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胎孕妇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2019-04-03木艳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5期
关键词:婆媳关系胎儿孕妇

木艳芬

674100丽江市妇幼保健院,云南丽江

我国在2016年1月1日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很多夫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二孩计划[1]。妊娠时女性产生多方面压力,不但损害孕妇的心理健康,而且还会造成孕妇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神经系统失调等,甚至影响到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2]。因此对于研究二孩孕妇的妊娠压力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7年5月收治二胎妊娠孕妇260例,年龄25~48岁,平均(32.54±5.07)岁;农村 83例(31.9%),城镇177例(68.1%);公务员6例(2.3%),事业单位人员95例(36.5%),企业人员和工人68例(26.2%),自由职业91例(35%);孕早期89例(34.2%),孕中期99例(38.1%),孕晚期72例(27.7%)。所有孕妇被纳入的标准均为二胎孕妇,单胎无分娩征兆,对于孕妇的年龄要求>25岁;所有孕妇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的目的与过程均有了解,自愿参与调查。研究对象排除的首要标准为不愿意参加研究或者不愿意配合,甚至难以配合者;其次是胎儿有畸形者。

方法:在候检期间或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按照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对260例孕妇进行逐项询问调查。具体内容:①孕妇基本资料填写。其中包括孕妇的姓名和年龄,怀孕周期以及有无流产史;此外还包含孕妇的学历、工作、工资收入状况。②第1胎基本资料:性别、分娩方式、是否高危妊娠。③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指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判断标准3点:良好、一般和差;夫妻关系的判断标准同婆媳关系相同,分良好、一般和差;此外问卷调查中还提出怀孕具体计划、怀孕的态度以及生育二胎的原因等。④妊娠压力项目。该项目包含30条,其中包括对于角色转换的压力感,即对认同父母角色的压力;此外由于二胎孕妇多以高龄孕妇常见,胎儿超声检查中有染色体异常软指标的孕妇增多,因此生产对孕妇有一定风险,即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风险增加、胎儿异常风险增加、剖宫产概率增加、产后出血增加等;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胎儿的健康产生一定压力;二胎孕妇特别是一胎分娩后超重和肥胖,会增加难产概率,因此对于妊娠女性产生心理压力;对于二胎性别的期待给孕妇造成很大压力;对于二胎抚养产生一定压力,同样造成孕妇的抑郁心理。针对以上二胎妊娠妇女常见压力,给予有效心理指导,从保健方面耐心讲解,并为其讲解以往案例,同时鼓励家属多加爱护孕妇,从身体和心理给予关心,多交流,避免孕妇产生抑郁情绪。

表1 二胎孕妇产生妊娠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n)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率(%)来表示,采用t检验。

结 果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二胎孕妇的妊娠压力现状比较,有妊娠压力76例(29.2%),无妊娠压力184例(71.8%)。对认同父母的角色转换导致的压力15例,认为对于自身外形影响和活动受限而产生的压力42例,活动受限而产生的压力24例,最后对于一些外界影响而造成的压力因素48例。

对于二胎孕妇妊娠压力的单因素分析比较。针对所有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于不同年龄和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状况、怀孕周数、工作性质、第一胎的分娩方式进行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第1胎高危妊娠、第1胎性别、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怀孕计划、生二胎原因、怀孕态度、第2胎高危妊娠、家庭功能等因素进行总均分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妊娠虽然是一个自然分娩的过程,但是分娩产生的疼痛和孕期的其他状况使孕妇产生恐惧心理,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二胎计划。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的应激事件之一,即使有经验的二胎孕妇仍然会有所担心,产生不良生理心理反应。孕妇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是否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如产后出血与感染、产后抑郁都会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因此二胎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需得到重视。如何避免孕妇的妊娠压力是临床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3]。作为医护工作人员对二胎孕妇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二胎孕妇,对于分娩知识的认知度也难免不足,因此可以通过耐心讲解或者播放视频缓解紧张情绪[4]。医院也可以定期开展准妈妈课堂、孕妇学校进行辅导,为二胎孕妇及其家属发放宣传手册等资料,都能有效降低妊娠压力。

本文研究中抽取的260例二胎妊娠女性中,具有妊娠压力的女性76例(29.2%),主要产生压力的因素有高危妊娠、家庭关系、影响外在形象等,直接影响孕妇不良心理。

综合以上论述,二胎孕妇心理健康问题要得到缓解,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全面周到护理,家庭给予足够关爱,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减少抑郁情绪,顺利度过妊娠期。导致二胎孕妇产生妊娠压力的因素很多,降低妊娠压力的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婆媳关系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婆媳关系,一道穿越千年的难题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你家的婆媳关系,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