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场与立场表达研究综介与述评

2019-03-30段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立场互动概念

内容摘要:“立场”是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然而学界对立场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立场问题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学界对立场内涵的不同认识以及立场研究的三种视角,并对目前国内的立场研究进行介绍。

关键词:立场 概念 互动 立场标记语

一.引言

Du Bois(2007)指出:“我们使用语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表达某种立场。立场可以给受关注的客体对象赋予价值,为社会角色和相关的客体对象定位,能够调整立场表达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唤起预定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近二十年,立场成为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立场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每个学者倾向于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对立场进行阐释。本文将从立场概念的代表性观点及其分类两个方面,对立场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简单介绍国内对立场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

(一)立场的概念

1.“立场”是一个静态的语义概念

“立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Biber & Finegan(1988)提出,该文将立场定义为:“人们说话时不仅要表达话语的命题意义,同时不可避免地要表达其立场,即说话者/作者的感情、态度、价值判断和愿望等。”Biber & Finegan(1989)对立场的定义作了进一步完善,表述为“对于信息命题内容的态度、感觉、判断或承诺的词汇或语法表达”。Conrad & Biber(2000)进一步明确了立场的三个范畴,认识立场、态度立场和风格立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iber及其合作者在立场内涵的界定上呈现出的差异。

2.“立场”是各种语言形式在不同语境中用以实施的各种话语功能

Ochs(1996)将立场定义为“社会公认的意向”,并区分了两种立场:认识立场和情感立场;Berman(2002)指出,在文本构建中,话语立场指的是话语结构中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方向(orientation)、态度(attitude)、普遍性(generality);Hyland(2005)将立场定义为作者的语篇“声音”或者社区公认的个性,是一种态度的、作者导向的功能。

3.“立场”是交互主体间的一种“行为”

Du Bois(2007)把对话性、交互主观性以及合作表达立场的社会参与者等要素整合起来,指出其本质上是从对话的视角来看立场,提出一个统一的话语立场观念框架,即“立场表达三角”:评价(evaluation)、设置(position)和认同(aligns)。该三角模型为立场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二)立场研究的三种视角

1.语料库语言学视角

代表人物有Biber(1988)、Finegan(1988)、Conrad(2000)等。从上文中介绍的Biber及其合作者对立场的界定,不难看出,Biber等的研究主要是以语义为基础,考察的焦点是词汇和短语如何编码并反映不同类型的立场。在这种几乎完全是基于语义的立场研究模式中,立场是词汇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所表达的主观意义。(罗桂花,2014) Conrad & Biber(2000)根据语义功能的不同,将立场标记语归为认识立场、态度立场和风格立场。

这种立场标记语的分类主观性较强,在分析具体语料时,某一立场表达应该分为哪一类有时并不明晰,常常会出现交叉的情况。因此,这种分类方式虽然较为系统,但仍有不足之处。

2.功能语言学视角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立场研究试图突破语料库视角下的静态语义概念,把语境、功能因素纳入了考察范围,认为立场是语言形式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功能,其中代表成果有Ochs(1996)、Berman(2002)和Hyland(2005)。

Ochs(1996)区分了两种立场:认识立场和情感立场。Ochs提出,立场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身份的核心意义成分,表达认识和情感立场的语言结构是构建/实现社会行为和社会身份的基本语言资源。Berman(2002)指出“话语立场”包括三個相互联系的维度:方向(orientation)、态度(attitude)和普遍性(generality)。Hyland(2005)将立场标记语分为以下四种:模糊限制语(hedges),表达作者部分肯定语篇信息真值;确定表达语(boosters),表达作者全部肯定语篇信息真值;态度标记语(attitude markers),表达作者对语篇和读者的情感值;自我提及(self mentions),指作者用以指称自己的第一人称代词。

在这一模式中,不仅某一话语立场具有多种语言表达手段,某一语言手段由于语境的多样性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多个立场功能。(罗桂花,2014)。但这种研究方式尚存不足,在Hyland的分类中,“自我提及”和前三种并不属于同一范畴。除此之外,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对立场的研究,突出对作者的定位,学者们还未注意到互动的重要性。

3.互动语言学视角

Du Bois(2007)将一个完整的立场表达总结为:立场是社会角色通过外显的交际手段,在对话中实施的一种公开的行为。它同时包括评价主体、设置主体(自己与他人)以及主体间的认同过程。这些都关系到社会文化领域中各个显著的维度。

以上三种研究视角并不矛盾,它们不仅体现了“立场”的发展历程,而且我们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观察“立场”的真实面貌。有些词汇的词义本身带有立场的语义特征。人们只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个人的评价、态度和立场,“立场”作为语言形式在特定语境中的话语功能,体现了说话者的主观性和个人风格。在互动交际中,互动双方自然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立场,“立场”是交互主体的一种“行为”。

三.国内的立场研究

国内立场问题的相关研究始于21世纪,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介绍立场理论及其相关概念,二是汉语立场标记语的研究。

