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9-04-02孔卫丰
孔卫丰
摘要:在世界文化逐渐呈开放式深入交流的环境之下,对于国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种文化观念和思想的进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导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个人内涵修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文化糟粕,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交汇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都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交汇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出发,深入探讨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提出一些提升思政教育的对策,希望以此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文化交汇;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及对策
随着我国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各类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交汇融合。但我国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独特国情,也决定了我国必须要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要在世界文化渗透融合的大背景下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加强思政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一、文化交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文化交汇也指文化融合,意为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其传统文化为基础,根据需要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文化既不能全盘外化,也不能直接排斥,原则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育是文化传播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承上启下影响或改变教育对象思想与行为的文化塑造活动,也是一项应该与时俱进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的活动。在如今文化交汇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面对多样化的文化种类,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知识成果,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拓宽了教师的文化视野
外来文化的交汇融合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和领域,教师的教学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首先,教师能够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新政策和新文化理念,将这些新内容添加到教学范围中,以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的及时更新优化;其次,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实际身心特征,利用深入挖掘搜索文化交汇所带来的大量信息资源,结合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由此,教师因文化交汇融合所带来的便利条件拓宽了自身的文化视野和教学范围,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二)增加了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渠道
多元化的文化交汇融合为大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的渠道。文化交汇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文化学习渠道,演变成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线上教学、国家融媒体平台、APP客户端读本等多种文化学习渠道获取思政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2]。而除了自身获取思政学习资源,学生之间还可以在文化交汇的环境中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例如中外即时通讯、网络一对一资源共享等,通过现实或虚拟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方法紧密结合,多渠道互动,就能够充分体验到文化交汇融合所带来的优良之处。
(三)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
文化交汇融合所提供的最明显特点就是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内容。由于思政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师在打好思政基本理论框架的同时必须要添加进时政热点和新鲜的文化理念和现象,对外来文化中的精华知识进行吸收并转化成适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利用新鲜又富有趣味性的案例素材来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極性,以达到提升学生思政专业素养的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文化交汇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思想和素材,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思想影响,例如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避而不谈,而是应该以反面教材形式来进行警醒式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
(四)营造了思政教育的良好教育氛围
文化交汇融合不仅在大环境下改善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文化软环境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完善所带来的是学生对课堂的舒适感,同时也能够相应的促进文化软环境的氛围营造,文化交汇融合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经济效益的产生,更能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上增光添彩,在大学校园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打造精品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育完全,已经有基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不同于中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用,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政文化修养,利用文化交汇的便利条件开拓视野,要达到自身的知识内涵水平高于学生的思政文化水平,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言行一致,引导学生理解学无止境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最终打造出思政教育精品师资力量,提升文化交汇大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
(二)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情况开展普查
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之前,高校与教师首先应该“摸个底”。所谓“摸个底”就是应该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政文化水平作出调查研究,以达到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的目的。这项工作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开展,一是在教学前先普查学生的思政文化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进行分层教学,保持教学进度的一致;二是根据学生思政文化教育的进度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评估考核,可不拘泥于文本形式,要与实践相结合,设置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思政水平上有所提升和完善。
(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的文化交汇融合也为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3]。例如高校交流生、远程网络连线、在线虚拟课堂、中外交流课堂等等,都是借助于深入的文化交汇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从宏观上来看,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其又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方式也是随之在不断变化的,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的学习资源和途径,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四)全方位加强大学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应当从硬件设施、文化软环境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大学校园的思政文化环境建设,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基础教学设施的高信息化,还要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政人文理念,要加大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力度,弘扬正能量,发挥优秀校风校训的作用,将思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大学生活的每一面。同时也要鼓励教师或学生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多元化文化交汇环境下的学生思政教育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
结语:综上所述,在文化交汇融合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对各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分析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交汇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人文化发展,科学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将当代大学生真正培育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吴惠.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16,(08).
[2]郭超. 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7).
[3]范佳佳.“互联网+”时代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
[4]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孟一.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02).
[5]浅谈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四川省某高职院校为例[J]. 唐娜娜,付洪涛,陈天然.广东蚕业. 2018(09).
[6]新时代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以黄冈师范学院“魅力学子”评选活动为例[J]. 邓军,陈利. 教育现代化. 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