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长城首起于岷县的文献梳理与调查考证

2019-03-26张润平石志平白文科

丝绸之路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洮陇西洮河

张润平 石志平 白文科

(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甘肃定西748400)

从《史记》到《汉书》直至明清历代史典均对秦长城首起地古临洮今岷县有系统记载。但是,多年来部分学者受长城即线性墙体形制的知识障碍,对《史记》中“因河为塞”准确描述熟视无睹,对岷县首起地特殊地貌特征未下功夫仔细考察,无法靠实司马迁的历史记载,简便省事的办法就是退而求其次,勉为其难落实到了今临洮的位置,从而否定岷县长城的存在。笔者坚信历代史家撰写的著作是忠实可靠的,为此,历时月余,带领团队对岷县秦长城首起地域作了全面考察,对历代史家记录逐一对证,对岷县秦长城质疑作了关键性回应,力争给《史记》一个注脚,给司马迁一个交代,也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史记》对秦长城的记录

1.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①

这里有一个重要信息不容忽视,即“西至临洮、羌中”,说明秦国当时对“临洮”以西势力范围的纵深延伸,这在我们秦长城考察中也得到了应证,在“临洮”即今岷县以西百公里左右的“羌中”区域临近洮河险要山脊处或险要分水岭处均发现多处与岷县相同的壕堑人为工事,工程量同样非常巨大,非举国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2. 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筑亭障以逐戎人。②

3. 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③

4.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④

5. 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 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⑤

6.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⑥

7. 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数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⑦

以上7 例证至少能够说明如下四个问题:

一是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匈奴列传”四篇文章中6 次分别记述同一件秦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修筑长城,时间、地点、形制均说得非常清楚,本身就是学术方法上的互证,不应置疑,不容置疑。

二是例1、例3、例6、例7 共同说明秦国西面的疆域就是以“临洮”为界。例3 虽然没有明确说“临洮”,但所指“西垂”实际已经包含现在的岷县范围。因为当时的“西垂”就是现在的礼县、西和、武山、岷县一带,因洮河与蜀地最便捷的通道就是岷县。岷县以西是广袤的大草原,是全国版图内东、西农牧结合带,也是分界岭,处咽喉地带,不可能不占有。例1与例7 第一段记录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第一次于“临洮”修筑长城的事实,例7 第二段记录了秦国在秦始皇时期第二次于“临洮”修筑长城的事实。

三是除例3 外的其余6 例集中说明秦长城主体形制就是一个字“塞”,“因地形”“因河为塞”是秦长城唯一修筑标准、基本原则。局部、区域性防御均以此为绝对准则。“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谿以为固”正说明秦统一全国后,把各国原有的城防工事串联起来,若有不能串联的,就“因河为津”,形成“亿丈之城”,以达到“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目的。

四是例4 说明秦国在立国之初,就充分利用“险塞”,“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深通“守险塞”的奥妙。当秦国意欲扩张时,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把这一奥妙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也确实如此。正因此,秦国把秦长城推向了人类文明的极致。

因此,“关、塞、亭、障”是秦长城的基本形制,而“因河为塞”是秦长城建置的战略要求。《说文》:“堑,防也。”显然既有名词“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之意,也有动词“挖掘”“掘断”之意,如挖掘壕沟、挖掘通道,或掘断通道、掘断壕沟,总之以起到防御功能为是。

“因河为塞”的“河”,一般意义上就指黄河。但在这里,绝对包括“洮河”之意。没有洮河,就没有秦长城的西首起。从《水经注》“洮河”条中,可看出秦长城布防的信息。

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羌中。沙州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则洮水源。山海经曰:白水出蜀。郭景纯注云:从临洮之西倾山东南流人汉,而至垫江,故段国以为垫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知嵹台,西倾之异名也。洮水东北流,迳吐谷浑中。吐谷浑者,始是东燕慕容之枝庶,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故谓之野虏。自洮嵹南北三百里中,地草遍是龙须,而无樵柴。洮水又东北流迳洮阳曾城北,沙州记曰: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城临洮水者也。建初二年,羌攻南部都尉于临洮,上遣行车骑将军马防与长水校尉耿恭救之,诸羌退聚洮阳(即现今卓尼县扎古录镇),即此城也。洮水又东迳洪和山南,城(即现在卓尼县城)在四山中。逃水又东迳迷和城(即现在卓尼县那浪沟口)北,羌名也。又东迳甘枳亭(即现在岷县十里镇甘寨村),历望曲(即现在清水镇冰桥湾),在临洮西南,去龙桑城二百里。洮水又东迳临洮县故城(即现今岷县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见长人,受黑玉书于斯水上。洮水又东北流,屈而迳索西城(现今梅川镇,尚有遗迹残存)西。建初二年,马防、耿恭从五溪祥蓋谷出索西,与羌战,破之,筑索西城,徙陇西南部都尉居之,俗名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沙州记曰:从东洮至西洮百二十里者也。洮水又屈而北,迳龙桑城(即现在中寨镇古城村)西而西北流。马防以建初二年,从安故五溪出龙桑,开通旧路者也。俗名龙城。洮水又西北迳步和亭(即现在维新镇铁城高庙)东,步和川水注之。水出西山下,东北流出山,迳步和亭北,东北注洮水。洮水又北出门峡(即现在卓尼县洮砚镇所在地),历求厥川,覃川水注之,水出桑岚西溪,东流历桑岚川,又东迳蕈川北,东人洮水。⑧

特别是“从东洮至西洮百二十里者也”不容忽视。这段流域及地貌正是现在岷县洮河段,布防非常严密。《水经注》撰写距离秦长城修筑六七百年,很多遗址应该还发挥着防御的作用。如上黑体字地名均是当年秦长城防御点。

二、历代史地等著作对秦长城西首起的补充记录

1.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数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缮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⑨

2.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⑩

这一段正好说明秦国统一全国时,洮河以北并未统一,无法修筑长城。在汉时才完成了对陇西全境的治理。为了连接漠北防御,才有了“筑朔方”的记载。“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修筑长城,正好说明今临洮以北长城实际是汉长城,“秦时蒙恬所为塞”的洮河流域长城又得到第三次加固维修。更反映了洮河流域秦长城防御上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对此,后文在分析陇西郡治所在地时还要论述。

