搏,血压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急救做好准备。呼吸护理,针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咳嗽反射以及吞咽功能会受到影响,为防止分泌物造成窒息,应及时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调整患者体位,将头部偏向一侧,持续给予患者低剂量吸氧治疗,可有效缓解颅内压,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瞳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是否存在缩小、扩大以及反射的敏感程度等,并详细记录,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降低颅内压护理,应给予患者甘露醇等药物输入治疗,严格控制药物滴入速度,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为患者手术治疗赢得时间。对症护理,根据患者的表现症状以及生化检测结果,给予患者利尿剂等相关有效治疗,若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应给予止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6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数据,用率(%)的形式表示救治成功率,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给临床的抢救和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可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强的突发性,患者发病时可伴有恶心、语言不清、意识障碍等多种症状,若患者得到及时抢救,治愈率可达90%以上[2]。

急诊护理可对各种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处理,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入院后,可迅速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氧气治疗,使患者能够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抢救成功后,护理人员应预防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症,并给予患者积极进行止血治疗[3]。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瞳孔缩小,则证明患者的大脑半球存在出血点,若患者瞳孔出现扩散现象,则证明患者的病情非常凶险,可随时死亡。另外,急诊护理人员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及降颅内压等治疗手段,降低颅内压通常以甘露醇注射治疗为主,为保证患者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可根据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给予患者适当的能量补充[4]。

综上所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赵丽锦.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20例急诊护理[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9):133-134.

[2]汪利芬. 急诊科老年昏迷患者特征分析及護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30):16-17.

[3]赵海燕.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65例急诊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2):196-196.

[4]宛英梅, 张丽, 张丽艳. 急性昏迷患者74例急诊急救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6):1342-1342.

猜你喜欢

昏迷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气管插管60例临床分析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