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四季脾旺不受邪”
2019-03-24黄博威刘启鸿黄文彬蔡华珠
黄博威,刘启鸿,黄文彬,蔡华珠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是杂病诊治的专书。仲景先师诊治杂病尤其重视脾胃,并将脾胃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金匮要略》有云:“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阐明“脾”与人体产生疾病之间的关系,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本文将围绕此条经文展开论述,并加以探讨。
1 脾旺寓义
所谓四季脾旺,指的是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日,为脾土当旺之时,但刘明述[1]却认为脾土所主时应是:每季最后一节十五日及节前三日各计十八日。脾旺就是指脾的运化功能强盛,居中焦转气机,升清降浊,统摄气血,共同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一种综合作用。脾气旺于四时,脾气健旺则脏腑之气亦盛,正气存内,不为外邪所干。然而这种综合作用的产生必须与其他四脏相互配合,依靠心阳的推动,肺的宣降,肝的疏泄,肾的温煦等共同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脾胃作为一身之枢纽以化生气血,转输水谷精微,滋养各脏腑组织[2]。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二者功能协调才能使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及化生气血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虽可为单一脏器所主,但其正常的表达必定会受其余脏腑的影响。脾的功能旺盛,能够协调其他脏腑组织,使五脏得安,才能完成一系列的功能活动。
2 脾居中央
2.1 运水谷 脾主运,胃主纳,故脾胃为“水谷之海”。《素问·经脉别论》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见,脾胃共同完成人体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脾胃五行同属土,胃为阳土,以降为顺,水谷入胃,胃气下降,以行受纳和腐熟之职,为脾进一步的消化吸收作好准备;脾为阴土,以升为顺,运化水谷精微,布散到周身。脾与胃一阴一阳,一升一降,相辅相成,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人体水谷精微的受纳、运化、吸收和转输,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需要。
2.2 生气血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揆度以为常也”“食气入胃……以决生死”。唐·杨玄操有云:“脾者裨也……裨助胃气,主化水谷”,脾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气血化生之源,是后天之本,五脏元阴元阳根于肾而滋于胃,胃气的盛衰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征。《类经》注曰:“脾常依附于胃,以膜相连著,而为之行其津液”,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胃气充盛则脾气亦旺,脾旺则能为胃行其津液至五脏六腑,四末分肉之间。脾健运、胃受纳,二者共居中焦,同为仓廪之官。水谷入胃,经脾运化,将所化之精微物质上归于心,散精于肝,通过肝主筋、心主血脉而达于全身经络。脾胃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是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能够营养周身,推动机体气化的正常表达,对生命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衡气机 枢,《说文解字》注:“枢,户枢也,户之所以转动开闭之枢机也”,指的是关键、重要的意思。诚如《类经》所言:“枢则司升降而主乎中者也”。以五脏配五行而言,脾乃为五行之土,在体属阴,能藏营统血;其用属阳,能升清、运化[3]。其位居中央,运转四旁,长养四时,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必由之路,脾胃通过调节气机影响其他脏腑组织的功能。《证治总论·升降出入论》中言:“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气主升则清阳上行,胃气主降则浊阴下达,脾胃因和,气机升降,井然有序,清浊各得出入,气血阴阳调和,则五脏六腑清明。
3 统四脏
3.1 布清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浊之气皆出于脾胃,上至上窍,下通下窍,外散四肢,内入五脏,此其灌四旁、布清浊的作用体现。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见“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当清阳与浊阴各不守位,必定会导致机体发生病变[4]。“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是指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后出现脾不升清,水谷精微运化失职,不升必降,从下而出,发为泄下;“浊气在上,则生 胀”,是指胃气亏虚,失于降浊,浊阴不降反升,阻滞中焦,则气机壅滞,故见腹胀。因此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机升降正常,则不得病。
3.2 主四肢 四肢是人体之末,也称“四末”,人体的四肢也须脾胃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脾气健运,则四肢精力充足,运动有力;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得输布,四肢营养缺乏,故见倦怠四肢无力,诚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可见,四肢功能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有密切的相关性[5]。
4 脾胃与发病
《景岳全书·述古》云:“人惟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损伤脾胃,胃损则不能纳,脾损则不能化,脾胃俱损,纳化皆难,元气斯弱,百邪易侵”,脾胃是人体正气不断化生的源泉[6],多种疾病的发生均因脾胃衰弱而引起,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受损,升降失常,则脏腑不得精微物质的滋养而发病。仲景有云:“人受气于谷,水谷尽而神去”,脾胃为化生气血之所,若脾胃衰败,水谷不纳,百药难施,病多危重。脾胃健旺,气血化生充足,营卫相合,诸病不生,即使发病也能抵御邪气内陷,多为善候,预后较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提到“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自然界气候对人体具有双重性,既能促进人体生长,又能致病,但只要五脏元真充实,营卫和调,则邪不可内犯致病。《灵枢·刺节真邪》中提到真气是“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故水谷之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真气的强弱,谷气皆由脾胃所化,脾胃健运则真气充盛,祛邪能力增强。人以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受损,气血化生障碍,元气不充,正虚邪犯,百病由生。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劳伤中气》提到:“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祛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结而不流,气病则痞满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由此可见,中焦脾胃能影响其余诸脏的生理功能,中气足则四脏皆健,脾胃旺以安五脏。纵览《伤寒论》中六经病发生发展,多兼夹有脾胃症状;若失治误治,损伤脾胃又易使疾病发生变证。故在临证中,应谨遵“脾土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所不补也”之旨,将其应用于诸多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并始终重视顾护脾胃的重要性,脾旺则五脏皆安,这样诊治疾病才能效如桴鼓[7]。
5 治病崇脾
《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都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只有脾胃功能正常发挥,才能不断化生气血津液,使五脏六腑得到涵养。脾胃受损则气血失其所化,营卫失调,卫外不固,营气亏虚,脏腑经脉皆随之渐虚,邪气趁虚而入则为病,是多种疾患发生的内在原因。脾胃属土,居中央,灌四旁,脾气虚不能濡养四脏,随后出现五脏不安。故脾胃具有抗御外邪、濡养周身的重要作用。周慎斋有云:“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如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在疾病的防治中强化脾的核心主导地位,重视脾气的枢机作用[8]。临证时从整体出发,重视脾胃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在疾病初期邪正皆盛,故在针对主证的同时还应兼顾脾胃,健脾以统四脏,使得祛邪外出而不伤正;疾病中期邪虚正伤,则应首重脾胃,调补脾胃使脾胃之气旺盛,水药得入则病易趋康复;疾病后期多邪去正虚,从脾论治,以调他脏或安四脏,培补元气,化生精微,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旺盛,使机体恢复更加迅速。故无论在疾病的任何阶段,都应兼顾脾胃,后天之气充盛,疾病更易康复。《名医方论》有云:“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说明疾病的预后、机体的康复有赖于脾胃功能,只有中土健运,方可化生精微,充养脏腑内外,药物治疗作用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6 结 语
综上,“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涵盖了脾胃学说的科学内涵,同时拓宽了我们对脾胃的认识,为我们提供新的临床思辨思路,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