3.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起塞以来百有馀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一切省繇(徭)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它变,障塞破坏,亭隧(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复,九也……”

4. 天子:“……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⑪

这一段话的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单于上书汉平帝要求把河西一带长城防御设施撤掉,由他们确保河西一带的防务安全,并保证“传之无穷”。汉平帝让大臣评议,绝大多数人认为可行,只有侯应认为“不可许”,他耐心地列举了10 条理由,如上引用正是第九条。说明秦长城设置已经100 多年,特别是“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这一段,充分说明长城建筑的多种形制、多种建筑方法,比《史记》记载更清晰具体。从“关梁障塞”来看,这才是当时长城建筑的主体形制。

5.南戍五岭,北筑长城,以备胡、越;堑山填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径数千里。⑫

“堑山填谷”正补充了《史记》记录过于简略之病,把秦长城的形制描述得具体而清楚:是在山脊梁处深挖的一段段壕堑。

6.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

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⑬

“西不过临洮”,不仅指“筑长城”所界,也指秦国西面的疆域所界,而且这个“界”直至宋代。

7.至于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景帝时,研种留何率种人求守陇西塞,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至临洮、氐道、羌道县。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⑭

这一例证再次说明今临洮古狄道以北“至于汉兴”的景帝时才收归治理的,所筑长城属于汉长城,而非秦长城。

8.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⑮

“秦堑临洮之险”继续说明在古临洮今岷县秦长城的基本形制为“堑”。

9.臣闻禹定九州,导河不逾积石;秦兼六国,设防止及临洮。故知西胡杂种,僻居遐裔,礼教之所不及,书典之所罕传。自汉氏兴基,开拓河右,始称名号者,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乃五十五王。⑯

“秦兼六国,设防止及临洮”是对例6 的再证,而且“止及”非常重要,清楚说明秦国在统一全国后修筑的长城仍未突破战国时期秦长城的范围,正好透露了“秦兼六国”时期“临洮”外围仍未统一的历史事实,也是对例7 的互证。

10.秦陇西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岷山在岷州溢乐县南一里,连绵至蜀二千里,皆名岷山。⑰

用“秦”统领“陇西临洮县”,这种并列式文法表述正说明当时郡治县治所在地均“即今岷州城”的事实。尤其把“秦长城”“岷山”连带介绍,说明秦长城首起岷州的地理坐标性和历史重要性。特别是“连绵至蜀二千里”,精准说明秦长城设置在这里的不可或缺和不可取代性,反证了秦长城西首起在今临洮古狄道结论的荒谬。岷山之首是蜀防的要害和关键,同时也是防御匈奴逆洮河而上入蜀的要害和关键。因为这是当时陇蜀唯一的最为便捷的通道,防御是绝对不可能缺位的,相配套的县治、郡治政治、军事设置自然不会缺位,也就是说县治、郡治所在地不可能不设置在这儿。

11.溢乐县,本秦汉之临洮县也,属陇西郡,秦长城,首起县西二十里。始皇三十四年并天下,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⑱

12.岷州,今理溢乐县。春秋及七国时并属秦,蒙恬筑长城之所起也。属陇西郡。长城在今郡西二十里崆峒山,自山傍洮而东,即秦之临洮境在此矣。⑲

“郡西”即郡治之西,与下例对长城位置的描述一致而具体。《通典》是唐代著作,《旧唐书》是宋代著作,二者均以本时代视觉谈共同的话题,而且语气极为一致,说明唐宋时史家对蒙恬所筑长城“堑”“塞”等形制心知肚明。

13.溢乐秦临洮县,属陇西郡。今州西二十里长城,蒙恬所筑。岷山,在县南一里。崆峒山,县西二十里。⑳

14.昔秦并天下,裂地为四十九郡,郡置守尉,以御史监之。其地西临洮,而北沙漠,东萦南带,皆际海滨。㉑

15.昔秦并天下,裂地为四十九郡,郡置守尉,以御史监之。其地西临洮,而北沙漠,东萦南带,皆际海滨。汉兴,以秦郡稍大,析置郡国。㉒

16.秦筑临洮而宗社覆。㉓

17.秦塞属于临洮,名子不悟。㉔

这一记录不应忽视,再次说明只有临洮秦长城才以“塞”为基本形制,“秦塞”是临洮长城的专属特征。

18.岷山,无树木,西有天女堆,天女祠在其上。秦筑长城,起于州界。㉕

19. 西和州——建置沿革——禹贡雍州之域……形胜一一内则屏翰蜀门。北并洮、叠。秦城起于州界。侨(客居异地)治白石镇。据南山建城。㉖

“起于州界”的两条记录均出自宋代两部著作。那么,这是哪个州呢?显然不是雍州之州,而是岷州之州。岷州以西,在宋代及前各个时代,均没有任何行政建制,何以为界?这里的界不可能准确,仅以秦国当时便于设防的地界为准。真正的州界,就是岷县以西农牧结合带的地域,这个带的纵深往往在几十公里以至百公里不止,跨过这个带就不是秦国设防的范围。这就是实际上的州界。但作为防御地点的选择,必须要选在能够统摄多个地域通道的咽喉位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键要害位置,以起到一个点能够统摄局部性全面防御的功能。

20.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㉗

综合以上20 条引用及分析,从汉代至清代时间跨度达2000 多年,历史、地理等著作10 多种,可谓详备矣。这些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史籍并非是对《史记》的简单应和,而是各自时代所见所闻的真实记录,实际是对《史记》的补充,特别是对秦长城首起地所在位置明确具体描述,长城、崆峒山、岷山、洮河多次并列陈述,就是不自觉地学术互证相互间的真实存在。他们清晰地告诉我们:

第一,秦长城首起地就是古临洮今岷县的崆峒山,即今十里镇大沟寨五台山。

第二,秦长城在岷县首起地的核心形制就是“堑”——壕堑,而不是线条型的墙体。在关键位置深挖壕堑,作为塞障,这就是岷县秦长城的基本特征。

第三,岷县以西,从洮河入口到洮河出口,整个西面就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从秦国开始一直到宋朝均非中原王朝辖地,也就是说一直是蜂腰位置的边关地带,陇蜀通道上的要害和关键,是历代政权防守的重点。洮河入口与出口形成的断面线就是秦国西面实际的边界线,自然也就是秦国的防御线。但这个防御线,由于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洮河又呈喇叭形从西南进入,形成“U”字形,流经郡县治所腹地又向西北流出。更因这里属于高寒阴湿地域,每到冬天,有多地段洮河结冰为桥,给防御造成极大困难。必须纵深设防,多梯级设防。

