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班主任的难处与对策探究

2019-04-03钟宏亮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小学班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班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为广大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提供了參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难处;策略

一、 我国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

在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加强教师在小学生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性极为重要,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也就象征着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小学生管理已经不能够模式化,所以要更新管理系统和管理理念,这就是保证学生能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工作。

二、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困难

七成以上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表明部分家长将教育职责过多转交给学校,忽视了自身作为主要教育责任人的职责。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排名第二、第三的困难是“家长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不高”和“与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且人数比例均超过五成。这说明家长参与沟通的积极性、教育理念与班主任不一致,增加了家校沟通的难度。

(二) 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单一

由于相应的小学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关的班级管理维持在了一种模式之下,就是运用监督管理模式去督促学生学习。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班主任给学生的形象往往都是严肃的,班主任并没有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想法去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案,都是采用整体性管理方式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发展

(三) 特殊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愈发多起来。相对于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留守儿童的心理上存在很多障碍,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尤其是生活管理,需要班主任进行特别照顾。但是,在实际中,留守儿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他们的心里感受,忽略了这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的不容易。

三、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对策略

(一) 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构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当家长群体忙于务工务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乡村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分担家长的部分职责,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帮助家长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赢得孩子父母亲的信任,把沟通过程变成一种对孩子教育的过程。当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时,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与这些家长沟通,使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不良嗜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加入到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对于外出务工,完全由留守在家的祖父母辈监护人管理子女的家长,班主任要克服老一辈监护人行动不便和不会使用现代通讯手段的阻碍,不定时进行家访,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赢得这些监护人的配合。

(二) 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个性化特性制定对策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都很小,自控能力以及自律能力都很弱,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非常多,小学班主任应衡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假若影响小学生的不可控因素非常多,相应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就会极大的增多。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达到明显的效果,班主任应该深入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情况,不断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一定要有极强的耐心,任何管理制度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只要班主任拥有足够的耐心,就一定会看到制度和正确的应对方式带来的效果。同时,在进行班级班委竞选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推荐适合的班委职位,让学生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

(三) 小学班主任要运用“小团体”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都很小,自控能力以及自律能力都很弱,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非常多,班主任可以运用班级“小团体”的力量来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小团体”的形成因素非常多。比如,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走在一起,学习情况相近的学生走在一起,性格相似的学生走在一起,社交圈子相似的学生走在一起形成“小团体”。就班级“小团体”而言,小学班主任不应该采取打压或者强制解散等方式去管理,应该对这些“小团体”不断的正确引导,让“小团体”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以及示范作用,从而保证小学班级管理的和谐。

(四) 利用活动带动学生团结互动

在进行小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各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上,尽量用活跃的课堂气氛来带动孩子的学习。通过各科教师的沟通,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兴趣程度,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展开丰富的游戏活动环节,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之间团结友爱,无论是实践能力还是同学关系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共同发展。上文中提到的特殊情况的小学生,也能够在多彩的互动中让心灵得到释放,增加和同学以及教师的交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大有收获。

四、 结束语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传统的班级管理都是以教师、班主任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中心进行管理,这不仅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会使班级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理想的管理目标。小学班主任要探索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的不懈努力下,班级管理必将越来越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在这个管理模式下运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参考文献:

[1]何玉花.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学周刊,2011(32):15.

[2]李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才智,2015(2):8.

作者简介:

钟宏亮,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