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01张存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我国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且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以互动为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导学互动  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

初中是处于小学与高中的衔接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应该要打好基础,做好承上启下的准备,把数学学好、学通、学透。新兴的“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地的试验、引入、充实后,反响很强烈且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优势

“导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十分的符合现在的学情,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引导者的身份,摈弃了以前的“灌鸭式教学”模式。并且它在课堂上有诸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师生之间能够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能够真正地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在这些过程中自己找到并发现知识的所在,从而在通过教师的系统化的总结之后得以更加清晰透彻地去看到问题的本质、理解知识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在数学课上也是如此,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试图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随后再通过系统化的讲解就可以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所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是非常地有必要的。

(二)教师是引导解惑者

教师应当正视自己的身份,切记不可揠苗助长,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努力得来的才会记得刻骨铭心并且能够心领神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帮助、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在他们撑不下去的时候加油鼓劲并且给一点小提示,当他们得到的是错误的解决方法时,也要鼓励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解惑者——引导他们走出泥泞的知识沼泽、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没能走出沼泽的原因。

(三)师生达到合作共赢

在课堂上,教师自己要少讲授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学生能够自己亲身发现并在课堂上格外的用心,也能夠学到更多,老师也不用为了怎么去给学生“灌”知识而烦恼;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退居为辅助者,两者都能够得到好处,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以通过在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环节可以设计有突出教学重、难点的任务,最后在课后布置有助于侧重复习的作业的具体运用来完成一堂师生都喜爱的数学课。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若课堂氛围较差,则学生很容易会分散注意力,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学习,发散思维,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学习中存在较大难度,对此教师应引入“导学互动”模式,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差异,通过小组交流可以有效拓展解题思路,使得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真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数学的教学水平。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导纲

自主学习期间,学生可以预习数学知识,全面了解以提升学习效率。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导纲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确保导入问题的质量性,促使学生自主积极思考。同时,预习期间,学生还应标记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在课堂听课时有效解决,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时,教师应通过问题导入学习,要求学生复习函数知识,并分组进行回答。之后将导纲展示给学生,要求其自主学习函数的图像概念及图像特点,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且比其他学科更为枯燥乏味,很多初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恐惧的心理,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提出创新性问题,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故事情境“老师不小心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玻璃板弄碎了,只留下底边与一角,应该怎样拼好这块玻璃板呢?”,这样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主动思考答案。

(四)课堂问题应注重梯度性

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属于逐渐递增,各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结合知识点难易程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保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教师课前应向学生提出“m(c+d)=mc+md”,利用(a+h)替换m,结果会怎样呢,这样便突出了教学重点。此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问相乘期间注意的问题,这样梯度性的提出问题便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分析问题,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五)布置多样化的数学作业

作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此教师应布置高质量的作业,注重作业的多样性,且教师也应通过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全等判定”时,应要求学生探究两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对应相等,非两边夹角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吗?通过布置作业,使学生深入理解全等三角形知识。

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能产生师生共赢的好效果,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而不是掌控者,学生能够学到更多,老师也不用在课堂上像说相声般地讲课,课堂就自然而然地變得活跃和有趣。

参考文献

[1]蔡忠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J].求知导刊,2015(22):72.

[2]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0):111-112.

作者简介

张存华(1979.08—)女,汉族,籍贯:山西昔阳县,大学本科,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