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智慧巧妙化解孤僻学生的盗窃问题

2019-04-08杨军锋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盗窃关爱

杨军锋

[摘   要]高中学校发生盗窃事件是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孤僻学生的盗窃问题处理起来更加困难。文章从本班孤僻学生孙某发生偷窃行为的原因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引导更多的学者、专家探索防范中学生偷窃行为的良策,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孤僻中学生的偷窃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关键词]孤僻学生;盗窃;关爱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6-0077-02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偶发的盗窃事件困扰着学校的德育管理者,特别是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时,高三学生的盗窃行为更令教师头疼,如何教育这些犯错误的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德育引导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文明素养,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感化、激励学生;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改变、发展学生。

一、案例基本情况

2017年4月,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高三的不同班级连续发生了几起盗窃事件,共同特点是:丢失物品的学生反映,钱都是只丢失一半。对于盗窃者大家议论纷纷,部分学生丢失物品后先告知班主任,班主任不能及时解决的情况下,也会告知家长,家长则质问,“高三备考的关键时刻,学校为啥屡次发生盗窃事件,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复习”,要求学校尽快处理好,否则报警。

学校领导得知此事后,一方面安抚被盗窃学生,要求学生自己提高警惕,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另一方面也不断查找视频监控,想方设法处理问题。同时,学校宣称会给盗窃者改正错误的机会,如在规定时间内将盗窃物品放在某指定地点则不追究责任。但规定时间过去后,盗窃者也没有归还物品。经过查看视频监控,发现盗窃者居然是我们班的一名女生孙某,政教处主任和级长立刻找到我询问该生的情况。

二、盗窃行为原因分析

许多班主任把学生偷东西简单地归于品行问题, 其实学生偷东西有的时候与心理问题有关。高中生的偷窃行为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完善,已有是非判断观念,知道偷东西不仅是品德问题,还是违法行为。孙某家庭条件很好,但是性格非常孤僻,经常独来独往;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在宿舍与部分同学发生过争吵,在班级内也没有好朋友,同学们都说很难和她相处;对于班级集体活动她漠不关心,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孙某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当学生感到自己不被老师、同学和家长所重视,便容易产生此种心理。该生还有一定的“妒忌心理”,看到别的同学有的成绩过人,有的人际关系好,总希望自己也有让人羡慕的地方。综上所述,该生的盗窃行为可能是嫉妒人际关系型,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疏导自己的消极情绪而采用盗窃这种方式来实现。

三、辅导教育

(一)用关爱去感化她

要解决孙某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对她进行正确引导,使其不再犯此类错误。我深知必须用关爱去感化她,所以,之后我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经常关心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让她感受到班主任真诚的关爱。我积极与科任教师沟通,期待科任教师在上课时多关注她的表现,对于她学习中的进步及时表扬,提高她的学习兴趣。保密工作我也尽量做好,不让别的学生知道是孙某盗窃。我还私下找到与她关系稍微好点的学生了解情况,在互帮互助思想引导下,希望她们能够多和孙某交往,多多关心帮助她。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班会课,在班会课上,利用对全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时机,我让学生共同观看相关的法制教育视频。我专门开设主题班会“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如何保管好个人物品”“洁身自好”,教育学生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因为学校内也会发生盗窃行为。班级设立安全员,在离开教室时要锁好关窗,万一学校盗窃事情不幸又发生了,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高中生盗窃行为轻者是道德层面的错误,有改正的机会,重者可能是犯罪,希望大家洁身自好,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道德感,通过结对子,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与孙某的家长沟通,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教育方法,针对其家庭环境找出问题的症结,同时求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孙某为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迁就纵容形成了她任性的性格,品德教育相对薄弱,家庭成员关系不是很和谐。结合家庭教育状况,我提醒她的父母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减轻孩子的学业压力,同时找到合适的机会加强对孩子遵纪守法的教育。

(四)保守好“小秘密”,不公开处理

最好的方式是在不伤害盗窃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她把盗窃物归原主,或者让家长归还物品。在年级邹级长的帮助下,此事采取不公开处理的方式,搜集整理好相关事实依据后,我通知孙某的家长来学校,同时提醒家长不要告诉孩子他们来学校的事情。政教处主任、级长和班主任一起召集家长开会商讨如何解决,家长看过视频和相关资料后,对发生的事情表示歉意并同意赔偿。学校建议家长保守好“小秘密”,不要将此事告诉孙某,可以从关心的角度询问她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找到合适的机会提醒女儿在学校要遵守规章制度。

四、指导成效

通过一系列活动,孙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的关系有所缓和,没有明显的争吵冲突,班集体活动参与度也有所提高。几个被偷的学生得回了失物,心里很高兴,孙某保全了做人的尊严并顺利参加高考,庆幸的是她不再有盗窃行为了。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尽管因为这件事忙碌了很久,但看到这样圆满的结果,感到由衷的欣慰。

高考结束后,学生回学校取成绩单,作为班主任,我有必要教育孙某,以免她会继续犯错误。我单独找她谈话,首先询问她是否满意高考成绩,然后提醒她,社会不像学校这么包容,一定要遵纪守法,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孙某主动承认了盗窃的事情并道歉,保证一定改正错误,尽最大努力去遵纪守法,也表达了对我的谢意。

五、案例反思

通过这件事,我在想,作为班主任,既要安抚被偷的学生,帮助他們找回物品,同时也要尽量维护犯偷盗行为学生的尊严。教师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不要让她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处理问题时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这次的处理方法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给予孤僻学生多一份关爱,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些盗窃事件。作为班主任,要关心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关爱与尊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相信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学生的偷窃行是可以纠正的。目前孙某已经成功考入大学,希望她能够不犯同类错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波.高中学生偷窃行为的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7):30-31.

[2]  罗媚,郑琼娜.严慈并重,把握分寸,充分维护学生自尊[J].学周刊,2016(12):255-256.

[3]  刘炎.浅析中学生偷窃行为的纠正[J].学园,2017(17):185-186.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盗窃关爱
盗窃案罚金刑适用的方法论评析
诈骗、盗窃、抢夺罪之界分
论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中的“户”
出质人窃回质押物的司法认定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龚某盗卖其父房产一案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