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副刊的转型与应对策略
2019-04-01张瑜
张瑜
【摘要】在当今融媒体飞速发展,媒体深度融合与转型时期,报纸副刊也要顺应形势,努力转型,积极应对,发挥副刊本身优势条件,扬长避短,在坚守副刊阵地的同时精耕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打造新的传播平台;变革思路和理念,提高副刊自身发现力、引导力和传播力;增强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副刊传播体系,做“活”副刊,以吸纳更多的读者、作者加入。
【关键词】副刊;转型;发现力;引导力;传播力
在当今新媒体急速发展,媒体深度融合与转型时期,报纸副刊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媒体转型的大潮之中。如何做好融媒体时代副刊的转型,是副刊编辑必须积极思考的严峻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副刊工作经验,对此作初步探索。
一、扬长避短盘活资源,提高副刊发现力
随着传统纸媒的衰落,副刊的发展也正面临着时代潮流的巨大压力和岌岌可危的发展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版面减少、周期延长、受众萎缩,作者和读者大量流失。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大批副刊、周刊倒在了信息时代滚滚前行的车轮之下。然而,是挑战也是机遇。没有副刊的报纸是不完整的。当人们追逐着瞬息万变、快速更新的新闻消息时,仍有心灵的一隅需要副刊、文学的内容来浇灌和滋养,需要深度报道和经得起时间推敲,能够让人细读慢品的文章、策划来给人以启迪思考。俗话说:“新闻揽客,副刊留客。”“新闻是易碎品,副刊是收藏品。”在这样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更需要副刊人冷静思考,从逆境中重整旗鼓,扬长避短。正因为副刊周期较长,在采编方面,可以不与新闻的“短平快”争锋,而是静下心来谋策,积极盘活副刊优势资源,谋而后动,发挥副刊“内容为王”的优势。
报人赵超构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副刊要想耐看,就必须在策划上下功夫,创新策划,让副刊长出“新闻眼”,提高发现力,避开“热新闻”,寻求“冷新闻”,或是在“热新闻”中独辟蹊径,找到新的着眼点、策划思路。比如,同样是劳动节的采访,新闻版可能会采访几个劳动者典型,如果是副刊版来做这样的选题,就可以以主题策划的形式,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比如笔者所在的《滁州日报·西涧周刊》曾推出过《守望地平线》五一劳动节专题采访,通过时间地平线、空间地平线、生命地平线三个维度的划分,采访了与此相关的早班公交车司机、夜班印刷工、地下矿工、高空高压电线作业者、助产士、入殓师六个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表达对劳动者由衷的致敬。该选题从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到成稿编排,经过了整个副刊记者、编辑团队近一个月的谋划和辛苦劳动,终于在五一劳动节前夕推出。该策划甫一见报,就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二、文化担当阵地坚守,增强副刊引导力
优秀的品牌副刊是一家报刊的文化高地和精神风向标,是一个群体的精神家园。融媒体时代,也容易出现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各种报道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迎合读者口味的报道,吸引人眼球的猎奇报道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副刊更是要坚守自身的阵地,发挥文化担当、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影响力、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和典型采访,努力用精品文章、优秀的主题策划等形式,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增强副刊引导力。
《安徽商报·橙周刊》一直以有温度的人文策划饮誉安徽副刊文化圈。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面对这个通常被新闻版面占据优势的选题领域,《橙周刊》没有绕道而行,而是以别出心裁的方式,与凤阳县委宣传部积极合作,策划了“大家写凤阳”大型主题采风活动,先后举办两季采风活动,第一季“谈古论今”篇,以“探访明中都,致敬小岗村”为主题;第二季“看山乐水”,以“行走淮河岸,探秘凤阳山”为主题,邀请20多名省内外著名作家、写手与媒体编辑,走进凤阳、发现凤阳、描绘凤陽,致敬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发源地小岗村,并形成诸多文章佳作,以专版专刊的形式在报纸上刊载,同时在“橙周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如此重大选题,如此厚重内容,又以副刊的文学形式轻松承载,可谓既有可读性,又有悦读性。从活动前期,各位作家、媒体人在自己微信上的预热发布,到采风活动创作成果汇集为《大家写凤阳》的专辑出版,活动历时几个月,反响强烈,成果丰硕,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大家写料”也成了《橙周刊》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副刊品牌策划,此后,《橙周刊》又推出了“大家写岳西”大型主题策划和采风活动,邀请诸多编辑记者作家深入山清水秀的岳西,采写出一批悦读耐看的稿件,对于宣传美丽岳西,起了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
