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高家台子遗址出土古文字初步研究

2019-03-23连吉林

草原文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台子高家下层

连吉林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家台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小五家乡老西营子村。2017年7 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时代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陶器上的文字一般简称陶文。卜骨是古代占卜所用的兽骨,一般选用猪、牛或羊的肩胛骨,刻文卜骨即上面刻有文字的卜骨。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古文字资料有陶文与刻文卜骨各2件,出土的与古文字相关的遗存还有刻划符号、陶画像及冶铸金属用的陶范等①。本文拟以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古文字资料为基础,对与出土文字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出土的陶文做初步释读。

一、出土的古文字及相关问题

1.陶文与书写工具

高家台子遗址的2件陶文均出自灰坑中,编号分别为陶文1、2。每件陶文上有三或四字,属记事文字。文字书写于陶钵的腹部及近口沿部残片上(图一,1、2)。陶钵为泥质红褐陶,器表素面磨光。陶胎质地细密,火候较高。这两件陶文当与祭祀活动有关。

从高家台子遗址陶文的笔画粗细及流畅度来看,应该是用细毛笔蘸墨书写于陶钵的内壁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在对敖汉旗大甸子墓地陶器的彩绘工具研究后认为“从观察彩绘笔道的粗细和颜色浓淡的变化中判断所用的绘画工具,只应是以毛笔做画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②。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至今虽然没有毛笔的实物出土,但从高家台子遗址用毛笔书写的陶文和敖汉旗大甸子墓地用毛笔彩绘的结构复杂、纹饰精美的图案来看,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毛笔已确定无疑开始使用了。

2.刻文卜骨与文字载体

高家台子遗址2件刻文卜骨的文字载体均为卜骨,文字刻划于卜骨的一侧,另一面有灼钻孔。一件是用动物的肢骨制成,一半已残断,残存有二至三个文字,其中一个字似为“后”或“司”,卜骨的一端有圆形穿孔(图二)。另一件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灼钻痕旁刻有一“山”形字符。

在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多处出土有卜骨,卜骨一般是取猪、牛或羊的肩胛骨,或是动物肢骨做成长条形骨片,先钻后灼。用肩胛骨者一般将肩胛冈截去,一面或两面打磨平整。几乎所有的卜骨都有圆形圜底的钻窝。只钻不凿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占卜的特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卜骨比年代较早的富河文化中所发现的有灼无钻的卜骨已有所进步。这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原始宗教已有了进一步发展,流行占卜习俗,不仅是遇事占卜,乞求神灵庇佑,可能已有了专门从事占卜的巫师。

高家台子遗址发现的2件刻文卜骨,其中一件是用长条形动物肢骨制成,在赤峰市红山区的二道井子等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也发现这种用动物肢骨制成的长条形卜骨③。用动物肢骨制成的长条形卜骨从目前考古发现看,仅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高家台子遗址的2件刻文卜骨,一件是用金属工具加热后在修整后的卜骨上烫刻文字而成,文字上面留有明显的金属工具烫刻痕迹;另一件是直接用尖锐工具在卜骨上契刻而成,这种方法在殷墟甲骨文中最为常见。

3.其它相关问题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一支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器物类型学的研究结合碳十四测年,一般认为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500年间,大致同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和早商文化相当④。夏家店下层文化主要分布在燕山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医巫闾山以西的区域,行政上包括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的一部分。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陶文和刻文卜骨,都是研究汉字形成发展演变的可靠出土材料,为我们探索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发展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古文字多为象形文字,从其字形结构、书写形式及已能组字成句来看,已经属于较成熟的文字,与商周甲骨金文当属同一体系。高家台子遗址时代属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出土的陶文和刻文卜骨年代应略早于河南安阳殷墟等中原地区发现的甲骨文,与殷墟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应有密切的关系。高家台子遗址发现的古文字载体有陶器和卜骨,二者均具有能长期保存的特点。高家台子遗址的古文字已较成熟,当时文字不应只刻写在陶器及卜骨上,推测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还应存在竹木一类的文字载体,只是由于竹片和木片等容易腐烂而未能保存下来。

高家台子遗址出土多块冶铸金属用陶范、铜矿石,冶铸金属在当时应属最高生产力代表,书写文字当时也只有少数人掌握。高家台子遗址古文字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与冶铸金属应该有密切的关系。除高家台子遗址发现的陶文和刻文卜骨外,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与古文字相关的考古发现还有在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彩绘陶上发现较多类似文字的字符,其中一件陶鬲彩绘纹饰(M682:4)a、b、c 三区与高家台子遗址陶文1 中的三个字形体相近⑤(图三)。在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遗址中出土了一刻有类似文字符号的陶片,有学者认为该字符由上下两个符号组成,释为“其”字,属会意兼形声字⑥(图四)。高家台子遗址出土陶画像右侧的一图符也呈上下结构,与三座店遗址出土的字符相似(图五)。

二、出土陶文的初步考释

高家台子遗址出土2件陶文,编号为陶文1、2。现就陶文的文字及内容考释如下(以下如未经说明均为陶文1):

