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途径研究

2019-04-07孙超尹晓伟

丝路视野 2019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院校途径

孙超 尹晓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全过程,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间的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中,实施“课程思政”,才能解决好“怎么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在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 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指明了方向。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行为养成,是健全高校的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必不可少。新时代,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是所有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教育主体合作,形成多元互动关系的教育。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需要

教书育人作为教学根本目标,学校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基于此,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提高在大学生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视,可以将其理解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大学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想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课程设置中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从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分析入手,只有切实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扎实本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要保證学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是新时代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兴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人文素质与品格塑造并行并重。

(二)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要素协调融合

“高校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应深入挖掘各学科和专业课程的价值教育资源。在传授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提高政治觉悟、塑造个性素养的氛围熏陶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与依据。”目前,高校教学中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资源多数不同程度地处于“沉睡”状态,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即是要求高校实施有效的“课程思政”,是对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的开发和运用,使得通识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资源得到“显性”发挥,发掘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因素和文化基因,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的各环节,实现各门课程的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不仅有利于深度挖掘专业学科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需要。

(三)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实现全程贯通与广域覆盖同步驱动的需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高校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际上是建构全程贯穿、广域覆盖、全员协力育人的新的大学生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覆盖各门课程的学习与大学生活的每一角落。强调将“课程思政”理念融汇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将育人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将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所有教学管理服务等诸多隐性环节。就是说“‘课程思政既要有教育时间上的‘全程贯通,也要有教育空间上的‘广域覆盖,形成开放的‘全时空育人新体系。”因此,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单一地体现在知识传授,而是在大学生各门课程教学及建设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进而达到抵制不良价值观与思维模式形成的目的。

(四)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同向共治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知识教育大都各自为战,存在“孤岛化和碎片化”的现象。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的“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缺乏切实有力的抓手在高校中是不争的事实。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有效渠道和广阔空间,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宽广舞台,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潜移默化引发学生思考,效果远远胜于过往的“灌输式说教”的形式。“我们坚信,只有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格、丰富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生活品位的公民,我们才能成为掌握和正确运用应用技术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过程途径

(一)突出顶层设计,完善融入的体制机制建设

笔者认为,高校实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树立理念并加强理念传导入手。学校最高领导层要从学校、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领会并牢固树立“全课程育人”的理念,并层层传导至全体教师,使每位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中,能够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研究实施教学的手段、方法等,逐步提升课程育人的成果。其次,要完善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体制机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评价标准和奖惩制度。通过督导听课、师生评课等方式实施课前、课中及课后的监督检查机评价,加强教学纪律约束,要求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教育和引导,不得发布违背国家大政方针及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消极言论。通过给予考核评优、职称评聘等奖励政策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此项研究和教学实践。可采用教改项目立项的形式,率先培育示范课程。同时,探索并建立量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成果进行评价与检验,将改革经验与成果逐步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

(二)加强教学研究,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实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应从岗位对人才思政素质的要求出发,完善教学纲领性文件的设计。首先,要研究职业岗位的人才选聘条件并使教育教学与之接轨,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对于思政素质的具体要求;其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准确定位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所承担的思政育人的目标及功能;再次,要依据课程定位,对学科内容进行研究,将课程标准中思政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唯有这样,才能使其“服从和服务于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纲领性文件的内容及要求,研究并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学素材、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知识经验引入课堂,潜移默化的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案例分析重点培养学生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通过任务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及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知识点讲解解读国内外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感等。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素质

教师是施教主体,其课程思政积极性及能力如何,直接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于教师中存在课程育人的意识不强、对课程思政认识的不足、研究不深等问题,使其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对此,一是有必要采取项目引领方式,实施“课程思政”教改立项,以此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在项目研究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加深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内涵的理解;二利用讲座、培训等各种形式为教师创造思政理论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三是为教师搭建工程实践、企业调研等平台,使其深入了解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加深教师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理解等。总之,“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从而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专业课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打破学科的界限和思维束缚,将教书与育人完美统一在课程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全新工作理念

一是创设环境。在人才培养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工作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思政工作的价值取向,创造各种环境,打造各种平台,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放在首位。要把学生视为学校发展的主体,激发其学习自觉,激发其奋发有为的内生动力,掌握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知识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是增强实效。即全面提高课程思政工作的时效性。除常规的教育外,应借助新媒体的辐射面,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微信群、微博平台等自媒体广泛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和同步交流;通过微课等影像手段,增强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讲授中的吸引力;探索在互联网上结合专业课程开展思政工作的新思路,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使得网络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就业等实际,具有针对性。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正确地解答学生中存在的疑惑及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

三是营造氛围。积极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家国情怀的养成,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集体荣誉感。通过发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件,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崇高品质,提高其综合素养。

四是修订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以素质、能力为核心,及时修订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得以取得成效的关键。培养方案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紧密结合。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制定课程思政的要求及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落实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追求及创造性思维同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步增长。

(二)树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把握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进而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模块,设计不同课程的一、二、三级实验实训项目,以此支撑模块教学,并有针对性地将用人单位的要求及职业素养植入教学模块。

此外,创新课程讲授方式,强化“双师”教学。除校内教师授课外,应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授课。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中体现优秀职场人的职业精神和素养。利用各种形式,创设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自我教育。利用“互联网+教育”,将现实案例制成微课,做成网络课程包,随时提供学习资源。

(三)增强学生职业体验

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增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需求高度一致。

倡导“一院一品”模式。鼓励各二级学院与企业联合共建行业学院、共建专业,推行“双教学院长和双专业负责人”制,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工作之中。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双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参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构思、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从企业聘请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職教师,选派教师到企业工程实践、挂职锻炼,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设立“企业家”讲坛,邀请长期在企业履职的有着丰富工程经验和深厚工程文化底蕴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职业人的魅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协作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长效和保障机制

贯通“思政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主渠道,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他课程中所处“边缘化、低效化”的尴尬境地的实际,应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涵盖大学生价值品德、职业素养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固化职业素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机制。基于“素质、能力本位”理念,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制定不同专业的职业素养“能力标准”,并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利用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契机,依托企业资源,根据行业标准,引入并构建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的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形成由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长效机制。”

组织保障。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考核工作;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各具体教学单位等职能和教学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制度保障。制定、完善并细化《课程思政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工作,并严格认真付诸实施、检查和考核,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师资保障。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授课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组织保障。需要所有教师以专业为基础,有强烈的课程思政意识并付诸教学工作的、勇于探索和實践的师资队伍,这是高校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10.15.

[3]何云峰,吉列丽,张青青.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课程思政”的新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8).

[4]张蕾.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14).

[5]曹永平.高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4).

[6]户廷勇,徐金益.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院校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