笔者所在的《滁州日报·西涧周刊》曾推出过《从古籍走向现实——“滁州十二景”》专刊,用四个整版的篇幅对本地文化资源——明清两代的本土著名景点“滁州十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梳理,既有古籍文献方面的整理考证,也有“重走明清时代滁州十二景”的现场采风,并邀请当地知名专家学者、文化人士,对如何更好地保护“滁州十二景”展开座谈交流,最后用调研式报道的形式对专题进行深度呈现。该报道刊出之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对于保护当地名胜古迹和弘扬本土旅游文化资源作用匪浅。
三、精耕融合拓展渠道,提升副刊传播力
近年来,很多媒体都提出了“媒体+”战略,积极转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2018年10月12日,南京《现代快报》在19岁生日之际,正式开启了“现代快报+”发展战略,标志着《现代快报》在媒体转型融合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探索,迈出了新的步伐。“现代快报+”的思路是对“互联网+”的灵活运用,由此“+”出了无限可能。其中由“现代快报+”推出的B叠《读品》周刊,积极加强媒体融合,展现了融媒体时代副刊的新风貌。比如,与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联合推出的“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由“现代快报+”记者做专访,对话南京大学等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将最新的学术动态以文字专访的形式加以呈现,同时辅以视频采访内容,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学界进展,积极传播江苏地域深度文化、精英文化,将原本可能被大众媒体淘汰的内容救活,圈粉了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展现了“媒体+学术”、“媒体+文化”的实力和魅力。在《现代快报》的《读品》周刊上,读者可以通过扫码加微信观看采访视频,让人看到了纸媒向新媒体的积极延伸。
很多副刊也都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副刊的微信公众号不能简单地将副刊刊载过的文章在公众号上发布一下,而是要做出有内容和品质的副刊微信公众号。《安徽商报》的《橙周刊》拥有自己独立的微信公众号,以刊载《橙周刊》的主题策划、文学精品为主,不仅将《橙周刊》精选文章在公众号上刊发,还配以优雅的朗诵视频,使副刊新媒体变得更加“有声有色”,同时还开通了粉丝空间,加强编读互动。这和过去传统纸媒的“编读情缘”等栏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将纸媒上的编读互动搬到了手机媒体上,而且这种编读互动拉近了读者粉丝与编辑记者的距离,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编辑,编读往来、线上线下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快捷。除此以外,橙周刊微信公众号还时不时地举办一些线上线下活动,读者可以加入粉丝后花园,不定期收到福利、参与抽奖、观影团等活动,这对于稳定读者群非常有效。
2018年7月6日,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副刊”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上线才半日,关注人数就超过千人。“中国副刊”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办成“网上的副刊之家”,旨在“为副刊人提供一个新的优质的广阔平台,为社会贡献一个精神家园。”“中国副刊”微信公众号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助推副刊发展,不仅在栏目设置、编辑流程、内容刊载等方面展现了副刊人的巧思和智慧,更是推出“副刊联盟”微信矩阵,将《人民日报·文艺》《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后海观澜》《北京日报副刊》《朝花时文》《北青天天副刊》《文汇笔会》《新民晚报·夜光杯》《浙江日报·有风来》《重庆晚报·两江夜雨》等诸多知名媒体副刊的微信公众号纳入其中,由“中国副刊”微信号可以直达以上各个品牌副刊微信,由此搭建了一个副刊的新媒体大平台,形成了一个立体多样、融合交流,多声部、多维度的副刊传播联盟,为副刊人构建出一个全新的网上精神家园,让副刊在媒体的寒冬中抱团取暖,让人们惊喜于原来副刊还可以这样存活。
正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所说:“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把新媒体捆绑在传统媒体上,也不是让传统媒体搭上新媒體的快车,更不是把传统媒体洗新为新媒体,而是要把媒体融合成‘优媒体。”媒体融合是一场传播思想的变革,它不仅带来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的改变,更要求媒体人时时运用变革的新思路与时代对话,让原有的媒体焕发出新的活力。副刊也是如此,在精耕自身内容的同时,更需要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拥抱新媒体,变革思维方式,提升自身的传播力,让副刊由单一平面的纸媒变成立体生动的融媒体时代副刊,让副刊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