第四,秦昭王时期的陇西郡与秦始皇时期的陇西郡治所在地均从属于当时的县治所在地。当时的临洮县是秦国最西部的边关县,是陇西郡设防的核心地带,在整个洮河流域是唯一的一个一级政府——县治单位,因此郡治所在地设在县治所在地必然而正常。

三、古临洮今岷县秦长城遗址调查

2019 年4 月末,我们对岷县秦长城遗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现将代表性遗址介绍如下:

(一)十里镇大沟寨五台山—铁关门—折家山墩上—骆驼巷遗址

这是一处秦长城遗址群,密集布防,因此集中介绍。

1.大沟寨五台山

大沟寨并不大,平均沟宽不足50 米,纵深不足4 公里,何谓大哉?因自先秦就是西面大草原古羌大通道也。进沟千米就是十八盘古羌大通道。大沟寨有三个“十八”:十八盘立轮磨、十八盘路、九沟十八叉。十八盘路的山脚下有一块两三亩大的田地,相传是古寺院遗址。2015 年6 月6 日第一次来考察,就在遗址上捡到7 块秦汉瓦片残件,都有半个巴掌大。

五台山,从山脚到山顶大致呈东北至西南向,因其从山底至第五台级各有相关庙宇建筑而得名。从山脚到五台岗,不足3 公里路程。

从五台岗开始至最高台级,大约有14 个台级,均没有庙宇建筑。在五台岗以上较为陡峭的山脊面,开始有时隐时现、或高或低、断断续续的石砌墙体残段,墙基宽2 米左右,直至后寨子,路程2 公里左右。从第一台至第四台,秦汉遗迹几乎看不到。经过仔细察看,在四台子最南边的一堵墙体,长2~3 米,高2 米左右,夯层10 厘米左右,层次也不是十分明显,可能是秦长城同期的墙体残留。在后寨子位置,总体地形比较平坦,最宽处70 米左右,最窄处10 多米,高高低低总长300 米左右,石砌墙体密集,长方形墙体三处,四维均有石砌墙体,有些地段明显属于梯级性层累围墙。从后寨子再攀援而上的山体相当陡峭,不易行走,有很多探险者就此而止了。我们也无法上去。而是再次从大沟寨直沟深处的阳巅沟上去到达最高顶人工筑起的墩台位置。墩台下的台地呈不规则三角形,第一级台高2 米左右,第二级台高3 米左右,第三级台高2 米左右。第一级台地直径50~60 米,第二级台地直径40~50 米,第三级台地直径20~30 米,边长20 米左右,墩台直径10 米左右,呈圆锥形,高不足3 米。在其上我们捡到6 片秦瓦残件。从后寨子至最高顶墩台,直线视觉距离不足1 公里。但直上直下,非常陡峭,悬崖峭壁,极难攀爬。在墩台下方五台山方向的第一个坡段山脊上,发现有石块砌起的1 米多高的壕沟,沟宽不到2 米,沟长30 米左右。此坡段下方有块大约10 米宽、20 米长的平坦地面,据向导刘瑶先生介绍,曾经是一个天池,在二三十年前被铁关门人给填埋了。顺墩台下方骆驼巷方向山脊有个叫牌嘴的地方,我们顺手捡到秦汉筒瓦、板瓦残件10 多片。下图一为最高墩台所捡秦瓦残片,第二图为该墩全景。

2.铁关门

最高峰墩台山脊东北脚下,就是铁关门村。“铁”在汉语中的一个义项就是“比喻坚固”,岷县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几个地名节点“铁关门”“铁城高庙”“王铁嘴”“钉塞”均有此意。根据调查,当地世代传说,铁关门就是秦长城的西大门。我问有没有见过大门或城门的建筑遗迹,今年74 周岁的刘瑶老人告诉我,小时候上大沟寨小学时,路边有堵墙,夯筑的,明显是墙体的残段。这说明铁关门曾今是有防御墙体的,从留下来的地名来判断,当年肯定是有大门形制,只是时间太久远,被岁月毁灭殆尽了。

3.骆驼巷

最高峰墩台山脊西北向骆驼山下,就是骆驼巷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骆驼村东边的水沟非常深,宽有五六米,深有3 米左右。这是他小时候的记忆。那么更早前可能会更深。我再问为什么此地叫“骆驼巷”?他们都说不清。显然这个村落名称是因“巷”而得名。这与铁关门共同组成了秦长城西大门的建制。

刘老先生说他们小时候在骆驼最高点临近洮河岸边有一座非常大的墩台,底座是石块砌成的方形,盘旋而上的路道有1 米多宽,1 米多高,直径30 米左右,上面是黄土夯筑而成的圆形墩台,夯层10 厘米左右,台高20 米左右,墩前原来全部是农田,没有住户,当地人把那个地方叫墩看(即跟前之意)川。把从凤凰山流出直通洮河的河叫门场河,即铁关门面前的河流,实际应该是铁关门前的护城河。这条河之前从骆驼巷一直延伸到铁关门村边。

这是一处秦长城遗址群,功能齐备,有烽燧,有墩台,从山顶最高处至山腰,延伸至洮河边,有密集布防,从半山腰至山脚下我们发现有三处遗迹有大量秦瓦遗存。下图中完整秦筒瓦就是刘瑶先生捐赠。

4.折家山墩上

这个遗址就在崆峒山脚下,从墩台向山顶看,有条壕疑似人工沟通向山顶。从墩台向下看,有延伸到洮河岸边的壕沟,这可能就是当年的壕堑,夯层均为10 厘米。据当地人说,每到暴雨季节,在此壕沟经常会冲出一些青铜箭簇以及青铜戈、青铜剑、青铜刀等器物。就地查看该遗址,从墩旁位置,不论逆山而上还是顺山而下,均有人工壕堑残痕,从山顶直通山下洮河边。而此河边,就是当年秦长城西大门所在地,因此应该与铁关门前护城河相配套。

