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2019-04-03汪建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行气虚心衰

陈 艳,汪建红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衰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4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益阳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 2例。观察组男2 2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61.5±5.3)岁;病程1~9年,平均(4.8±2.7)年。对照组男2 1例,女2 1例;年龄4 1~7 9岁,平均(6 0.8±5.7)岁;病程1~1 0年,平均(4.9±2.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有心力衰竭病史或临床出现心力衰竭症状3个月以上,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年龄40~80周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心脏接受手术治疗,合并有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肺栓塞、严重瓣膜性疾病、脑卒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神志异常或不能依从。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适当休息、限制钠盐等,按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用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原则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其他对症治疗。

观察组加用益心汤。人参须10g,丹参30g,葶苈子10g,防己10g,麦冬10g,降香10g,桂枝5g,茯苓30g,五味子6g,酸枣仁10g,炙甘草6g。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煎服。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观察指标

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的B型钠尿肽(BNP)水平。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气短喘息、肢体浮肿、心悸、胸闷胸痛4项主症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症状最严重评10分,完全正常为0分。

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浆BNP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浆BNP指标比较(±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浆BNP指标比较(±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LVESV(mL)LVEF(%)血浆BNP水平(pg/mL)观察组 治疗前 122.7±56.8 39.7±7.5 857.9±37.2 42例 治疗后 105.6±51.4*△ 48.3±8.2*△ 218.3±28.3*△对照组 治疗前 124.9±57.4 39.5±7.4 859.2±36.6 42例 治疗后 113.7±52.2* 45.7±8.5* 267.5±29.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 讨 论

冠心病属中医“心悸”、“水肿”、“悬饮”“喘证”等范畴。气虚饮停是导致血行不畅、血气瘀滞的关键病机,气虚则水停,水停又可累及血行,气与水的化生关系失常形成恶性循环,气虚则见气短喘息,饮停则见肢体浮肿,血行不畅则见心悸、胸闷胸痛。治疗当益气活血、利水宽胸[3]。益心汤中人参大补元气,以资宗气之生成,佐以少量桂枝恢复其贯心脉之职能,用丹参、降香活血化瘀,葶苈子、防己、茯苓利水平喘,麦冬、五味子、酸枣仁益心养心。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利水之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衰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提高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血行气虚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