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探究
2019-03-23许毅
许 毅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271100)
1 “双师型” 教师的概念
“双师型”教师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职教界约定俗成的存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还没有较为权威性的解释,大部分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把具有“双证书”“双职称”的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1]。当然也存在一些其他的定义,比如“双素质”“双能力”“双层次”等。综合来讲,“双师型”教师不仅是在知识素质、能力素养等方面的体现,重要的是要“传道授业解惑”。因此,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将基本知识与科学素养融合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素养,并将二者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
2 “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途径及其质量诊断
2.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技能,因此应联合企业的力量进行培养。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目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主要是通过企业实践、科研合作、“名师”进校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2.1.1 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在固定的时间安排一定名额的教师去企业交流实习[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及应用素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会安排相应的教师在教学的空余时间或寒暑假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环节的进修学习。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学习,比如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计划,了解相应的知识框架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在扩展了自身相应的知识体系之后,对所在院校的专业培养方向、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课堂的知识传授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贴近实际,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向。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接触相关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同时真实案例的融入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真实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1.2 科研合作
科研合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展开的科研项目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合作。高职院校在科研的硬件设施以及科研人才储备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校外企业对相关行业市场有着超强的敏感度,在技术资源方面也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以教师为枢纽开展科研项目、技术研发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对于提高相关教师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1.3 “名师”进校
这里的“名师”,是指来自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将他们请进学校,为学校内部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学术方面的知识讲座或者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水平,促进相关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名师”进校的另一种方式是邀请企业相关技术精英及管理人才到高职院校授课,担任学生技术实践方面的指导,或者作为“外聘教师”为学生讲解企业中相关的实际案例。这种“名师”进校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在校专职教师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教学相长,既能优化高职院校整体师资队伍的结构设计,也能促进在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在分担一部分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2 “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诊断
2.2.1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
1995 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 (教职〔1995〕15 号) 中指出,高职院校应“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1/3 以上的‘双师型’教师。”2004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双师型”教师做出了比较权威的解释:一是要具有讲师(及以上) 教师职称,二是实践能力要达标。虽然近几年的文件都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与鼓励,但仍然没有一个整体划一的判定标准。到目前为止,各高职院校的“双师”判定的标准自成一体,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壮大的同时,由于“双师型”教师判定的标准不统一,“双师型”教师质量参差不齐。
2.2.2 教师在自我转型中处于被动地位
首先,教师在转型期间存在矛盾心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由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发展到重视实践能力,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意味着教师既要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过程中,要承受备课、评职称、招生等工作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实践学习,无法真正实现转型。
其次,教师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角色变化。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培训,还要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等过程中不断实践,这不仅会增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使教师在学校与企业的奔波之中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尤其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对顶岗教师不重视的情况。在企业进修实践阶段,教师会面临一些尴尬的境地,无法在学生和员工两个角色之间切换自如,在进修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在企业中的心理负担与负面情绪也会影响教学质量,造成整体教学水平的下降[3]。
2.2.3 高职院校缺乏校企合作培养的条件
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担任的角色是提供高层次人才储备和技术设备,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一些高职院校的培养条件仍然有待提高。比如缺乏有关教师的一些保障机制,如时间保障和福利激励保障。保障机制的缺乏使一些教师缺乏自我转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并没有很好地提供校企合作平台。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虽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感受到学校对于企业进修制度的充分落实,在企业进修过程中并没有实现自身价值,处于尴尬境地,缺乏归属感,从而影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开展。
2.2.4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比较而言,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这是校企合作中的障碍[4]。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是其合作伙伴。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教师无法真正为企业服务,不能使企业产生实际利益,甚至还会拖延企业的项目进度,因此一些企业会把“双师型”教师看作自身的负担,无法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储备与技术实验设备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不能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资源置换,无法为有关企业提供自身所需的核心人才与核心技术,形成积极的资源互补模式,从而影响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积极性。
2.2.5 政府的引导效果不佳
新时代背景下,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高职教育的发展,但相比较于普通本科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双师型”教师培养政策的落实存在宣传大于实施的尴尬境地。一些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高职院校与企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实际的合作关系,而政府相关部门也缺乏对这一政策落实情况的实际考察,缺乏真正的考查制度以及监督力度[5]。
3 “双师型” 教师培养改进策略
3.1 统一“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的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始终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把关,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总的来说,“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及过硬的理论教学功底,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动手实操能力以及技术传授能力。只有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严格把关,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要求的师资队伍。
3.2 重视激励与保障机制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激励与保障机制,比如在职称评定以及晋升中要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同时企业要对顶岗教师有一定的保障制度,增加教师本身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3 学校与企业建立良性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良性合作平台,使教师真正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为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硬件设施与人才培养方案,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软件条件与硬件设备。对相关企业来说,不能只注重自身利益,要使顶岗教师充分融入企业,学好实践知识。避免顶岗教师处于尴尬境地,在企业实现自身价值,使学校与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置换,最终实现双赢。
3.4 政府要加强监督力度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不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者,更是政策实施的监督者与鞭策者。政府要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保证政策的充分落实与实施,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各尽其责,更好地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但在校企合格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