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

2019-04-03何笛菖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形式多样欣赏课小学音乐

摘要: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为代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这种变革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广泛深入的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的提高鉴赏力和表现力。同时音乐欣赏教学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能发展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性情的目的,这一切对于素质教育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形式多样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只要精心制定教学过程,通过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本人的多年的教学中得到以下体会。

一、 形式多样,让学生全员参与

让学生小学低段的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樂中去。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利用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我通过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

二、 激发创造力,大胆表现音乐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打开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想象的能力,通过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在欣赏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制了打击乐器,如:可乐瓶装米做的沙锤;啤酒瓶盖串起来做的摇铃等等。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为乐曲伴奏。而当一听到二胡模拟的下雨声,学生们赶紧躲到了课桌底下,装作避雨的样子。内心充满了愉悦。在对待音乐的时候,经过训练的学生们,已经会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及身边的一切“道具”,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他们快乐地学习,他们快乐地享受着听音乐的过程,他们也快乐地配合着教师的教学,达到最终的领悟与掌握。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 “听”是欣赏作品的关键

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首先是多听。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能听懂,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第一,感性欣赏。初听,给学生一个整体感受,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中音的高低一个认识过程。第二,理性欣赏。反复听,从速度,力度,调式,调性中去认识作品,对不同拍子要求学生用不同方式比划。老师要学会剪接音乐,要把主题音乐与副部音乐分开放,重点欣赏主题音乐。这样学生才容易记住主题,也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四、 “说”是欣赏作品的深入

教师要学会设问,引导学生回答,从而达到让学生说的目的。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三只小猪》听前老师提问,让学生多听几遍主题音乐。第一遍愉悦式聆听后让学生自由说说听后有何感受,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第二遍,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对各段旋律,音色,节奏进行简单对比。说一说情感及风格特点。从而让学生知道主题音乐,明白三只小猪建房的快乐心情。

五、 “看”是欣赏的辅助

“看”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可以通过视觉体验来感受音乐作品的美。一般我们都以多媒体为主,图片或其他形式为辅。但教师一定把握时间,不能看得太久。如,《魔法师的弟子》一课中,当学生完成动作感悟,表现全曲后,老师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片段。这样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让“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把视频看久了,就很容易转移对音乐课的关注,也妨碍学生展开想象的能力了。

六、 “唱”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虽说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根据作品需要也可以适当加入“唱主题”环节。这样更有利于把握主题形象,也能让学生在听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更积极地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获得更好的音响体验。如欣赏《三只小猪》,在听到主题音乐时,让学生合着主旋律唱“我的草房子盖好了,盖好了,盖好了。”(模仿猪大哥)用同样的方法模仿猪二哥唱“我的木房子盖好了,盖好了,盖好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什么叫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地去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独创性。真正的体验到音乐的美。

作者简介:

何笛菖,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平塘县摆茹小学。

猜你喜欢

形式多样欣赏课小学音乐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教学形式多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