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
2019-03-23李福升
李福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005)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节约型社会”“可持续”作为关键词、高频词已为全社会所广泛关注,不同行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均有不同倡导和要求。高校作为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不仅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理当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为全社会起重要的示范作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1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1.1 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讲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时指出“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是对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要求。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传播地[1]。因此,高校不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且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运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依据国务院制定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制定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十三五”规划》,辽宁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大力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高校作为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研究平台,理应成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进而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政建议[2]。
1.3 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各高校办学规模日渐扩大,新校区越建越大,招生规模在逐年增加,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科研设备也日益增多,相应的水、电、气、暖、油等能源的消耗也水涨船高。在当前能源本就趋于紧张的大背景下,能耗的增加意味着能源支出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效益,同时也制约了高校的质量提升。在当前高校扩招与生源减少的矛盾中,在高校“双一流”“双高”的竞争中,内涵建设是制胜的法宝。而节约型校园建设本就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题中之义。
2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举措建议
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之际,恰恰是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迁入新校园之时。学院以迁入新校园为契机,以节约型校园建设为主线,以进军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为目标,强化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节能管理和统计监督、推广新产品和新技术、实施节能改造。通过积极开展以节能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打造节能型的校园文化,使全院师生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在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2019 年学院成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1 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建设绿色校园
在新校区建设的理念上,学院瞄准了绿色校园,因此在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上加强节约型校园的规划设计。首先,在选址上,选择了首山脚下的东南方为校园建设地,符合本地区冬季西北风、夏季西南风作为主导风向的冬暖夏凉的选址要求;其次,在规划设计的分区功能上,在追求分区功能合理的基础上提高绿化率,调节环境系统,同时设计校内的雨污分流,使雨水系统流入人工湖并可循环使用;再次,在建设设计的主要功能上,更是节能要求考虑在先,如在教室内壁门上进行透光设计,避免白天走廊亮灯,在大型空间如图书馆设天窗式建筑(顶部为透光玻璃),均有效地增加自然采光面积[3]。
2.2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保障
新校园建设的理念是绿色校园,但不意味着新校园建设完成就建成了绿色校园,因为校园要使用,要耗能。因此说,校园的使用过程亦是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过程。为建设节约型校园,学院建立了节能管理三级管理体系:一是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规划与资金保障;二是设立节能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开展日常节能减排具体工作;三是明确各职能部门节能责任人,建立节能信息反馈制度。各层级间既职责明确,又有机协调,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制订了《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与任务。同时,学院着力健全了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目前已制定了《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 《节约型预算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车辆管理制度》 等九项制度,使得节约型校园建设科学、规范、合理。
2.3 细化节能管理机制,让节约型校园建设责任落实到位
精细化管理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举措。为此,学院特别注重节能的实时、实地管理,坚持每日派专人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校园内跑冒滴漏、长明灯等现象;督促检查各部门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加大对节能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奖惩机制,落实节能指标和考核办法,建立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将目标管理与监督考核相结合,并将节能目标管理责任纳入学院督导考核的加分项目。同比上一年,年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目标不低于2.5%,节约超额部分能源总价的10%用于部门奖励;对学院目前耗能现状,采取技术创新手段,全院单项年度能耗节约高于10%者,奖励5 000 元;高于20%者,奖励10 000 元;高于30%者,奖励30 000 元。
2.4 强化宣传教育,为节约型校园建设营造氛围
节约型校园建设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全院师生既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为此,学院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节能意识。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QQ 等新媒体和广播站、宣传窗、黑板报等传统媒体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主题活动这一契机,举办全校范围内的节能、节水、环保与绿色校园环境的宣传活动与讲座;与院团委联合成立学院节水护水志愿者服务队,与院宣传部、工会联合开展全校师生签名活动,表彰节约资源的先进处室、班级、个人;充分利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告示,在每栋建筑物的照明开关旁贴上“请节约用电”的警示语,在每台打印机和复印机旁边贴上“请节约用纸”的警示语,在洗漱间、卫生间、水池的醒目位置张贴“请节约用水”的温馨提示,在每一层电梯口张贴宣传画,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食堂前悬挂节能宣传周的宣传横幅。多渠道提醒全院师生开展节能减排体验活动,广泛宣传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大增强了全校师生的节能意识,充分营造出“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4]。
2.5 改造提升节能设施,让节约型校园建设见实效
在节水方面,学院自2014 年5 月搬迁到新校园至2015 年3 月期间,全院采取间歇供水方式,每隔三小时供水约两个小时,给全院师生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后经研究,学院重新制定了节水方案,并于2016 年投入4.4 万元,在六栋宿舍楼和教学楼卫生间安装小便槽红外感应节水控制器,日用水量由原来的1 150 吨降到460 吨,日节水690 吨,节水率达到60%,实现年节水18 万吨,年节省水费近47 万元的目标;投入24 万元,改造校内供水泵房,使用节能叠压微机变频调速水泵装置,使校园供水智能化;投入4.7 万元,在每栋建筑物进水管安装计量水表,用水分户率达到100%。经改造提升节能设施后,草坪灌溉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变频调速加压水泵,水龙头采用陶瓷芯片龙头,选用防垢节能型饮用水、电热水器,卫生用水系统采用节水型器具,取得了良好节水效果。
在节电方面,因资金等原因,学院大部分照明灯采用的是传统的电感式振流器、电子式振流器等。为降低电能消耗,学院投入65.8 万元,实施全院LED 改造工程,全部更换后,每年可降低照明用电量约50%,节约电费约50%,运行两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电暖气实现智能控制,现有五个实训中心和体育馆采用智能控制方式,实施昼夜分时段、不同温度控制,夜间温度在5℃,与全天恒温控制方式相比,节约电能近30%。目前公共区域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外照明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普通照明灯具选用高效节能筒灯及配有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的格栅荧光灯,应急照明由EPS 集中蓄电池组供电,节电效果明显。
2.6 研究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一在节省,二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高校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提高内涵,其中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上,研究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成为必然选择。学院在这方面也有具体规划,比如与徐大堡核电站达成光伏发电意向性协议,拟建设2 MWp 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约1 200 万元,总占屋顶面积约为19 813 m2,满足电气实训楼、车库和活动中心、展示中心、后勤办公楼、船舶工程与材料专业实训楼、动力专业实习实训楼、机电专业实习实训楼等六块区域的用电需求。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年发电量约为280 万kwh,建成后,既有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建成了新能源教育实习基地。投入40 万元,建设以校园网为依托的能耗智能管理系统,安装电力监测模块,实现校园水、电、气等能耗数据的自动收集、监测、上报。
综上所述,建设节约型校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建完就停止的项目,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需要时刻强化节能减排意识,高效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体制,研究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把节能建设做到实处,做到细节,才能实现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