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体会

2019-04-03汪玲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5期
关键词:稳定型病症肝素

汪玲玲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从基本特征来讲,不稳定型心绞痛本身属于综合征,此类病症构成了冠状动脉的典型急性病症[1]。在现阶段的临床实践中,针对此类病症通常都会选择低分子肝素施以相应治疗,同时还需配以必要的临床护理举措。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52~71岁,平均(64.22±2.71)岁。观察组50例,年龄46~83岁,平均(66.44±2.93)岁。针对上述各组患者施以有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口服药剂的常规治疗,其中包含钙拮抗剂、肠溶性的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类型药剂。在此前提下,对于上述患者施以1次/d的葡萄糖溶液滴注,确保达到250 mL的5%溶液规格。观察组患者对其在施行上述心绞痛治疗的前提下,运用皮下交替性注射的方式来注射2次/d的0.4 mL低分子肝素,注射位置为外侧腹壁的右侧与左侧,持续1周的上述注射治疗。①维持正确体位并且及时服药:心绞痛患者一旦表现为绞痛发作的状态,那么患者本身将会因此而承受剧烈痛感。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如果察觉到患者突发心绞痛,则需即刻暂停各类日常活动,并且辅助患者保持半卧位或者静坐。与此同时,护理员还需保障整个病房应有的舒适与宁静,做好常规性的病房通风。②全面施行心理护理:心绞痛病症具备不稳定性的显著特征,因此护理员有必要密切关注此类患者在各个时间段表现出来的心理波动趋势,确保对其做好常规性的患者心理护理。具体在施行日常性的心理护理时,应当为患者讲授治疗心绞痛适用低分子肝素的有关常识,以此来增强患者当前具备的心绞痛治疗信心。③做好实时性的监测:从日常饮食的视角来看,此类患者有必要适当予以进食,而不能呈现过饱的状态。每隔相应的时间段,应当能够记下患者当前呈现的脉搏、心率与血压状态,对于实时性的心电图波动也要给予全方位的关注。除此以外,做好常规监测还应当包含测查患者血小板、皮肤瘀斑、凝血时间、黏膜出血、伤口溃疡、口鼻出血、出血性紫癜、穿刺部位瘀青等各项有关指标。在全面测查血常规的前提下,针对上述各项指标就能够全面予以明晰。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相比于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前,心绞痛患者整体上减低了超出80%的持续疼痛时间以及发作心绞痛的总频率。通过心电图监测,可知患者当前已经呈现大体正常的心电图。②有效:相比于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前,心绞痛患者降低了超出50%的持续疼痛时间以及发作心绞痛的总频率。在监测患者心电的基础上,可知患者已达超出50%的ST段改善。③无效:心绞痛患者并没能呈现突显的病情缓解倾向,某些患者表现为心绞痛加重。

统计学方法: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予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形式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同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获得突显的治疗实效改进(P<0.05),见表1。

对比各项治疗指标: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呈现了有关指标整体改善的状态(P<0.05),见表2。

讨 论

从疾病表征来看,不稳定型的特殊心绞痛病情来源于长期劳累或者其他要素,此类疾病体现为某些独特的临床表现。具体来讲,临床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可以将其分成劳力性的恶化心绞痛、心梗早期的心绞痛、初次发作心绞痛、静息性的心绞痛等[2-5]。因此可见,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如果没能施以必要的及时治疗,则患者存在较大可能表现为突发心梗的状态。在情形严重时,患者生命也将会由此而遭受显著威胁。不稳定心绞痛包含多种多样的发病根源,其中典型的病因就在于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狭窄等。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可能会间接引发患者血栓,这是由于此类病症将会带来显著的血小板聚集状态,并且引发程度较重的管腔狭窄或者动脉收缩等各种不良状态。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比较(n)

不稳定型心绞痛本身包含了急性心梗以及稳定型心绞痛的双重特征,此类心绞痛呈现中间态的显著特征。截至目前,临床针对患有此种特殊心绞痛的多数患者都会对其施以单纯性的抗凝治疗[6]。但是实质上,对于上述患者亟待运用溶栓的方式加以处理。相比于传统模式,低分子肝素运用于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体现为更优的治疗综合效果。由此可见,临床对于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的特殊患者而言,应当施以综合性的日常治疗以及常规护理[7]。在此,针对治疗措施最好选择低分子肝素,而与之有关的护理举措涉及心理护理、定期服药护理、平日饮食护理以及各项指标的检测。

猜你喜欢

稳定型病症肝素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