1.介绍立场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王振华(2001)介绍了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其运作过程,指出评价系统主要通过“评价词汇”(evaluativelexis)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杨信彰(2003)考察了作者/说话者如何通过语篇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件和事物的观点和态度。罗桂花(2014)将立场研究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语义视角的立场概念和研究模式、功能视角的立场概念和研究模式、互动视角的立场概念和研究模式。方梅(2017)讨论了负面评价表达的规约化程度与其句法分布和话语分布的关系。他们系统的介绍和梳理了立场理论概念,阐述了立场的体现方式及其研究模式。

2.汉语立场标记语研究

立场标记语(词语、语法化小句、句式)在话语中可以反映出说话人的立场,具有立场表达功能。(郝玲,2015)下面介绍在这方面的研究。

刘娅琼、陶红印(2011)以现代汉语“不、没”类反问句为研究对象,探讨反问句的性质及话语功能,通过已知或常识类知识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不同程度上的负面事理立场。徐晶凝(2012)对汉语口语中常见的认识立场标记“我觉得”进行初探,指出其在语义和语篇中中的特点。郑友阶、罗耀华(2013)运用话语立场原则和立场三角分析方法,对自然口语中的“这”与“那”进行研究,认为它们具有标示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张金圈、唐雪凝(2013)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标引主观认识立场的一个常用标记形式“要我说”,指出作为汉语认识立场标记系统的一员与其他标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朱军(2014)探讨了反问格式“X什么X”,指出其具有负面立场表达功能,具体表现为提醒、意外、反驳、斥责四个层级,并以后两者为主。乐耀(2016)考察了让步类同语式在不同的会话序列结构中是如何表达主观评价立场的,阐明了同语结构立场表达的互动属性。姚双云、喻薇(2018)研究了现代汉语类指成分“一个+ NP”的话语立场,指出言者运用“一个+NP”类指句传递话语立场时,有两个主要的语用目的:一是扩大言者的论断辖域,增强立场表达力度;二是构建共享的价值体系,促进交际高效进行。

立场研究在近年来成为国内语言学界的热点,成果较为丰富。不过国内对立场问题的研究还尚在起步阶段,在理论层面大多是对外国已有的理论进行介绍,缺少属于汉语的一套完整的体系,缺乏系统性。

四.结语

国内外关于立场的研究时间并不长,立场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和领域,有很大的空间和价值,值得学者们深入探索。通过以上综介可以看出立场研究呈现出从单个词汇到话语序列、从书面语到日常会话用语、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立场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界对“立场”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立场、立场表达和立场行为等概念之间没有明晰的界定,有关立场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不同学者在研究立场时采取不同的研究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立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方梅.负面评价表达的规约化[J].中国语文,2017(2).

2.方梅、乐耀.规约化与立场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郝玲.现代汉语中的“立场”表达刍议[J].现代语文,2015(3).

4.郝玲.交互式语境中“就是”的肯定立场标定功能研究[J].现代语文,2017(2).

5.李宗江.表达负面评价的语用标记“问题是”[J].中国语文,2008(5).

6.柳淑芬.话语中的立场:研究现状及发展路径[J].当代修辞学,2017(5).

7.刘娅琼、陶红印.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J].中国语文,2011(2).

8.罗桂花.立场概念及其研究模式的发展[J].当代修辞学,2014(1).

9.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J].外国语,2001(6).

10.徐晶凝.认识立场标记“我觉得”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12(2).

11.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12.姚双云.《话语中的立场表达:主观性、评价与互动》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13.姚双云、喻薇.“一个+NP”类指句的话语立场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8(1).

14.乐耀.从互动交际的视角看让步类同语式评价立场的表达[J].中国语文,2016(1).

15.张金圈、唐雪凝.汉语中的认识立场标记“要我说”及相关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2013(2).

16.郑友阶、罗耀华.自然口语中“这/那”的话语立场表达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1).

17.朱军.反问格式“X 什么 X”的立场表达功能考察[J].汉语学习,2014(3).

18.Berman, R., Ragnarsd1ttir, H. and Stromqvist, S. 2002 Discourse stance: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 Written Language & Literacy, 5(2): 253-287.

19.Biber, D. and Finegan E. 1988 Adverbial stance types in English. Discourse Processes, 11(1): 1-34.

20.Biber, D. and Finegan E. 1989 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 Text, 9(1): 93-124.

21.Conrad, S. and Biber, D. 2000 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 In Hunston, S. and Thompson, G. (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56-73.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Du Bois, J. W. 2007 The stance triangle. In Englebretson, R. (eds.) 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 Subjectivity,Evaluation, Interaction, 139-182.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3.Englebretson, R. 2007 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 Subjectivity,Evaluation,Interac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4.Hyland, K. 2005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Discourse Studies, 7(2): 173-192.

25.Ochs, E. 1996 Linguistic resources for socializing humanity. In Gumperz, J. J. and Levinson, S. C. (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407-4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介紹:段琼,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

猜你喜欢

立场互动概念
扬善
草地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