(二)茶埠镇钉塞村跑马巷遗址

钉塞村在洮河下游东北向,距离县城大约5 公里。据当地老人讲,插牌嘴上方,解放以前一直是原始森林,无法穿越,下方是黄土台地,人们种地务农。在插牌嘴位置原有顺山脊斜下夯筑的墙体,在前些年还能看到遗址,现在因为修铁路全部被毁灭了,原来直通到洮河的跑马巷也被水泥硬化成为了铁路上的排水沟。我们调查时问当地人地名为什么叫钉塞(当地人把塞读为“sei”),都说不上原因,并由当地政府改写成了“的西”二字。其实“钉塞”这个地名是非常纯正的古汉语词,意即如钉子一样钉在那儿的塞障设置。钉塞是山坡上,下面就是当地人叫的“跑马巷”,其实就是长城城墙构造“马道”的另外一种形制。跑马巷长不足1 公里。跑马巷下面的地方就叫西津。显然,钉塞与西津是防御上完整的配套设施。

(三)西寨镇关上村熟羊城及壕堑遗址

关上村熟羊城在县城西面洮河上游通往临潭卓尼的山沟最窄处,距离县城大约40 公里,呈南北向,西面山脊悬崖峭壁,东面山脊被盖北沟一分为二,在两面山脊隆起处均呈现出人工深挖的壕沟,分别宽4 米左右,南面山体称为“盖北沟咀”,壕沟长300 米左右,北面山体称为“滚木山”,壕沟长500 米左右。南面壕沟下方邻山脚下,有长方形堡城遗址,经实地测量,其中上侧墙体残存长约16.5 米,残高4.6 米,墙基厚度4 米,顶层厚度1 米。下侧墙体长约5 米。上侧墙体距离下侧墙体宽约56 米。据关上村董春生讲,在未通汽车之前,道路就在熟羊城中间穿过。可惜邻河道的墙体已经在修汽车路时毁灭了。显然这是一座关城遗址。这条道路是当时通往冶力关、古狄道今临洮和临潭、合作、夏河、青海的核心要道。在此设关城极其重要。该关城设在此山沟最窄处位置,盖北沟南北两山脊均有壕堑遗址,另加一道天然沟壑,实际是三道沟堑的防御,可见古人防御设计的精妙。关城遗址在公路边,中间已经废弃的路道正是当年横穿关城的古道。

(四)维新镇坪上村铁城高庙壕堑、卓坪村古城壕遗址

坪上村铁城高庙壕堑、卓坪村古城壕在县城西北部洮河下游位置,距离县城50 公里左右。两条壕沟分布在一个坐南向北共同山脊南北向分野延伸至洮河边的东西两个山头脊梁位置,互为犄角。铁城高庙壕堑绵延五六公里长,卓坪古城壕大约3 公里长。

而关上村熟羊城的来历,是北宋时王韶率兵攻破铁城,鬼章王率部从闇门逃出顺壕堑跑到关上村关城内小憩,刚宰的羊在锅里煮熟,尚未来得及用餐,追兵就赶来了,活捉了鬼章王。后来人们就把此城叫作熟羊城。这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就是铁城壕堑与关上的关城互为呼应,各属一个防御体系中的其中一系。事实上关上村盖北沟、铁城壕堑、卓坪古城壕三个山脊延伸打结处就是清水镇、维新镇、西江镇分界岭———低岔梁(又叫低山梁)。在低岔梁上,我们也发现了石砌的墙体。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古人布防的精准与严密,用心良苦。

(五)洮河以西相邻临潭县洮滨镇上川村尕巷巷儿、总寨村尕深沟遗址

洮滨镇上川村尕巷巷儿、总寨村尕深沟在岷县以西洮河上游,距离岷县城大约55 公里。这两处地方在先秦时肯定属于岷县辖区,是古临洮今岷县秦长城逆向洮河以西延伸防御的末端。其防御设施与维新段两处防御设施如出一辙,均为壕堑性设施。上川村有壕沟的山坡,当地人叫岔尼山(藏语音译),把壕沟叫为“尕巷巷儿”,壕宽4~5 米,壕深6~10米。岔尼山壕沟沟口前方有一座明代烽火台遗址。当地人把“尕深沟”叫“拦沟”。从“拦沟”以西再逆洮河而上就全是紧邻水岸的山体,即使人行小道也没有,更别说机动车道了。从这里可看出“拦沟”设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尕深沟右侧有村庄,名为秦关村,该村90%人口为秦氏。尕深沟右侧秦关沟翻山下去是临潭县店子乡马旗村。秦关村从最高处山脊分岔出五条黄土山坡,在坡脊梁处均有人工开挖壕沟,直通洮河边。这五条壕沟愈到山顶愈收缩,直到最高点与总寨村尕深沟相汇合。这样的布防形制与岷县维新镇两处壕堑如出一辙,完全一致。说明属于同一时代的建筑形制标准,更说明当时在洮河以西的布防极其用心,不留死角,多线御防,不放过一个缺口。

四、岷县秦长城布防路线及其特点

综上文献史料佐证与实地考察,岷县秦长城西起首的《史记》等典籍记载没有含糊,既有文献书证,又有实物佐证,而且遗迹遗物不少。仅82 岁高龄长城学者李璘先生积数十年之功在岷县有墙垣、壕沟、烽燧、亭障等遗址拣集秦瓦等长城物证达500多件。

布防路线:从目前考察看,排查出土有秦瓦、秦半两钱币、秦砖等遗物的墙垣、壕沟、烽燧、亭障的地点,可以画出一个清晰的防御路线,就是以郡县驻地为半径,从南麻子川岭峰村,至秦许乡上阿阳村西河桥,再至十里镇墩背后村,再至十里镇大沟寨村(即唐以前的崆峒山)及铁关门墩上,再至西寨镇秦关上村,再进深与西北角铁城高庙壕堑汇合,再至卓尼县洮砚乡,直出九甸峡,至渭源县峡城,再至现在的临洮县。方向即从岷县南到西到北的布防。这实际是当时临洮县、陇西郡的边界线,是沿着边界线布防的。但在境内洮河沿线羌人容易穿插突防的地方也设置了防御设施,如西寨镇西大寨临近洮河山脊点、清水镇迭马咀临近洮河山脊点、茶埠镇钉塞(的西)与西津临近洮河山脊点、维新镇红台村临近洮河山脊点、维新镇铁城高庙临近洮河山脊点等均有布防。这是一个清晰的布防路线。

