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家院中心小学音乐现状反思
2019-04-02张溪王思凯
张溪 王思凯
摘要:我国教育部发出新文件,高考除艺术类其他加分项目都被取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我国最新颁布的教育法律中明确提出:“取消了体育类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数竞赛、省级优秀生、科学类竞赛、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项目。”由此可见我国是非常重视艺术发展的。本文是笔者对孟家院中心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孟家院中心小学;音乐现状;反思
一、承德县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承德县农村地区的孟家院中心小学,学校规模较小,共6个年级八个班级。下面笔者针对该所学校发现的问题展开总结:
(一)师资设备严重匮乏,教师业务能力较差
根据实地调研得知,这所小学的各班音乐课都由班主任代理,而实际中音乐课都是上自习写作业,孩子们很少能够真正地上一堂音乐课。学校只有一个音乐教室,教室内仅有十余架电子琴和几根竖笛,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来带领班级正式地在音乐教室上专业的音乐课。学生们没有机会接触乐器更学习不到专业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知识,取而代之的是语数外这些所谓的“主科”。
(二)校方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没有音乐学科的期末考试,没有组织开展音乐方面的活动和节目。个别热爱音乐的孩子得不到指导,有天赋潜力的学生没有老师去挖掘潜力。
(三)家长不关心音乐学科只重视主科
家长们觉得音乐是副科,不会将音乐学科作为培养其子女优良品格的美育教育来看待。
(四)調查实践
通过实地调研法也对其他农村小学进行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
二、原因分析
首先,高考及家长层面。当今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大多数要求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大学找到稳定工作。这一目标就决定了孩子必须努力学习文化课,达到理想大学的录取分数。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1]。音乐科目没有被纳入高考科目,决定了这一学科注定被轻视。多年来的高考政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的思维和价值观,家长们认为上学就是考上理想大学实现人生价值。家长的价值观和当今教育政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由于高考不考音乐使得家长心目中音乐就属于不重要的副科。其次、学校层面。大多数学校判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依据学习成绩,成绩的好坏通过考试来具体体现。但大多数农村地区学校考试科目没有音乐。学校的这一做法导致农村音乐教育环境差,认可度低。音乐课在学校的地位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开展。再次、社会和个人层面。当今社会,对艺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存在偏见,普通院校和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不能得到同等待遇。这一偏见让艺术学院的学生难以就业[6]。就业范围小、社会认可度低,由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导致大多数人都觉得音乐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其他教育。家长学校重视主科与轻视音乐,让许多热爱音乐的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学科,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科文化课上,学生个人的思想和对学科的重视方向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
三、笔者对孟家院中心小学音乐现状反思
首先、转变家长对音乐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音乐学科的观点,中国伟大的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4]。若想在农村顺利发展音乐教育,首先让家长转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让家长了解“德智体美音”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音乐不只是一门特长,而且是一门在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要在农村进行家访,多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农村家长们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多加引导。让已经开始重视音乐的家长们向其他家长进行普及。加大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多开展一些社区艺术类活动例如:音乐会,好声音选拔,合唱比赛等。我国针对高考也将特长纳入必考项目,并且有艺考加分这一政策。当今民间歌手选拔的综艺节目越来来越多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音乐表演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中,通过荧屏走进百姓眼里的。素人逐渐增多。在通讯设备有所改善的农村,一些农村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了解这些节目也会使得家长们越来越重视音乐。家长们对待音乐的观点产生变化后,能让音乐教育更顺利地进行。所以学习音乐并非绝无前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理想,家长在是非问题上进行判断,若孩子确实热爱音乐并有这方面的天赋,要给予支持,今天他们只是一无所有的追梦少年,未来也许他们会万人舞台中夺目璀璨的歌手。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音乐师资设备的投资和重视程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必须先认清音乐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真对待音乐这一学科,认真进行音乐教育。加强对音乐师资队伍的投资,招收专业性较高的音乐教师,打造完善的音乐设备和教师体系,首先为学生学习音乐建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障。同时,校方也要多开展文艺活动,让有才艺的同学展示自我,让学生们能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农村的音乐课堂就是听唱,几堂课后,学生掌握了歌曲就是达到了教学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的。现代教学理念无法在农村落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以便顺利的开展音乐教学。