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权案件中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2019-03-29秦志强
秦志强
【摘要】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对其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不同观点和做法,本文主要从司法操作层面探讨侵权案件中监护人承担的责任为替代责任,其只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监护人 替代责任 法律地位 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二、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就上述立法规定监护人承担责任之性质,学界有不同观点,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监护人责任是一种替代责任”,替代责任包括诸如国家机关就其机关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监护人就其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致害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法人就其成员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也包括行为人就其致害物件引起的损害承担的侵权责任”。一般认为替代责任包括三种责任:一是监护人就其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致害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二是雇主就其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而承担的责任;三是公司就其职工承担的侵权责任。有的学者将替代责任分为广义的替代责任和狭义的替代责任。就归责原则来讲,替代责任应属于无过错责任。有的认为人,法律规定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明显属于过错责任。有观点认为,监护人承担的责任属于自我责任,是自己未尽到监护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因为无民事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本身就没有民事责任能力,何来的替代责任。国外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该该责任也有不同观点,针对自己的观点也均有合理解释。
就监护人的法律地位,实践中一般有一下几种做法:一是将被监护人列为被告,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二是将被监护人和监护人同时列为被告;三是将被监护人列为被告,监护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还有的根据被监护人拥有财产情况及支付能力来决定是否将监护人列为被告。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比较合理。
三、合理性及必要性分析
法律上的许多概念,都存在很多观点,既包括学术界的争议,也包括司法实践中不同的认识,且各有合理解释,能够自圆其说,这不足为怪。但从司法操作层面,还是应该采取通说或者同一裁判尺度。
就监护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该采取通说替代责任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责任能力,从理论上讲他是无法承担责任的。有观点就认为,既然没有民事责任能力,就谈不上替代责任。本文认为,没有民事责任能力不代表没有人承担责任,理论研究也是为实践服务,理论的发展或争议不能给实践制造麻烦,应该使实践更容易操作。因为不论是替代责任或自我责任,被侵权人的利均不会受到实质影响。如果采取多种学说,可能会给司法实践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就会导致有的将监护人列为被告,有的将监护人列为第三人,最终不利于裁判尺度的统一,不利于法律权威的树立。
有的担心不把监护人列为被告,如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不利于执行,因为被监护人大都没有财产或财产不足,只将其列为被告,会造成向监护人执行困难,因为毕竟监护人不是被告。这有一定道理。本文認为,这是执行时对法律的误读,不带“执行”二字的法律,并不意味着执行时就不能适用。不论是《侵权责任法》还是《民法通则》,对责任承担规定的很明确,裁判结果即使不写由监护人承担责任,在被其监护人没有赔偿能力,也应该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四、结语
立法是一种技术规范,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文字只是一种载体,也有其表达上的局限性。学术观点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实践操作中要统一尺度和标准,特别是在程序方面,这有利于司法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审判质效、维护法治权威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