首起地:就是《史记》等多种史书记载的原崆峒山现大沟寨的五台山。从五台岗起首一直到山脊最高险峻处为止,上面有多处布防点,当地人叫后寨子,南北宽二三十米不等,东西长500 米左右,有明显建筑防御遗址,随山脊石砌墙体绵延有近2 公里长。最高处为三级墩台,随地可捡秦瓦残件,与东南面墩背后村遥相呼应,与该处山脊下西向折家山墩台有壕沟相连接。

那么,起首点为什么要设置在这里?因为这里从古至上世纪70 年代初期,一直是岷县西南游牧羌藏人最接近岷州县城的一条古道,防守一直没有缺位过。1935 年、1936 年中央红军两度来岷县时,这里也是国民政府军队设防的一个据点。从铁关门以西洮河以南,在古代是原始森林区域,没有通道,不易不便设防,即《元丰九域志》记载的“秦筑长城,起于州界”。从现在的民风民俗来看,铁关门以西民风强悍,铁关门以东民风温顺。差异较大,当地人对此不解,其实这正是关里关外长期教化不同差异巨大积淀形成的个性必然。岷州以南、以西曾经还有很多游牧兼及狩猎的民众,也就是没有汉化的羌人,他们经常袭击岷州以东以北农业区域,而且对郡治所在地、县治所在地极容易造成威胁,必须对这一带游牧民有所设防。这一带游牧民不仅是先秦及秦国长期的威胁,就是在以后的若干年以来,一直是危害,直至上世纪70 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岷县南部马烨仓的驻军设防才彻底撤离。秦代有防御设施,明代马烨有驻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有驻军,充分说明其防御的不可或缺。马烨仓最深处有一条很深远的沟直通迭部县的扎尕那,就叫“羌道沟”,其地名留下了久远的历史沧桑。马烨仓因明代开国将领马烨驻防而得名。在秦长城建设时期,岷县以北,胡人是秦人的劲敌。岷县以西,羌人是秦人的劲敌。东汉时期发生的大量频繁羌汉大战就在古临洮今岷县一带长期形成拉锯战,那么在先秦时期羌与汉、移动的游牧民与稳居的农业民不可能没有冲突。从此可以反推秦国当时把长城起首地选在岷县的英明和正确。

防御目标:当时邻岷县南、西、北直至卓尼县九甸峡境外均是游牧羌人,号称西羌,是境内农业居民及郡县政府所在地的唯一威胁。还有就是在岷县东北部,也是当时临洮县属地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漳河盐井食盐,必须重点保护,严加设防。同时预防匈奴逆洮河而上入蜀也是设防的关键。这是岷县秦长城设防的基本情况。

布防特点:岷县与其他沿线各地秦长城布防措施大相径庭,差异很大。核心原因是洮河在岷县的特殊情况决定了的。在其他各地的洮河,基本是一条线形制,防御设施也就会一条线建设。而在岷县境内,洮河的形制是“U”字形,“从东洮至西洮百二十里者也”,即从西寨镇的“东洮”到维新镇的“西洮”共经历120 里之意。这对防御造成了极大困难,因为每每在冬季河流舒缓转弯之地往往会结冰,成为天然冰桥,就会让贪婪的冒犯之敌穿插于可乘机之地进行侵略。因此,岷县在正常的沿边界线做了布防之外,在境内还做了周密部署,设置了必要的防御点。这就是岷县秦长城的布防特点。

岷县地处秦岭西端与昆仑山东端交汇处,平均海拔为2700~2800 米,有多处地段为黄河、长江分水岭,是所处东、南、北地域海拔最高点。且有岷山横贯南北,与西秦岭、昆仑山东脉之西倾山纵横交错,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秦岭地貌交错呈现,既四通八达,又艰险难行,“万山之中”是其特有地貌特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正是这一带交通状况的诗性描述。南邻岷江源头白龙江,东邻嘉陵江源头西汉水,北邻渭水源头,是天造地设的要冲地域,军事重镇,自然而然也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人类、民族、宗教重镇。从此中心点来说,此地是东西南北的分水岭。从东西南北对应两边来说,此地又是相互的结合带、核心带、中心点。再从全国地质板块、气候板块来说,岷县正处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带的核心点上,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交界点上,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如上众多核心节点造就了岷县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包括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以及地质的多样性,是我国核心中部最东端农业与畜牧结合带和分水岭,是中原与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人类、民族、宗教的结合带和分水岭。

岷县是东西南北的枢纽通道,易守难攻,秦长城起首设在西秦岭末端核心节点———岷县,扼守住西秦岭南北西来犯之敌,就保住了东部礼县秦国世代祖居地大本营,也就扼守住了整个秦岭的安全。整个秦岭的安全就是秦国的安全。秦长城起首点设在岷县,并非偶然,实属必然。而且岷县的秦长城首起点的设置与其他各地秦长城设置截然不同,它不是一段一段线性墙体的设置,而是以洮河代替线性墙体,并在防御关键节点再配套壕堑、关城等塞障进行布防。并在陇西郡置、临洮县置所在地以西关塞处为起首,因河为塞,在易穿越的临河坡段深挖壕堑为障,在咽喉路段设置关城,进行多级防御,以达到预防西北游牧羌人和企图从现今临洮之地逆洮河而上进入蜀地的匈奴的侵犯。

五、匡正涉及秦长城三个常识性关键词的错误认知

(一)秦国陇西郡治所在地不在狄道,而在岷县

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㉘

这里的“西垂”就是现在的礼县、西和、武山、岷县东部山区一带。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㉙

从这一段记录说明秦拥有陇西之地是从秦昭王时开始的。这时正是公元前3 世纪初,这里的陇西,核心地域就是洮河流域的岷县。秦国的势力范围还没有深入到洮河下游现在临洮以北一带。洮河下游实是当时临洮县势力范围的末梢地带。岷县地处秦兴后“邑于西垂”的正西大门,志在必得。岷县再向西,就是甘南大草原地带,不属于秦国势力范围。就是秦统一六国后,也没有扩大这一范围。正因此,秦统一六国前的陇西郡治所在地也就是当时临洮县治所在地。杜佑《通典》载:“长城在今郡西二十里崆峒山。”明确说“郡西二十里”,说明郡治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岷县城。《旧唐书·狄道》载:“汉县,属陇西郡,晋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说明在秦时狄道还没有行政建置。对此,《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九·临洮府”条有说明:“春秋战国时,为西羌所居。秦属陇西郡,汉属陇西金城郡。”从这里说明现在的临洮县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地方。秦统一全国后,现在的临洮也属陇西郡治理的“附邑”,不具有行政、军事治所条件和功能。这从《水经注》中也能够看出:“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㉚古狄道今临洮如果是秦陇西郡治,就无需这样说了,而即描述为“秦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了。

