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5—2017年度麻精药品使用分析
2019-04-03宋金芝潘丽华毕月玲
宋金芝,潘丽华,毕月玲
(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
本院2015年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麻精药品品种和用量有了新的变化,现将本院2015—2017年麻精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麻精药品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本院HIS系统抽取2015—2017年麻精药品数据,包括品种、规格、剂型、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等信息。本院麻精药品11种,18个品规,其中注射液8种,片剂9种(其中普通片剂5种,缓释片4种),外用贴剂1种。
1.2方法 采用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为指标,DDD值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确定。计算DDDs(用药频度)公式为:DDDs=药品消耗总量/DDD值,DDDs值越大,表明其用药频率越高。对不同药房的麻精药品进行品种、用量、金额、DDDs值的比较。
2 结果
2.12015—2017年麻精药销售金额和占比 对本院2015—2017年麻精药销售金额和占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见表1。急诊药房麻精药品用小于1%,住院药房和门诊药房麻精药销售量大,占比高。
表1 2015—2017年本院麻精药品销售情况
2.2麻精药品DDDs值及排序 急诊药房布桂嗪注射液DDDs值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吗啡注射液DDDs值也呈下降趋势。门诊药房DDDs值最高的麻精药品由吗啡片(20 mg)变为吗啡缓释片(30 mg),布桂嗪注射液、布桂嗪片、芬太尼透皮贴、可待因片使用量逐年下降。住院药房DDDs值最高的是吗啡缓释片(30 mg),芬太尼透皮贴、舒芬太尼、瑞芬太尼DDDs值逐年上升,布桂嗪注射液DDDs值逐年下降。见表2-4。
表2 急诊药房2015—2017年麻精药用量
表3 门诊药房2015—2017年麻精药用量
表4 住院药房2015—2017年麻精药用量
3 分析与讨论
3.1麻精药品销售金额变化 门急诊麻精药品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本院新引进的非麻醉类止痛药的销售有关,氨酚羟考酮片、酮咯酸氨丁三醇、氟比洛芬酯等临床效果好,成瘾性小,使用方便。
3.2麻精药品种类变化 由于急诊“急、重、危”的特点[1],急诊药房在2016年取消了口服片剂,见表2,针剂起效快效果好,是最合适的储备药品。门诊药房从2017年开始引进了羟考酮缓释片,见表3,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疗效相近,但便秘、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2],羟考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内脏疼痛效果优于吗啡,也是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3.3麻精药品用量变化 从表4可以看出,住院药房吗啡缓释片(30 mg)连续三年DDDs排名位列第一,缓释片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理想剂型[3],能够克服普通片剂服用次数多、副作用大、血药浓度峰谷现象等不足,具有较好疗效。本院吗啡缓释片DDDs值高,医生选择频率高,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但本院羟考酮缓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DDDs值很低,主要和医生的用药习惯有关,吗啡缓释片耐受后,医生一般选择吗啡注射液,而不是效价更高的羟考酮缓释片或者芬太尼透皮贴。吗啡注射液可用于急性疼痛、癌痛患者的快速滴定及爆发痛的解救治疗,不适宜慢性癌痛的长期使用[4]。芬太尼属强阿片类止痛药,其止痛作用为吗啡的75~100倍,药效作用和吗啡相近,生物利用度高,同时无创给药,可以作为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哌替啶注射液镇痛作用和吗啡相似,效价仅为吗啡的1/10,长期使用易导致蓄积性中毒,不推荐用于癌痛的治疗,DDDs值也在逐年下降。布桂嗪注射液为中等强度镇痛药,对三叉神经痛和外伤性疼痛效果比较好,对内脏器官疼痛的镇痛效果比较差,门诊以癌痛病人为主,销量逐年减少。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是本院手术用麻醉性镇痛药。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效价高,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对心血管的副作用更小[5],近3年本院芬太尼用量减少,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增多。
4 结论
目前,本院麻精药品种齐全,基本满足临床使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议取消门诊药房的布桂嗪注射液、停止本院吗啡片(5 mg)的使用,减少住院药房哌替啶注射液的基数。药师应加强对医护人员麻精药品培训和患者的用药指导,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精药的使用水平,按照癌症三阶梯镇痛原则用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