教师也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对有天赋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在音乐课堂上采取多样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们热爱音乐,喜欢音乐课堂。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广大学生们更多的发挥和创造空间,让学生自身潜力得以发挥,并且敢于展示自我,让家长和其他同学看到,音乐是一门既有魅力又富含特色的学科。在期末,音乐课也要进行考试,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展示音乐学科的特色。音乐教育还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让学生们成为有内涵有底蕴的人。音乐教育也是一种在情感中传播的教育,它能深入渗透到人类的心灵当中。我国教育政策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这要求在音乐教育中,不是狭义地去教会学生怎么唱怎么表演,而是要使学生拥有审美能力。这才符合我国新的课程标准。
再次、改变社会与学生个人的观点。社会应更加重视音乐类节目的开展,从网络,电视,媒体上多宣扬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广大家长和学校一同重视起来,例如节目主持人,电台主持人,都应多加宣传[4]。对待各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应带有色眼镜对待。农村可以建立拥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风景区,社会为之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和资源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旅游风景区。这些旅游区可以充分展示当地的特色来吸引游客们。拥有了这一前提,农村的音乐教育成果会充分地得以展示,一方面会让游客们欣赏到特色的乡土音乐,通过当今发达的互联网和便捷的媒体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文化,另一方面,农村也会因此出现更多的岗位,热爱音乐的人也能找到他们喜欢的工作。如此,学校和家长便会正视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在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如此循环不光可以改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还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学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坚信自我,只要确保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就应该一往无前,永不动摇地前行并为之不懈奮斗努力。尤其是有天赋的有潜力的学生,更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天赋,超越自我追逐梦想。
受经济水平教育观念等各因素影响,农村学校音乐的教育相比城市音乐教育确实有着一定差距,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农村中,还存在着具备浓厚地方色彩的乡村音乐。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中,在具备这样的条件下,农村的音乐教育更应得以重视,在学校的音乐课中,让学生们学习当地特色的乡土音乐。无论是以后留在家乡还是奔波在外,都要让家乡音乐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以自己的家乡为荣,以自己特色家乡为荣。思想水平和对社会的了解是相辅相成的,提升农村孩子的文化素养,这会让农村的未来发展更加迅速,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文化差距。要想与时俱进,需要社会、学习、家长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学生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环境下会更快更好地去学习,去创造。
我国教育部政策一直本着让学生德智体美音全面发展,更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目的也是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青年。而现实当中,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差,思想较为落后等因素阻碍这音乐教育在农村的发展,音体美这些课程在农村表面存在,但是实际中一直不受重视。在研究过程中,本人用实地调研法针对承德市承德县局部农村地区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地区确实存在种种因素和种种困难,这些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农村音乐教育的进行,更阻碍了我国国策的落实,也影响了农村小学生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就如今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若能够做到理智分析,科学总结,各界人士都进行反思,改变这一现状是并不难。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根源,有条理地进行捋顺整理并加以分析,逐一解决每个问题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无需多久就会看到成功的硕果。在不久的将来,音乐教育会步入大家的眼中,每个学生也都会有音乐素养和基础。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拥有审美能力,都将拥有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信心面对未来的生活,都会为自己的理想插上一双翅膀在未来的生活中展翅翱翔。
参考文献:
[1]李丽霞.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J].山西农经,2016 (09).
[2]周晓怡.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 (23).
[3]乔晶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7 (21).
[4]杨和平.改革开放30年的音乐教育学研究(下)[J].音乐探索,2009 (02).
[5]徐辉,王正青.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发展:主题、方法与地域分析[J].教育研究,2008 (08).
[6]郭建辉.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大家,2010 (10).
[7]于丽.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历史演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 (04).
[8]黄玮.中国音乐教育从国外音乐教育中得到的启示[J].美与时代,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