“五岳真形图”之名始见于《汉武帝内传》,此书旧题汉班固撰⑦。“五岳真形图”图中的五个字符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中五岳,其右上为象征东岳泰山的字符(图六)。在今山东泰山“极顶石”的一石碑上该字符也有发现(图七)。“五岳真形图”有几个版本,其中代表东岳泰山的字符有一定差异。有学者认为原始的“五岳真形图”在汉代即已经出现⑧。

高家台子遗址陶文左边一字为“五横一竖”,与甲骨文“册”字相似(高家台子遗址陶文2 的左侧一字与之相同)。大甸子墓地彩绘纹饰(M682:4)的c 区为“五横一竖”变形,亦与甲骨文“册”字接近(图三c 区)。“五横(或四横)一竖”变形的“册”字在大甸子墓地陶器的彩绘纹饰上多有发现(图八),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遗址出土的一陶器上也刻有“五横一竖”字符⑩。“册”造字本义为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简。甲骨文“册”字像是用绳线串连起来的竹片或木片,甲骨金文写作、篆文、隶书。《说文解字》:“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高家台子遗址陶文左边一字为“五横一竖”,“五横”代表了串连起来的竹片或木片,“一竖”则代表了中间的绳线。故高家台子遗址陶文左边一字、大甸子墓地彩绘纹饰(M682:4)的c 区、三座店遗址“五横一竖”的陶刻符均为“册”字。

高家台子遗址陶文右边一字的下部为两撇,上部为交叉的几笔,与甲骨文的“年”字相似,当释为“年”。甲骨文“年”字形会意,表示收获谷物之义,在此可引申为庆贺收获的节日。大甸子墓地彩绘(M682:4)的b 区与甲骨文的“年”形态相近,也应为“年”的变体字(图三b 区)。大甸子墓地彩绘纹饰(M682:4)的“泰”与“册”字,其上下两横均相连接,这种情况在今天的变体美术字中常见。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陶文“泰”等字与大甸子墓地彩绘纹饰(M682:4)a、b、c 三区均一一对应,陶文“泰”还与“五岳真形图”中代表东岳泰山的字符及“泰”字的金文、篆文形态结构相似,为我们探寻“泰”的初文及字形演变过程提供了实证。在甲骨文中至今仍未发现“泰”的形体,也未见有关“泰”字的考释文章。《説文解字》:“泰,滑也。从廾,从水,大聲。夳,古文泰”。“泰”字金文写作,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泰”的异体字有“”、“”,二者与高家台子遗址字形略有不同,篆文异体“泰”字左右各增加一手形符号。

高家台子遗址陶文与大甸子墓地彩绘纹饰(M682:4)年代相近,“泰”字形体基本相同,“泰”的底部均见有一横,从字形结构看当为“泰”的初文。至“五岳真形图”中代表东岳泰山的字符(包括“极顶石”石碑上字符)“泰”的底部一横消失,“泰”字的金文、篆文、隶书、楷书底部均不见一横。陶文的外部字形有天空覆盖之义,金文、篆文外部字形写成,疑演变过程有误。《説文解字》:“泰,从廾”也应有讹误。隶书泰、楷书则将篆文字形中由“大与双手组成的写成。“泰”的字形演变过程是:高家台子遗址陶文 →甲骨文(无)→金文→篆文(包括异体字”、“”)→隶书泰→楷书。

“五岳真形图”图中代表东岳泰山字符的绘制依据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在此不做介绍。“五岳真形图”中代表东岳泰山的字符(包括极顶石石碑上的字符)从字体形态、笔画、结构等方面看,属于商周甲骨金文的书写体系,是借鉴了“泰”字的初文即高家台子遗址陶文的形体略加改动而创立的,而不是借鉴金文、篆文“泰”字的形体(与金文、篆文“泰”的字形上部为,两侧为手型符号差别较大)。此外,在“五岳真形图”中象征河南中岳嵩山的字符应是借鉴了敖汉旗大甸子墓地的彩绘图案(M838:1)而绘制的(图九)。

泰山为五岳之首,在古人心中有相当于山神的崇高地位。《易经》“泰”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泰”在《易经》中有吉祥之意,“泰山安,则天下安”,“国泰民安”就是取其意。泰山作为五岳之尊,位居中华大地的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主春、主生、主旺。我国古代先后有数十位皇帝登基后前来泰山膜拜。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陶文与大甸子墓地彩绘纹饰(M682:4)推测是当时祭祀山神所用。以“泰”代表山神来祭祀,表达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们对东岳泰山尊崇、敬仰的心情。高家台子遗址与大甸子遗址两地今直线距离超过一百公里,以“泰”代表山神来祭祀当是两地先民们共同的习俗。

注释

①连吉林:《内蒙古赤峰市高家台子遗址》,《大众考古》2018年12期。

②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考古》2010年8期。

④刘国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⑥⑩王晖:《中国文字起源时代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⑦(明)何允中輯:《广汉魏丛书》。

⑧姜生:《东岳真形图的地图学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6期。

⑨董琨:《中国汉字源流》,商务印书馆,2017年。

猜你喜欢

台子高家下层
运橙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朝阳袁台子墓地燕文化墓葬分期再研究
折叠积雪
台子
暗恋
积雪
办公室里的“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