为此,笔者仔细检索秦陇西郡治所地所有史籍原典均未如愿。最后查阅王蘧常先生专著《秦史》,才找到后来学者定位为“狄道”的根由。

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据《水经·河水注》。有陇坻在其东,故曰陇西。据应劭《汉书注》。治未详。案《水经·河水注》:“汉陇西郡治狄道。”疑秦亦治此,而汉承之也。其领县可征者:

上邽,据《史记·秦本纪》、应劭《汉书注》。

临洮,据《史记·始皇本纪》“八年,迁其民於临洮”文。

西,据《史记·五帝本纪》“尧申命和仲,居西土。”《集解》:“徐广云:‘此为秦县’”文。案《水经·漾水注》,以为即秦襄所居之西垂。㉛

显然,王蘧常先生是严谨的,当他没有检索到确凿记载后,仅是“疑”,并说明存疑的原因“汉承之也”。说明后来很多学者把秦陇西郡治所地确定为狄道仅是推测,不应该直接用肯定语词来表述。王蘧常先生治学态度值得学习。

按照常理,秦昭王时期修筑长城首起临洮,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还是首起临洮,不太合理。这不是重复或多余吗?因为秦始皇已经统一全国,延伸修筑或在更远范围需要防御的地域修筑起更为合理,无需还在战国时期修筑的秦长城首起地继续修筑。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周振鹤先生的推理能够解释这一疑问。

陇西本为秦郡,是高帝末年十五汉郡中变化比较复杂者。

武帝元朔以前之陇西、北地、上邽皆未得秦郡之全部,其故塞(秦昭襄王长城,见地图二十一)外部分为匈奴所据。元朔二年,汉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陇西、北地、上邽等三郡恢复秦时之规模,其后并移民以实之,至元鼎三年遂分陇西置天水郡,分北地置安定郡。㉜

从王蘧常先生梳理“陇西郡”领“上邽、临洮、西”三县也能够应证周振鹤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秦国当时统一全国范围那么大,唯独没有把陇西郡的治所范围扩大。岷县洮河以西不远距离就是草原地带,广袤无垠的若尔盖草原区域,从战国时期至秦始皇时期均未深入,仅止岷县以西的卓尼、临潭一带。而且地处整个秦国版图的蜂腰位置,非常脆弱,再次加固和延伸防御势在必行。同时洮河下游现在临洮以北一带也未完全统一,还处在游离阶段。王蘧常先生梳理秦国“陇西郡”领“上邽、临洮、西”三县就是最好也是最有力的证明。我们从某些文献中看到的“陇西郡”辖21 个县:上邽、西县、下辨、冀县、临洮、狄道、枹罕、兰干、邸道、故道、武都道、綿诸、獂道、襄武、戎道、辨道、予道、薄道、略阳、成纪、阿阳共21 县,实际是汉代的陇西郡所辖范围㉝,并非秦国所辖。“临洮”与“狄道”并列介绍,只有在汉代及其后才有这个资格,在战国时期和秦始皇时期“狄道”均没有资格与“临洮”并列存在。这就是第二次修筑长城依然还从岷县首起的根本原因。而且岷县洮河以西临近草原地带及更远距离,截止元朝之前,一直游离于中原王朝治理范围之外。这就是岷县为历代政权重点布防的重镇之因,其行政建置级别一直不低,岷县洮河以西草原地带直至元朝才开始进入国家版图。

前面例证中的“悉收河南地”,实是洮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地区。从这里可以肯定的得出一个结论:现在临洮段的秦长城,不但不是战国时期秦长城首起地,更不是秦始皇时期秦长城的首起地,仅是秦始皇时期长城的延伸段,与渭源、陇西等地段的长城属于同一种性质、同一个时期。

再如后晓荣说的:“从其在地理空间分布情况看,各国设置的郡都在边地,相反其它内地并没有设置郡级地方机构,并非如学者所言,‘在近畿县之上增设郡,在边郡之下增置县,最后形成郡辖县的隶属关系。’也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制度确立’。战国时,各国的内地普遍仍然是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内地置县则直接归君主管辖,与之相间的则是大量封君的封邑。因此,战国时期的郡产生于边地分区防守的需要,而不是分区治理的需要,是一种军事区域性质的概念。虽然此期也存在郡辖县的形式,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郡统县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区划的确立。”㉞

那么在战国时期的郡治所在地必须设置在县治所在地,郡的军事职能才能有效发挥。综合如上多次例证分析陇西郡治所论证,毫无疑问,岷县不仅是战国时期郡治所在地,也是始皇时期郡治所在地。我们在分析战国时期陇西郡与秦统一时期陇西郡以及汉代陇西郡郡治所在地应有区别。郡治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建置,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时间节点防御重点的不同而变换着的。秦国的陇西郡防御的重点是洮河,而控制洮河龙头的要摄在古临洮今岷县,而不在古狄道今临洮。因为只有在岷县才能控制住西面通羌中的羌人和北面逆洮河而上入蜀的匈奴,今临洮地理位置在通羌中的正北位置,不具有这样的功能。而在汉代,陇西郡属辖由秦国3 个县扩展为21 个县,其郡治重心必须转移到综合治理需要的合理位置。

综合各种文献,秦国东西南北的方位坐标显然是以秦岭为基准的。岷县正处在西秦岭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正西端核心要点上,是秦国临洮县、陇西郡共同治所的唯一选项。古狄道今临洮地处西秦岭正北方,游离在防御要塞之外,无任何一级政权依靠,郡治无从设起。因此,学界多年来认定的秦国陇西郡治在今临洮实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二)历史上的临洮不是泛概念,其所指一直非常清晰

