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双塔村发现清代建筑址
2019-03-2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洮北区文物管理所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洮北区文物管理所
2018年6 月,白城市洮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向吉林省文物局汇报了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双塔村北发现古代遗迹被破坏情况,随后吉林省文物局指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进行现场调研并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清代建筑址一处,现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
该建筑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东北的高岗上,双塔遗址保护碑(旧)的北侧,坐落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遗址内。建筑址南距洮儿河约4公里,北侧为洼地,现地表植被为草甸。建筑址东南距清代双塔及莲花图庙旧址约700 米,故推测建筑址应与清代双塔和莲花图庙有关(图一)。
二、地层堆积
本次发掘因建筑址倒塌形成土丘较为明显,且经过盗扰,故采用十字分割法以土丘为中心将建筑址分割成四部分,逐次发掘,最终全面揭露建筑址。遗址地层较为简单,由上至下可分为数层。
第1 层为表土层,灰黄色沙质土,土质松软,厚5~10 厘米,包含少量植物根系,少量陶片。
第2 层为清代及以后堆积,灰黑色土,土质较松软,厚20~60 厘米,包含大量碎砖,其下叠压清代建筑址。而清代遗迹下为青铜时代文化层及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因位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塔遗址范围内,未受严重破坏,完整性较好(图二)。
三、遗迹遗物
(一)遗迹
本次发掘清理出清代建筑遗迹一处,编号2018TSJ1(以下遗迹遗物均省略年份信息),因遗迹经过多次盗扰,形成大量扰坑,发掘中扰坑编号为r,正式发掘的探沟编号为TG1(图三)。
清代建筑址TSJ1 由内侧土坯砌筑坛体和外侧青砖垒砌的墙体两个部分构成,两者之间形成一周凹槽。凹槽宽20-40厘米,现存最大深度约50 厘米。凹槽内有火烧痕迹,凹槽内出土大量兽骨,其中的部分羊肩胛骨上有墨书经文。
内侧为土坯砌筑的坛体,因中心有盗洞破坏,无法确知是否为实心坛体。中心侧土坯平面多横向砌筑,外侧土坯多竖向砌筑。剖面上可见上下层之间有错缝。现存土坯为6-7 层。土坯层下有一层厚约10 厘米的夯垫平整层,该层内出土清代黄釉彩绘瓷片。
外侧墙体整体呈圆形。为青砖垒砌,直径约980、残高约60 厘米。砖圈外侧东南衔接有两个近方形的砖铺类“踏道”结构,“踏道”宽约165、长约110 厘米。在墙体外还发现一曲尺形石构件,其上有直径约12 厘米的圆形凹坑。该遗迹所用青砖为辽金墓葬墓砖,完整者较少,部分砖上带有壁画红彩,且有部分带彩绘的砖彩绘面被砌于侧面或内面。少部分尚保留仿木构建筑结构形状。另有部分青砖上还刻划有棋盘及卐字图案。
砖圈下有不规则的基槽一周,基槽深约60-70、宽约130-140 厘米。基槽内填埋大量碎砖。砖圈外侧有围绕砖圈的踩踏面。踩踏面上的倒塌堆积内出土钱币5 枚。
(二)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较少,主要有墨书羊肩胛骨、钱币和彩瓷片三类,另外还出土了破碎的动物骨骼若干。
本次发掘出土墨书羊肩胛骨7件,编号TSJ1:1—7,分别描述如下:
TSJ1:1,墨书羊肩胛骨,个体较小,未经修整,无钻、灼迹象。正面及反面均有墨书蒙文,整体保存较好。经辨识,初步认定内容为佛教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箴言、六字大明咒、嘛呢咒。长约9.6、宽约5.3 厘米(图四)。
TSJ1:2,墨书羊肩胛骨,未经修整,无钻、灼迹象。边缘处有残损及火烧迹象,正面及反面有墨书蒙文,文字内容不清。长约13.6、宽约6.8 厘米(图五)。
TSJ1:3,墨书羊肩胛骨,未经修整,无钻、灼迹象,一侧边缘处有残损,正面及冈面有墨书蒙文,文字内容不清,长约15.5、宽约9.5 厘米(图六)。
TSJ1:4,墨书羊肩胛骨,未经修整,无钻、灼迹象,一侧边缘处有残损。正面及反面有墨书蒙文,文字内容不清,长约13.3、宽约7.7 厘米(图七)。
TSJ1:5,墨书羊肩胛骨,残损严重,一面有墨书蒙文,文字内容不清(图八)。
TSJ1:6,墨书羊肩胛骨,未经修整,无钻、灼迹象,边缘处有残损及火烧迹象。正面及冈面有墨书蒙文,文字内容不清,长约14.5、宽约8.2 厘米(图九)。
TSJ1:7,墨书羊肩胛骨,未经修整,无钻、灼迹象,卜骨中部有残损,正面、反面及冈面有墨书蒙文,字迹保存略差,文字内容不清,长约10.5、宽约6.5 厘米(图一〇)。
本次发掘出土钱币5 枚,编号TSJ1:8—12,分别描述如下:
TSJ1:8,方孔圆钱,正面铸有“乾隆通宝”四字,顺读,背面铸有满文,直径2.9 厘米。
TSJ1:9,方孔圆钱,钱文锈蚀严重无法辨识,直径1.6 厘米。
TSJ1:10,方孔圆钱,正面铸有“道光通宝”四字,顺读,背面铸有满文,直径2.6 厘米。
TSJ1:11,方孔圆钱,正面铸有“道光通宝”四字,顺读,背面铸有满文,直径2.1 厘米。
TSJ1:12,方孔圆钱,正面铸有“嘉庆通宝”四字,顺读,背面铸有满文,直径2.9 厘米(图一一)。
本次发掘还出土黄釉彩瓷片3件,属同一器物,编号TSJ1:13,黄釉瓷器口沿残片,白瓷胎,胎体较薄,上刻画花草纹,花草纹上绘褐、绿、白三彩,其上为亮黄釉(图一二)。
四、结 语
本次发掘清理出的清代建筑址形制结构特殊,且临近于清代双塔,“双塔原名保安塔,建自清初,塔后为‘十五旗葛根庙前址’”①,遗址内出土的墨书经文的动物骨骼同样显示出该建筑可能具有宗教功能。综上,该建筑址似是一处清代附属于莲花图庙的宗教祭祀类建筑。
执 笔:孟庆旭 陈 爽 于 丹
魏佳明 巨赛男 王冠娇
注释
①陈相伟、李殿福主编:《洮安县文物志》,1982年,第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