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2019-03-27林炜
林炜
【摘要】 数学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的培养存在密切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布置大量数学题,一味灌输数学知识,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而微课是一种以微课件、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知识的信息性与互动性,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关键词】 微课 高中 数学教学 应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264-01
随着近几年网络技术和动画技术不断发展,微课被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且具有资源容量大、内容准确、主题明确的特点,通过微课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直观、生动的呈现到学生面前,可全面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简化数学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下主要介绍了微课在高中数学小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制作微课视频
视频作为微课的主要载体之一,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故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借助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同时在微课开展期间,教师需保证微课视频制作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并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到视频内,为学生精准传授课堂教学知识,另外,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需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渗透分层教学观念,促使每位学生均可参与微课教学,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函数求导”知识时,于课前教师需通过微课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纵向延伸教学知识,并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性,为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训练习题,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水平科学选择习题,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与其他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准确的理解、掌握函数求导知识,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内容单一带来的局限性。
二、合理应用情景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其知识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由于难懂、难学,学生极易对数学出现畏难、抵触的情绪,最终削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再加上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限制,严重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掌握课堂传授的数学知识,因此需要采用微课视频合理营造高中数学教学情景,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比如,在讲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知识时,教师可采用微课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播放折纸实验,即有一张三角形纸板CEF,经顶点C翻折,折痕为CN,翻折后,将纸板立在桌上,FN、EN与桌面接触,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桌面和折痕之间的关系。待课堂视频播放完毕后,需设计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思维自主思考,归纳总结视频结论,促使学生准确把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知识。
三、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在新课改和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条件下,高中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求为学生传递知识性内容,还需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微课资源设置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比如,在讲解“三垂线定理”知识时,课前教师可事先指导学生准备丁字尺、三角板等工具,以便于课堂进行微型实验活动,实验开始前,教师需要简單讲解“三垂线定理”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利用上述准备的工具进行实验,主动探究知识,集中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内容:教师组合小棒和直角三角板,让组合体在桌上移动,指导学生观察小棒和直角三角板斜边之间的角及其变化。观察结束后学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此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准确理解、掌握“三垂线定理”知识,加强数学素养。
四、全面落实课堂反思,保证最佳学习效果
虽然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但实际应用时需注意适度,防止盲目应用导致极端现象,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反思微课应用效果,了解微课应用现状和优劣势,及时纠正、改进微课教学不合理之处,保证最佳的微课效果。比如,在各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需组织学生开展反思活动,通过微课视频系统的整理、回顾本单位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巩固性学习,同时将测试习题传送至教学平台,学生通过登录平台可自由下载、完成各个习题,然后反馈到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习题完成情况确定微课效果,确定微课适用范围,有效、灵活的切换板书教学和微课。就“函数f(x)=2ax2+4(a-3)x+5是区间(-∞,3)上的减函数,计算a的取值范围。”习题为例,教师讲解前会在黑板上列出a=0或a≠0,此时再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讲解,能有效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微课应用效果。
结束语
通过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和知识,还可营造一种趣味性强、活跃的学习氛围,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提高微课的应用效果,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许益平.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9-19.
[2]宋立岩. “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7):46-46.
[3]罗静彦.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5(35):18-18.
[4]左洪真,毛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6(z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