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气管插管60例临床分析

2017-02-28赵永贵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昏迷临床分析脑出血

赵永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挑选120例,以24 h为分期标准,分为早期气管插管组(≤24 h)和晚期气管插管组(>24 h),各60例。对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明显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对病死率没有明确影响,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考虑早期气管插管。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早期气管插管; 临床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92-02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病症,临床上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大多数患者出现昏迷,并伴有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丧失自动排痰功能,大大加重呼吸道阻塞和感染率,如不能及时改善患者呼吸道状况,将会极大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呼吸道阻塞将会影响脑部供氧,致使脑部出现不可逆损害[1]。而早期气管插管或建立人工气道,可改善患者通气,减少通气死腔,增加吸氧浓度,减少感染源,此外,还能保留患者的吞咽功能,早期可经口进食,便于增加机体营养,提高免疫力,为尽早脱离呼吸机提供可靠条件[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挑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脑出血,病史2~48 h,以24 h为分期标准,分为早期气管插管组(早期组)和晚期气管插管组(晚期组),各60例。曾在神经内科监护室、ICU或神经外科监护室治疗。排除病史不详、未做明确诊断或脑外伤出血等情况。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早期气管插管组60例于发病24 h内入院当时行气管插管,晚期气管插管组60例于发病24 h后入院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病死率等指标,并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一般重症脑血管疾病常发病于中老年人,且多有高血压病史,病情较重。住院时间长,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进而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又可加重脑缺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能够早期切断中间过程,是治疗该病重要方法。而早期气管插管或切开的优点表现如下:(1)改善缺氧情况,早期气管切开可早期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提高吸氧量;(2)损伤较小,早期气管切开手术切口小,损伤小,且容易恢复;(3)不经口腔,咽部,大大降低感染率[4]。气管切开还应注意加强呼吸道护理,适量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的出现,对插管需要定期更换,以预防气管、肺部的再次感染。

临床病死率是评价晚期、早期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查证国内外文献[5-6]两组病死率并无明显差异,与本试验得出结果基本一致。临床报告证实,脑出血病发1周左右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为脑疝;病发1周以后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为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原发性疾病的进展可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气管切开方式的问世正好解决该问题,该方式不但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现状,还可控制原发病的进展,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奠定基础,从而确保呼吸问题不影响原发病,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晚期切开患者虽然已经度过原发病死亡风险,但是肺部的感染是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的气管插管增加了细菌的繁殖,或者是患者本身就肺部感染,但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情加重后,逐渐演变为器官多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早期气管切开插管对于病死率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机械通气时间和总体住院治疗时间,早期切开有着明显的优异性。这可能与减轻气道阻力,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方便气道通气,使气道通畅等作用有关。这些优点不仅仅是解决了呼吸的问题,对全身状况的改善也是大有益处。因为插管并非经口咽,使吞咽功能得以保留,可经口腔进食,加强了全身营养,患者抵抗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耐受度也相应提高。因此缩短了相应住院总时间。

因为这类患者一般住院时间都较长,所以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率大大增加。醫院获得性肺炎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为处于潜伏期,入院2 d后发生肺炎。有相关研究报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居西方某些国家医院感染的第2~4位,病发率为0.4%~1.0%,其中,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占58.0%左右。在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发率为1.2%~3.3%,占医院内感染性疾病首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医源性因素。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患者,或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亦或是长时间住院的患者。(2)宿主因素。本身具有慢性肺部疾病、其他基础疾病、抵抗力弱的老年患者等。其他危险性因素还包括:(1)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体位排痰等)不到位。(2)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3)交叉感染。近年来,由于气管插管材料改进,无菌操作意识逐步加强,各种手术行为不断规范,感染率总体还是呈下降趋势的。气管插管后的肺部感染大多还是医源性的。由于患者的气道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坏,为细菌的侵入营造条件,诱发感染。但无论是实施早期,还是晚期的气管切开处理,医源性肺部感染的病发率基本相同。

在气管插管和切开手术过程中,镇静剂的使用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小剂量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出血、烦躁不安等病症,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气管套管治疗。国外研究报告表明,给予患者早期的气管插管处理,可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气道耐受性,对于良好管理气管、颅内压来说,意义重大[7]。但是,随着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手术技术不断提高,镇静镇痛剂的使用量总体是在下降的[8-9]。

综上所述,本试验得出的结论与大部分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早期气管插管对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但是早期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改善了机械通气,这对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九德.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急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08,12(2):36-37.

[2]曾文军.预见性气管插管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不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137-139.

[3]陈辉,江来,朱科明,等.危重病患者气管切开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06,10(11):362-364.

[4] Brook A D,Sherman G,Malen J,et al.Early versus late traeheostomy inpatients who require prolongd meehanieal ventila-tion[J].Am J Crit Car,2000,9(10):352-359.

[5] Major K M,Hui T,Wilson M T,et al.Objeetive indieation for early tracheostomy after blunt head trauma[J].Am J of Surgery,2003,186(5):615-620.

[6] William S,Hoff M D,Michele H M D,et al.Practice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of Blunt Abdominal Trauma[J].Easter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2001,231(2):2-7.

[7] Schneider G T,Christensen N,Doerr T D. Early tracheotomy inelderly patients results in less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ery,2009,140(2):250-255.

[8]荣效国,乔振才,许文俊,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4):366-367.

[9]宗瑞芳,谢燕.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氣管插管与洗胃同时抢救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150-152.

(收稿日期:2016-09-05)

猜你喜欢

昏迷临床分析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