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及竞赛中的运用

2019-03-30何永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赏识教育竞赛

内容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发人内在潜力和动力的教育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也能给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动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外竞赛的开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赏识教育的作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如何运用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赏识教育 高职英语教学 竞赛

赏识,字面上的解释是“给人予赞扬和鼓励,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从而做起事来心情愉快” 。每个人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尊重和欣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赏识教育用于学校教育,其特点就是从人本出发,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来影响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习兴趣。

一.赏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照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向较高的需要发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了人的激励机制,对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要的启发功能。

当前高职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生活环境较优越,思维活跃,有强烈表达个性意识的需要,但又因目前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较低,高职生容易滋生自卑心理,丧失进取心。他们处在要从社交需要过渡到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激励为原则,以尊重、信任为出发点,让其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健康自信地学习成长,就等于激发其最大的潜在动力,从而从“要我学”顺利过渡到“我要学”的良性循环,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分析我区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高职英语学习阶段容易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他们而言英语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课程,很多人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所以容易自暴自弃,丧失学习信心和热情。第二,学生存在对未来前景的迷茫,他们中大多数人经过高考的失利,都有一种挫折感、失败感,他们有对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却找不到方向。体现在希望通过大学考级实现个人的目标要求,但又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常处在一个患得患失的状况。第三,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学校的运行方式和中学有很大不同,应试教育压力减少,素质教育成分明显增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需要学会转入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领域。高职生不仅要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更要补充行业的技能。英语学习体现在从提高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转化为专业英语和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根据以上的一些特点,在素质教育为主导的高职英语教育形式下,赏识教育正好顺应了这个需求,以学生需求为主导,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通过心理暗示,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其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自由学习成长,使其增强自信心,更大发挥自身潜力。

三.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學中运用赏识教育

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赏识教育,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鼓励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并顺应学生的心理成熟过程,以激励、信任、宽容、尊重为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沟通交流。高职新生一般为18-19岁年龄段的学生,内心一般比较敏感脆弱,外表看去开朗自信,但却是容易陷入怀疑和自卑心理。如果作为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用爱的眼光,用心观察,甚至是创造机会,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持有关心和赏识的态度,学生也会回报以同样的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融洽的关系,学生才能在这种环境下顺利健康成长。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对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师生关系了。当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融洽时,学生会对该课程兴趣浓厚;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则对其所教的课程也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不能总倾向实施和优等生间的互动,还要对学习较弱的学生给予关注。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教师始终要有学生存在意识,不管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教师都应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存在,考虑到学生的整体作用,活动是为学生设计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整体效果作为评价依据的。没有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乐意接受情绪,没有学生的合作态度,就不会有一个既宽松又催人奋进的气氛,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和学生保持交流,让学生感觉到温暖。师生关系的和谐,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内外活动的有效进行。

2.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擅长发掘学生的优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学生多一点选择,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参加各种活动,尽量发挥出最高水平。如对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英文歌曲;或有表演才能的学生,选择适合的角色扮演。合理地根据差异安排课外活动,注重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赞扬。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自己的同时学会赏识他人,知道从周围人身上学习激发自己。适当进行学生间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习自主管理,学生不再单纯独立学习摸索,而是在团队活动中更清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共同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3.给予学生及时评价和反馈。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的评价,教师适当把要求调低一点儿,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就会取得进步,他们就会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我的教学班上,学生英语整体差异大,要想让水平不等的所有学生,都爱上英语课,我尝试实施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设计是统一教材,统一进度,划分为不同层次,对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每单元课文导入部分都有看图说话,如果要求所有学生都用英语表达,有些学生就有抵触情绪,不敢开口。这时我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挑战自己,用英文表达,鼓励他们不怕犯错,敢于尝试,不断提高口语能力,鼓励他们踊跃参加竞赛,在竞赛中打开思路,发掘潜力;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允许他们用中文陈述自己的观点,只要敢于开口,当众讲话,对于很多内向、自卑的高职学生也是一种进步。其次,对学生作业和任务的完成也进行差异性评价,对优秀作业当范文做展示,对错误较多的学生,待他们弄懂订正后再予评价,尽可能每个学生的作业反馈评价中及时给出评价,如表扬的言语或提出的建议,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很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在眼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4.把握好赏识的度。

赏识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自信。但是,赏识必须要有“度”,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赏识观念,要求教师给予正确的奖励和惩罚,及时指出学生正确和错误之处,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应避免将赏识流于过场、表面化,要将赞美真正运用到评价学生进步中,真正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如果对学生只会一味的表扬,反而会导致学生自满、骄傲、任性,容易滋生优越感,长此以往,便受不得半点批评,稍遇坎坷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要及时地给予批评,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因此,老师表扬和批评学生要恰到好处,掌握分寸,应该既看到其优点所在,也要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指出努力的方向,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使学生逐渐正确评价自己,扬长而避短。

四.结语

英国教育家车尼斯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运用赏识教育不仅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辅助效果,给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动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重建自信,提高学习热情,良好地进行自我学习和互助学习,获得终身的学习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予红 赏识教育的理念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和反思【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4.11第五卷第四期

[2]张路霞、孟祥辉 浅析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年4月第十卷第二期

[3]张鑫炎 浅议高校赏识教育的作用和应用【J】山东省团校学报 青少年研究2007年第三期

[4]张翠萍 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006:24-29

[5]牛海林 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師范大学2006:14-1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英语技能竞赛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编号:GXGZJG2017B137

(作者介绍:何永梅,女,文学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赏识教育竞赛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