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 扎实推进
2019-04-08蒋伟亮
蒋伟亮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现一门全新的课程,其虽然没有通用的标准教材,但是由于其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其受到了较多人的关注,同时,教育部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也十分的重视,为了更好的推广该课程,出台了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学水平以及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如何使课程的开展常态化,也成为了人们较为关心的一件事情。为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 小项目 大主题 融合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意义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的发生新变化,学校的教育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中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他们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而开展综合实课程则能够帮助学生接触更多与生活及社会有关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综合素质能力,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及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开展好综合实践课程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看来,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意义不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其难以真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考试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并不纳入考试,因此,部分学校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中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对于相关课程的开展也并不是十分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该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能够有效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其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在不断的提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说,其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围绕分数展开的,在这样的教学大环境之下,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力度有限,相关教学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广大教师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对于相关知识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其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将不断的增强,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环境。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虽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些年来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趋于平淡,由于没有教材,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其在教学中的开展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在未来要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教学还有很长一条路需要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项目融合大主题的原因
一直以来,在教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一直都是广大教师思索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小项目融合大主题就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虽然已经有了几年的历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缺乏教材和统一的教学标准,其落实开展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如有些学校在开展相关课程时缺乏特色,注重形式主义,这样对于课程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而在教学中将小的项目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等大主题融合,以小入手,能够更好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其也是做好相关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小项目融合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策略
1.课程内容:小项目和大主题相结合
(1)以小项目开展探究活动,丰富课程内容
所谓的小项目是指在一课时内能够顺利完成的课题,如“西红柿中的维生素”、“粉笔的包装”等课题都属于小项目,其主要特点就在于探究任务比较集中,任务量比较小,学生在探究操作时比较方便快捷,如西红柿以及粉笔等探究材料都很方便取得,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种进行探究,能够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此外,小项目探究活动的大部分成果都能够在课堂有效时间内完成,其突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的难题,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如部分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都能够在小项目活动中得到体现,这样也有助于课程常态化的实现。
(2)利用大主题研究性学习,建立特色课程体系
在小项目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忽视大主题的教育教学目标,广大教师还需要积极开发周期比较大的主题活动,使大主題与小项目之间紧密融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教学的长远发展,以帮助学生通过完整的研究性形成系统化的认知体系,锻炼学生长期的研究意识,如“走进春天”、“家乡的美”、“传统节日”等既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所包含的内容也极为广泛,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往往也比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又可以根据这些大的主题内容,将其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项目,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使他们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为了便于课程实施,教师可以将每个小项目探究活动与大主题长周期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每个学期开展一个或者是两个长周期的大主题活动,并且围绕大主题开发多个不同类型的小项目,帮助学生探究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在“环境保护”的大主题之下,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能力,使他们感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变废为宝”、“我做环保小卫士”等小项目活动,通过这些小项目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实现了小项目与大主题的深度融合。而且,这样既保证了长周期研究性学习不被形式化,也保障了小项目主体实施的认知连贯性,形成了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
2.课程实施:六段式探究模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不同学校对于相关教学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可谓是各不相同,因此其具体实施理念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在小项目与大主题融合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可以将具体的课程实施分为:六段式探究模式。该模式主要包含有兴趣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实践操作、展示评价、拓展创新等不同的阶段。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其既有具体的实施实施过程,也包含有小项目引发大主题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小项目内容,其探究实施方法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如果其所探究的问题比较小而且便于实施,则可以引导学生作为下一个研究小项目的依据模式继续实施,但是如果问题不适合广泛进行,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作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的作业,安排其自行完成实施。此外,如果所遇到的探究问题比较大而且具有研究性学习价值,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生成长期性的大主题,大主题的课程实施同样也可以利用六段式的模式开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学好相关的知识。但是在交流归纳和实践操作环节,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再进行主题分解,将其转化为学生喜欢的小项目,帮助他们学好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在探究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时,这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宽广的主题,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一步步进行分解,再创设新的项目主题,让学生再进入新一轮的六段式探究,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新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中的深入落实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教学发展的积极意义,要学会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以及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学长远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白燕.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10 (09).
[2] 杨晓伟. 发挥示范课引领作用,构建常态化高效课堂[J]. 基础教育研究,2014(24).
[3] 茹安长.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
(作者單位:浙江省临海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