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2019-04-08王新成
王新成
【内容摘要】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如果思维不参与或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很难,听不懂或者就一窍不通。根据这一规律,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参与,而要达到学生的思维参与,首先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此笔者认为创设师生互动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参与,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这几点有效策略是:教师要创设师生互动的契机、教师要搭建好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要提升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 师生互动 几点策略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高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是教与学互相融合的一个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的问题,及时进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思维拓展与延伸,养成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只有注重师生双向互动,才能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策略可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促进“师生互动”呢?
一、教师要创设师生互动的契机
课堂学习,学生是主体,尤其是数学课堂,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参与到学习,学生的思维才会动起来活起来。因此教师要设计好学生参与课堂的师生互动的环节,创设一切可以引领学生参与的契机。
1.设计好先行组织者
设计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类属性的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和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的一道知识之桥,使他更有效地学习新的材料。
例如,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先行组织者:有人问毕达哥拉斯,你的学校中有多少名学生,他回答说:“一半学生学数学,四分之一学音乐,七分之一正休息,还剩三个女学生”。问毕达哥拉斯的学校中有多少学生?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一方面在相互的探讨中,师生互动中列出方程,極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预设好能引领学生互动的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往往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这种手段是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思维,以问题也可以带动所有学生的参与并引发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从而进入热火朝天的师生互动环节。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学情,即教师从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出发,立足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一些能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的感兴趣的问题。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思维也就会激活。
二、教师要搭建好师生那互动的平台
1.教师要创设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决定了学生对课堂的态度。中学阶段的学生进入人生的叛逆期,他们可塑性强,是非感强烈,易冲动,能较好地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作出评价。他们最容易因为喜爱某一位老师而产生对该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容易对某位老师的不喜爱而产生对这门学科的冷落甚至厌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迫与无奈。学生带着这样的情绪上课又怎能与老师配合,创造出“智慧”的火花呢?我们教师应多方面的关心学生,在学习上看到他们的特长与薄弱之处,给予肯定与辅助;在生活上多关注、多倾听学生,使他们感受教师是可亲的,可信任的,是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一句话要创设好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活泼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课堂,是学生乐于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见解、敢于创新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愿意互动,而且敢于互动。学生往往迫不及待地想让大家(老师)知道自己的看法。
在新接手的班级上课一周后,我发现班中有两名学生上课从不举手,课堂上也总是刻意躲避老师的目光。有一次上课讨论,同学各抒己见,唧唧喳喳的很是热闹,我惊奇的发现这两名学生却安静的坐在那里。课后我分别找他们问明了原因,因为以前有好几次考试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所以对数学产生了惧怕心理,上课也总感觉提不起劲来。我立刻给他们必要的心理安慰,之后有事没事我也总找他们聊聊,使他们对我产生亲近感与信任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惧怕心理。现在我明显感觉这两名学生对待数学学习认真了,也更用心了的,还总是跟前跟后的向我提问呢!从情感因素入手可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和谐课堂学习氛围的产生。
2.导学提纲引领下的自主学习
苏格拉底指出,不能认为知识通过移植或者经由教学过程就能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观念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任务并不是创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助产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引导出来。在学与教的关系上,他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的首要地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协助学生学习,而不应该占据支配学生学习的地位。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真正缺少的是学生的“动”,若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来,这样的力量是强大不可战胜的。我们的挖掘应以开拓学生思维互动为核心,以实现学生的思维创新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学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
[2] 陈琦、刘儒德 主编. 当代教学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