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9-03-30黄美琴费艳红
黄美琴 费艳红
内容摘要: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是数代先人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目前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因师资力量、家校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跟不上当代教育的步伐。在构建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体系中,课题组通过教育实践,从师资培训、兴趣培养、氛围营造、校本研发四方面着力,挖掘出了以学校为阵地的国学教育策略,从而推动、普及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
关键词:干扰因素 国学经典 国学教育 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学经典越来越受国人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国学经典教育方兴未艾。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国学教育或局限于课本,或流于表面。我们课题组以通过一系列调查及教育实践活动,对农村小学教育及普及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从中找出了干扰因素,并在深化、实施过程中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一.研究依据
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同年4月,教育部以教基-[2014]4号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和价值观自信。
二.研究对象
我校处于江西省最北端——九江市柴桑区,是一所区级小学,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大量涌入我校,现占我校总人数比例为52%(其中留守儿童占5.3%),因此具有农村小学的属性。以我校为观察样本,对于研究农村小学国学教育现状具有典型意义。
三.案例分析
课题组以九江市的重点学校双峰小学为对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的国学教育现状、技能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一)教育教学管理
农村小学国学教育缺乏自发性,主要依靠行政推进的手段与方式进入校园,日常的国学教育教学主要是通過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无目标、无固定教学内容、无专职教师并且无效果检测等现象。因此,农村的国学教育缺乏组织性、系统性以及针对性,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
(二)师资力量
农村小学大多没有国学专职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的认知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教师的个人能力与国学教育的责任尚不能有效匹配。
(三)学生的国学状况
1.国学基础
从接触国学频率来看,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偶尔才能接触国学,呈较大程度的偶发性;而双峰小学的学生则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学,城乡学生在接触国学的频率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学生获取的资源来看,我校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局限于《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论语》等典籍;而双峰小学的学生学习的国学资源涵盖的范围更广,学习的程度更加深入。城乡学生接触国学的深度与广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两校能背诵的国学经典篇数情况来看,双峰小学会背5篇以上的学生占比80%,而我校占比不足40%。看来,结果的差异与途径的获取呈密切的关联性。
2.对国学的认知
农村学生的监护人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国学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由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认知特点所决定的。他们认为小学阶段学好语数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国学知识,因为不是教材必教,也不是测试所考。因此,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国学的实际意愿较低,更不会因此而主动牺牲自己的时间,主动给学生学习各种国学知识创造各种条件。
但是,家长们还是能充分意识到国学教育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调查影响国学教育的原因时,绝大部分家长选择“国学深奥难懂”“家长无力辅导”。因此,学校教育在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国学知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3.学习方式的构建
基于国学教育对学生道德、智力、习惯及各种能力提升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绝大多数家长在开展国学教育的方式已达成共识——国学教育应该纳入学校教育的占比86.5%,对学校教育在国学教育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四.得出结论
通过统计得出,影响农村小学国学教育的推广及普有以下因素:
1.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不能为学生学习国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3.监护人文化水平有限,无法为学生的国学学习提供必要的辅助。
4.社区环境单一,缺乏有利于学生学习国学的氛围。
五.应对策略
课题组认为,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要因地制宜,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育能否为21世纪培养出理想的新人,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国学知识的提高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培训的具体形式上,应采用个人学习与听讲座相结合的方式。
1.个人学习。有效的教师培训策略强调“自主研究和自学”。老师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及“互联网+”的新形态,研读大量的国学经典,为提升自已的国学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听专家讲座。充分利用本地文化阵地,聆听专家讲解中华优秀文化、书法、国画等相关知识。选派老师去全国各地观摩学习国学经典教育,关注全国各地的国学教育动态及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适时调整方案,打造出一节节国学精品课堂。
(二)初步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基础浅,而大部分国学经典内容精深,年代久远,理解起来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兴趣显得特别重要。
1.因人制宜,培养兴趣。
内容编排上要符合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有联系的,具有很大成份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在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中,低、中、高年级应该因人施教。低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题,适合朗朗上口的诗韵之类的作品,如《弟子规》《笠翁对韵》等。中年级以培养文学素养为主,选取地方诗歌文化,以培养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高年级则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以诵读本地名人的诗赋散文为主。这些内容的编排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学习起来也就兴趣盎然。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情境创设能让激情和真情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老师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借助多媒体画面再现情境,让国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利用表演体会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通过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践体验情景,拉近了国学和生活的距离,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从而主动参与学习;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直观地再现书本知识,有利于学生感性认知的形成,促进理性认知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研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地区性或校际间的个别差异,更富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利用校本课程,把时代的特点和农村小学生的需求充分结合起来,以弥补国学课程开发的不足。
(四)渲染气氛,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儿童是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的程度,來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每天早晚,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唐诗宋词;走廊的牌匾上镌写经典语录,国学展橱里国学知识浩瀚如海。宽敞的教室里,每天清晨的诵读声声入耳;幽雅的廊亭下,谆谆论语与曲径花园交相辉映;古色古香的擂台上,经典诵读比赛你方唱罢我登场……学校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阵地,全面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力求达到“浸润国学之经典,营造育人之氛围”的效果。
(五)知行合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如何找准知行合一的契合点呢?
1.读演结合。结合国学的语意美、韵律美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大声朗诵,绘声绘色讲故事,手舞足蹈地表演,让国学教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家校互动。每周一节的国学课后,授课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布置一项国学实践作业,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然后由家长评价反馈给学校。教师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便做到“教学合一”。
3.实景体验。在校内开设了国学馆,贴上孔子画像和古人名言,桌椅古色古香,孩子们穿上古代书童服,老师穿上先生服,让教学环境穿越到古代的氛围当中去。其次,将国学教育课堂生活化,如学了《弟子规》,就践行如何做人;学了岳飞诗词,就亲临贤母园金戈铁马馆体验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了庐山诗词,就亲身游历庐山,体会庐山景色的雄奇;进行了礼仪培训,让文明礼仪落实到行动中去。
参考文献
1.文章.北大国学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7月.
2.谭正璧.国学概论新编.北京出版社.2014年7月.
3.顾泠沅.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教学实验3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4.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6月.
5.陈桂生.到中小学去做研究---教师行动研究的探求(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6.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2017年5月.
7.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8.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9.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3月.
10.教育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14年4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16年4月.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