1.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㉟

2.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㊱

3.临洮郡:临洮,西魏置,曰溢乐,并置岷州及同和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更名县曰临洮。又后周置祐川郡、基城县,寻郡县俱废。有岷山、崆峒山。㊲

4.昔秦并天下,裂地为四十九郡,郡置守尉,以御史监之。其地西临洮,而北沙漠,东萦南带,皆际海滨。㊳

如上四例的“临洮”地名非常清晰,就指现今的岷县,绝非泛概念。

1.兰州下 隋金城郡……领金城、狄道、广武三县。显庆元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金城郡。二载,割狄道县置狄道郡。乾元元年,复为兰州。

2.狄道 汉县,属陇西郡。晋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天宝三载复置。㊴

3.临州狄道郡,下都督府。天宝三载析金城郡之狄道县置。㊵

如上三例清晰记载今临洮在唐以前的“狄道”称谓。

1.临洮府 《禹贡》雍州地。春秋、战国时,为西羌所居。秦属陇西郡。汉属陇西金城郡。晋初因之。惠帝时,分置狄道郡。前凉张骏又改置武始郡。其后西秦、南凉,代有其地。后魏亦属武始郡。西魏又增置临洮郡。后周废临洮郡。隋初,并废武始郡,以县属兰州。炀帝时,属金城郡。唐初,亦属兰州。天宝初,属金城郡。三载,分金城郡置狄道郡。乾元初,改为临州《寰宇记》:久视元年,置临洮军于临州。宝应初,陷于吐蕃,号武胜军。宋熙宁五年收复,改为镇洮军,寻改熙州治狄道县,亦曰临洮郡。《金志》云:宋又更镇洮军为德顺军。金改曰临洮府。元因之。明仍为临洮府,领州二,县三。今仍旧。㊶

2.狄道县附郭。汉置县,为陇西郡治。后汉因之。晋属陇西郡,惠帝改置狄道郡治此。又尝改县为降狄道,寻复旧。后魏属武始郡。隋属兰州。唐因之。天宝三载,置狄道郡治此。宝应以后,废于吐蕃。宋熙宁五年,收复。六年,仍置狄道县,为熙州治。九年省。元丰二年,复置。今编户二十五里。

3.狄道故城在今府治西南。汉所置也。吕后六年,匈奴寇狄道。七年,复入寇。文帝十二年,匈奴寇狄道,即此城矣。蜀汉延熙十八年,姜维围魏王泾于狄道,不克。寻又引军出狄道,不克而还。《水经注》亦谓之降狄道。盖县之别名也。隋、唐以来,州郡皆治此。宋改筑熙州城,即今治也。《志》云:今郡城周九里有奇,门四:东大通,南建安,西永宁,北镇远。

4.长城在府西北。《史记》:秦始皇遣蒙恬发兵三十万北筑长城,起自临洮。唐因置长城堡。开元二年,陇右节度使王晙等追破吐蕃于洮水,又败之于长城堡,杀获数万,是也。

如上四例均录自《读史方舆纪要》,能够清晰梳理出今临洮在历史上属于一级行政建置始于宋熙宁六年(1073)狄道县,在汉时虽然也设置了狄道县,但因当时军事管治特殊时期,属陇西郡治“附部”,不属于一级行政建置,称谓也经常变化,如陇西郡、金城郡、狄道郡、武始郡、临洮郡、镇洮军、德顺军等,且多为郡附属地。这一点,乾隆二十八年(1763)《狄道州志》说得非常明白,乾隆十年(1745)沈青崖撰《狄道州志·卷一》:“临洮之名始于秦,而境在今之岷州。唐之临洮郡,今为洮州厅。陇西名郡,自汉始,唐亦有陇西郡,乃即今之陇西。”乾隆二十八年(1763)《狄道州志》甘肃巡抚明德序言:“狄道溯秦汉以来,历为附郭邑。”《狄道州志凡例》“称名所以定志狄道,前此为附郭首邑,今升为州矣。州自今始,虽重辑是书,犹之乎创也,故不以续标名……临洮之名始见《史记》。唐有临洮郡,别置洮州,即今洮州厅也。又自汉以来,临洮为陇西郡,而唐亦有陇西郡,别置渭州,即今陇西县也。旧志分别未详,间有以彼入此者,今悉更正。”《狄道州志》作者序言:“奥稽前代狄道为用武之地。盖自周东迁,即限于戎。唐季宋初,皆非中国。有明之末,造几罹兵燹矣……临洮之名始于秦,而境在今之岷州。唐之临洮郡,今为洮州厅。陇西名郡,自汉始,唐亦有陇西郡,乃即今之陇西。且或以为州为路为军,或以郡颔县,纷纭更互,猝难考详。核之弗精,奚以示于狄志,不得辞也。”宣统元年(1909)的《狄道州续志》依然把现在的临洮称谓为“狄道”。

最后“长城在府西北”这一段正好说明在今临洮的西北洮河边有起自今岷县的长城延伸,而且在唐朝还顺应形势需求新置筑了长城堡,并及时收到了“杀获数万”的防御功效。现在的“临洮北乡洮河东岸之三十里铺”,在当时什么军、政机构都没有,有必要作为秦长城西首起吗?何况现在的临洮,在地望上看,属秦国时期临洮县即今岷县的北面,而不是西面。从秦国以秦岭为方位坐标定位的陇西郡来看,现在的临洮也在郡北,而不是“郡西”,因此牛头不对马嘴。铁的事实说明,现今临洮长城首起地仅是从岷县首起的延伸,也不是秦长城的延伸,仅是汉长城的延伸。王树民先生如下记述与判断是不成立的:

按,《史记·匈奴传》称,秦因燕赵之旧址以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秦陇西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后世多从其说,然在岷县考察时,未闻有秦长城遗迹。今就实际形势言,如起于岷州,北行至渭源、临洮境内,则洮河天险弃于长城之外,非常理所能解。秦之劲敌为胡人,乃在北方,所筑长城自宜为东西走向,西面有洮河之险,可以为固,不必更筑长城,正得自然之利。秦长城实首起临洮北乡洮河东岸之三十里铺,向东伸延,故临洮、渭源境内皆存其遗迹,从实考察中,可证多年传说之误。㊷

