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2019-03-27潘晓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理教学高中

潘晓辉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教学不仅无法顺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基本需求,因此教学工作者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案例教學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高中 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255-01

案例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并具有一定的成效性。由于高中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比较吃力,如果能够将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充分应用,就能够使抽象的问题更加具体化,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内容进行高效的学习。

一、创设案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复杂,包含着许多理论层面的抽象概念,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相关内容缺乏实际应用,而无法对文字表述下的概念以及物理公式进行有效的理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学工作者要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对具体的案例情境进行设定,并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设定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学习特点,对其感兴趣的,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选择,以确保能够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高中物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今后对物理知识的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对高中物理教材中“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时,为更好的激发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学工作者就可以对“吹球游戏”的情境案例进行创设。首先,教学工作者需要事先准备好的两个球,其中一个重量较轻,为乒乓球;另外一个重量较重,为铁球,然后将两个球涂成同样的颜色,使其外观相同,然后在上课时,选出几名同学,让其到讲台玩“吹球游戏”,并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当吹乒乓球时,球立马就滚动起来,并且滚动的速度较快,而当学生吹另外一个球时,发现球的速度变化的很慢。由于学生事先并不知道两个球的区别,所以在出现这一现象时,都会觉得非常疑惑。这时,教学工作者就可以将两个球放在同学的手中,学生们就会明显感受到他们不同的质量,然后教学工作者再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导入,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出“在力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物理的质量越大,速度的变化就越慢,其获得的加速度也就比较小”这一体验结论。通过这种案例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能够为相关知识内容的深入性理解与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灵活的应用。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为保证其有效性的充分发挥,教学工作者就要充分认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与自身的“引导者”角色,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积极参与到案例情境问题的探究中。

例如,在读“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学工作者首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落体运动”实验,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设定,如“物理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物理的变化速度是什么样的?”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生活经验与观察能力,因此对这些问题能够轻松解答,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后教学工作者可以对相应的问题继续设定,如“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如何将速度增大呢?那么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什么样的呢?”,那么学生就可以结合以往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内容,通过打点计时器进行物体下落加速度的测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学工作者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性的进行测量加速度实验方案的测量以及实验步骤的设定,这样既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还能够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入性的理解,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在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反应时间”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这种趣味性的游戏中,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与应用。

三、实现教学方式丰富性

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将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因此,教学工作者要有意识提高促进教学方式的丰富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对高中物理教材中“力的合成”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学工作者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中的学生科学性的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每组的成员为三人,由其中一个人站在中间,另外两个小组成员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促进合力的形成。然后引导学生对合理的方向、大小等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加深记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同时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价值,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 参 考 文 献 ]

[1]钱志方.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J]. 中学物理:高中版, 2016, 34(6):20-21.

[2]姜玉梅, 倪文露.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尝试——以

万有引力定律复习课的实践为例[J]. 物理教师, 2018(1):9-12.

[3]王影.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 高考, 2017(33):64-6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物理教学高中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