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家庭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家庭负担的作用

2019-03-30马绮文钟书凌莫璀瑛童景莲

关键词:糖化空腹条目

马绮文,钟书凌,莫璀瑛,童景莲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糖尿病是一种需终身服药治疗的慢性病,其慢性并发症,患者不仅饱受疾病折磨,还可能导致残疾和死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损害。家庭负担是患者因疾病带给家庭的困扰和不利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长期承受较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故为了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家庭负担的作用,笔者进行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出院后家居的128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42~68岁,平均(48.90±1.33)岁,平均病程(6.77±0.50)年。对照组:男37例,女27例;年龄40~68岁,平均(48.87±1.37)岁,平均病程(6.70±0.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糖尿病饮食、自我病情监测、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家庭健康教育,选取医院内分泌科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士,经过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培训后实施干预。一周进行一次家庭访视,每次在40 min~1 h内,进行8周干预。在开始实施干预之前,详细的评估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情况,和患者一起制定适合其病情的个体化家庭健康教育计划,主要内容包括2型糖尿病的饮食指导、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血糖监测、运动指导、情绪调节、社会情感支持、并发症预防的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1]

(1)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5.0%~8.0%。

(2)采取家庭负担量表(FBS评分)评价患者的家庭负担,主要包括经济负担(6个条目)、家庭娱乐活动(4个条目)、家庭日常生活(5个条目)、家庭关系(5个条目)、其它家庭成员心理健康(2个条目)、家庭成员躯体健康(2个条目)、主观负担(1个条目)等7个维度(25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为0~2分,0分无负担、1分为中等负担,2分为严重负担。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得分,总分最高50分。分值和负担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FBS评分

干预前两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FBS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FBS评分(±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FBS评分(±s)

组别 例数治疗前空腹血糖(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餐后2h血糖(mmol/L)治疗后2h血糖(mmol/L)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FBS评分(分)治疗后FBS评分(分)观察组 64 9.89±1.15 5.93±0.60 14.49±1.69 8.04±1.22 8.61±0.59 7.47±0.44 30.92±1.77 21.22±1.44对照组 64 9.93±1.10 6.54±0.77 14.56±1.56 10.77±1.50 8.70±0.50 7.73±0.30 30.99±1.70 24.70±1.11 t 0.201 4.999 0.243 11.296 0.931 3.906 0.228 15.312 P 0.420 0.000 0.404 0.000 0.177 0.000 0.410 0.000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身心疾病,有学者发现患病会对一个家庭造成多方面影响,比如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和精神的折磨,患者可能产生角色适应不良等问题[2]。2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血糖控制不佳,存在慢性并发症,患者容易丧失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家庭和社会地位发生变化[3]。本研究“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考虑家庭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实施家庭健康教育。选取医院经验丰富的护士于培训后开始干预,主要包括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社会情感支持、干预生活方式、教会自我病情监测、指导家庭成员照顾患者等。实施干预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恢复,还可以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角色适应,社会情感支持有利于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改善不良情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属的监督,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血糖的控制[4]。

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家庭负担量表(FB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采取家庭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轻其家庭负担,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条目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