恰恰是王树民先生的这一“可证多年传说之误”误导学界更深。

如上引用和论证,充分说明古临洮就是今岷县。现在的临洮,在《史记》《汉书》时期,“历为附郭邑”,还不是一级政权所在地,秦国怎么能把极其重要的长城首起地定在今临洮呢?毫无由头。

(三)历史上岷州南山的崆峒山就是现在称谓的大沟寨五台山

岷山、崆峒山、长城三个概念在史籍中频繁并列出现正是学理上的共存互证和互证共存。

临洮郡:临洮,西魏置,曰溢乐,并置岷州及同和郡……有岷山、崆峒山。㊸

秦陇西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岷山在岷州溢乐县南一里,连绵至蜀二千里,皆名岷山。㊹

崆洞山,在县西二十里。㊺

溢乐 秦临洮县,属陇西郡。今州西二十里长城,蒙恬所筑。岷山,在县南一里。崆峒山,县西二十里。㊻

岷州和政郡,下……有岷山,西有崆峒山。㊼

溢乐,有岷山、崆峒山。㊽

崆峒山,在卫西二十里。《通典》:秦蒙恬筑长城,起于崆峒山。自山傍洮水而东,今州境有古长城云。㊾

如上7 条记载最有意思的是把“崆峒山”与“岷山”与“秦长城”并列记述,这无疑互证了各自存在的真实。但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学者只否定“崆峒山”“秦长城”的真实性,不否定“岷山”的真实性。其实三者是一样的存在。的确,千里“岷山”无法否定。同样,岷州西的秦长城也不应该否定,崆峒山同样不应该否定。

六、结语

大沟寨五台山在清及以前史籍中均叫崆峒山。崆峒山,在古代不仅仅是一座山名,更主要的它是成就仙风道骨文化意味的代名词。在此崆峒山下的洮河河道非常独特,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向“S”形太极图,南北两边阴阳鱼眼非常标准,分别由两个常年不干涸的水池组成。北边的至今还在,南边的在农业学大寨期间被填埋了。这是古代以来历代道家最为向往的地方。唐汝州刺史卢贞在《广成宫碑》所撰的《碑记》中说:“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焉。其一在临洮,秦筑长城之所起也;其一在安定。二山高大,可取财用,彼人亦各于其处为广成子立庙。而庄生述黄帝问道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騩,皆与此山接壤,则临洮、安定非问道之所明矣。”(《全唐文》卷三○三)由此可见岷县的崆峒山在中国历史上显赫的地位。从老子开始,至明代的张三丰、清代的刘一明等道教宗师络绎不绝,来此修炼。在大沟寨五台山,至今还有“道人湾”“师爷”飞身得道成仙的“架咀”山、山下面还有“师爷塔”等传说和遗迹。由此,就不难理解元末明初张三丰一路向西追寻道家始祖老子踪迹来到岷州终其一生以及清代道教大家刘一明宗师潜心五台山修炼的道理了。

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勘察,我们认为,秦国东西南北的方位坐标是以秦岭为基准的,整个秦岭的安全就是秦国的安全,扼守住西秦岭南北西来犯之敌,就保住了东部(今礼县)秦国世代祖居地大本营。岷县地处西秦岭东西南北的枢纽通道的核心要点上,易守难攻,秦长城首起点设在岷县,是秦国临洮县、陇西郡共同治所的唯一选项,实属必然。而岷县的秦长城首起点的设置不是一段一段线性墙体的设置,而是以洮河代替线性墙体,并在防御关键节点再配套壕堑、关城等塞障进行布防。并在陇西郡置、临洮县置所在地以西关塞处为起首,因河为塞,在易穿越的临河坡段深挖壕堑为障,在咽喉路段设置关城,进行多级防御,以达到预防西北游牧羌人和企图从现今临洮之地逆洮河而上进入蜀地的匈奴的侵犯。需要指出的是,秦长城是在特殊的政治军事、板块辖区、地理地貌、人类分居、生产生活背景下的产物,距今已有2000 多年历史,岷县秦长城“堑”“墩”等塞障形制,即便再过一二百年也不会消失。长城意义的关键在于保护生存、维护秩序、呵护发展。对于这一宏大历史遗迹的研究,需要深刻领会原典意涵,确立正确考古方向,广泛开展田野调查,多学科学理性分析,方能还原历史真相,倾心贡献学界。

[注 释]

①②③④⑤㉘㉟二十四史(简字体版),《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170 页、179 页、195 页、196 页、198页、195 页、170 页。

⑥㊱二十四史(简字体版),《史记·蒙恬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95 页。

⑦㉙二十四史(简字体版),《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210 页。

⑧[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4 页。

⑨⑩⑪二十四史(简字体版),《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774 页、2787 页、2812 页。

⑫二十四史(简字体版),《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1192 页。

⑬二十四史(简字体版),《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2856 页。

⑭二十四史(简字体版),《后汉书·西羌传》,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1944 页。

⑮二十四史(简字体版),《晋书·载记第一》,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1765 页。

⑯二十四史(简字体版),《隋书·列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61 页。

⑰㊹[唐]李泰等著:《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 年版,第223 页。

⑱㊺[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995 页。

⑲㊽[唐]杜佑:《通典·州郡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922 页。

⑳㉑㉒㉓㉔㊳㊴㊻二十四史(简字体版),《旧唐书》,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1123 页、959 页、959 页2586 页、3082 页、959 页、1121 页、1123 页。

㉕[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591 页。

㉖[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 年版,第1218 页。

㉗《资治通鉴》卷第七·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 年)。

㉚《水经注》卷二《河水》,陈桥驿版,第45 页。

㉛王遽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108 页。

㉜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商务印书馆2017 年版,第148 页。

㉝㉞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第445 页、460 页。

㊲二十四史(简字体版),《隋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557 页。

㊵㊼二十四史(简字体版),《新唐书》,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685 页。

㊶[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 年版,第2863页。

㊷王树民:《曙庵文集续录·洮渭杂记》,中华书局2004 年版,第520 页。

㊸二十四史(简字体版),《隋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557 页。

㊾[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岷州》,中华书局2005 年版。

猜你喜欢

临洮陇西洮河
车过洮河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甘肃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项目开工
歼敌
星火燎原
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临洮地理资源为例
甘肃省临洮县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临洮考古之余的“学术史”寻访
浅谈陇西秧歌的变化
清代闽西的族产种类——以宁化安远的《陇西李氏八修族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