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评剧《乾坤带》唱腔板式中的滚板

2019-03-29刘爱音

商情 2019年6期
关键词:板式评剧唱词

刘爱音

在评剧的舞台上,唱腔是極其重要的,无论是在叙事时还是抒情时,演员都会用唱腔来表达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不同的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就会用不同的唱腔板式来体现。这样一来,评剧丰富的唱腔板式就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演员通过用唱腔来抒发情感,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舞台上展示出了评剧的风格、板式的特点、唱腔的魅力。

如今,评剧的唱腔板式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三眼”、“二六”、“垛板”、“流水和“散板”等板式都是经常出现的,还有一种唱腔板式虽然不经常出现,但是在特殊情况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挺身而出,为评剧的舞台增添一份光彩,彰显它的个性,突出它的作用,让舞台上的唱腔更为丰富、绚丽多彩,这个唱腔板式就是“滚板”。

“滚板”则属于评剧唱腔板式中的主体板,是评剧舞台中不经常见到的一个特殊板式,因为它的叙述方式、表达方式、伴奏方式等方面与经常出现的板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板式结构还是节奏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滚板”是评剧传统的唱腔板式之一,因为这种唱腔有波涛翻腾之感,所以取名“滚板”。它的节拍形式是四分之一(有板无眼)的,即1/4拍,属于半唱半白朗诵体清板式的唱腔。由于速度快,曲调多为一字一音,句间无过门,句尾无拖腔,节奏紧促,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这种板式对于表现激昂和急促的情绪有独特的作用,一般都出现在大段叙述唱腔之后,运用“滚板”板式节奏的变化把情绪推向唱腔的最高峰。

在《乾坤带》一戏中,打破了传统唱腔的形式,并没有把“滚板”放在叙述唱腔后,而是直接运用“三锤”的节奏,结合文乐的旋律作为过门,迅速把舞台的气氛和人物的情感推向顶峰。这是剧情的需要,也是剧中人物的需要。银屏公主得知儿子秦英打死詹洪太师后,将他绑上金殿,交给父王处置,但秦英仍然不知悔改,顶撞母亲银屏公主时唱了四句散板:“儿不曾把什么国法犯,金水桥垂钓与他何干,老贼死怎能把儿来埋怨,皇姥爷面前我要评理一番。”这时,银屏公主骂了声:“奴才!”叫板起唱:“小冤家、欠教管,违背母命胆欺天……”。

例:《乾坤带》银屏公主唱:小冤家欠教管

当年,《乾坤带》一戏中的银屏公主是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饰演的,司鼓是由著名鼓师夏有才担任的,板胡则是由著名琴师徐文华演奏的,而且这出戏的唱腔也是徐文华和贺飞等老师设计的。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这段“滚板”唱腔是1/4记谱的,每分钟以300小节的速度来演唱,速度是极快的,节奏也是鲜明的。并且,这段‘滚板”唱腔要比同样是1/4记谱的“流水”的节奏和速度快了很多。虽然这段唱腔的旋律比较简单,但是演员要以说唱为主,有些个别的地方干脆就是说,而且它是带着节奏的,和普通的念白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段唱腔的速度不仅快,而且唱词也很多,有些地方需要连续换气,有些地方则是一口气连着唱好几句,这样对演员嘴皮子功夫和偷气换气的功夫要求也很高。

对于司鼓来说要求更高,思想意识中要有文戏武打的概念。演奏时要按照演员演唱时的节奏来伴奏,不但唱词要熟,唱腔也要熟,而且还要根据唱词句头的轻重缓急来合情合理的安排鼓套子。在演员演唱的同时,司鼓要默契的配合演员把银屏公主唱腔中的抑扬顿挫,以及唱腔中强调的唱词和重要的唱词,通过加强鼓键子的力度来体现银屏公主愤怒的情绪。这样,更好的体现出司鼓文戏武打的作用,也能让演员在舞台上把人物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乾坤带》“小冤家”这段唱腔虽然属于叙事性的,但是从剧情到人物的唱词,如果用“三眼”、“二六”或是“流水”等板式来表达这段唱腔,从舞台的气氛和人物的情感出发,情绪和力度肯定都是不够的,所以用“滚板来满足舞台上的需求,把这段唱腔推向了这出戏的一个高潮,既弥补了其它板式的不足,又展示出了“滚板”的特点和作用,并且丰富了这出戏的唱腔和板式。现如今,“小冤家”这段唱腔已经成为了“滚板”的代表作和代名词。

综上所述,在评剧的舞台上,“滚板”以说唱为主,唱词多、行腔少,曲调多为一字一音,句间无过门,句尾无拖腔,节奏速度快等诸多特点,包括在伴奏时只用板鼓和大梆子同时伴奏,其他乐器全部休息的特殊伴奏方式。在评剧《乾坤带》的众多唱腔板式中,“滚板”体现出了这一唱腔板式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板式评剧唱词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唱词(外一首)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KD399:便装式窗帘固定架
“有板有眼”最初形容什么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