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纪念哈克遗址发掘二十周年
2019-03-23赵艳芳
赵艳芳 哈 达
(1.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 2.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
哈克文化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三处古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三处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海拉尔河畔草本沼泽湿地的二级台地上(图一)。1999年夏秋之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对哈克遗址第三号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当时该遗址所处辖区为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哈克乡团结村,曾在2001年5期《考古》发表题为《内蒙古海拉尔市团结遗址调查》文章。此类文化面貌的遗址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侧森林地带逐渐向呼伦贝尔草原过渡的蒙古高原上,通过三次文物普查,在面积10 万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范围内发现有280 多处,长期以来此类遗址被统称为“细石器文化”。这显然是对本地区早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内涵、分布认识不清的缘故。为此,在调查报告发表时,学者们对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就以发掘地点命名为“团结文化”。
200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一期发表了赵越先生的《论哈克文化》一文,文章中首次提出和命名了“哈克文化”。2002年8 月,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北方八省、市、区考古学术研讨会上,赵越对哈克文化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得到了与会60 多位专家学者的认同。2003年8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海拉尔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哈克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图二、三)。2010年10 月,《哈克遗址2003~2008年考古发掘报告》的出版,标志着哈克文化的正式确立。报告中赵越先生的《再论哈克文化——哈克遗址与周边各遗址出土石镞形制的比较研究》更是从器物类型学的角度对哈克文化出土遗物进行了科学研究。
2016年6 月20 日,海拉尔举办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与会的30 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哈克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观点,最终认为哈克文化是近年来新石器时代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发现。
《哈克遗址发掘报告》认为:哈克文化的命名“为中国史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也为苏秉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学说在东北地区找到了一颗新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找到了珍贵的佐证”①。
为了深入研究推广哈克文化的考古价值,在哈克文化发现二十周年之际,本文对哈克文化的发掘及研究成果,从呼伦贝尔生态环境与哈克文化经济形态的关系、东北地区玉器源头及功能、哈克遗址人群体质的人种鉴定等方面,对哈克文化重新进行梳理和解读,以期得到更多学者专家的关注。
一、呼伦贝尔自然环境与哈克先民的经济形态
呼伦贝尔的自然环境以森林为主体,由东向西,大兴安岭森林逐渐过渡到蒙古高原,其过渡地带的森林草原就是岭西北的呼伦贝尔草原。在未修筑中东铁路之前,这里生长着一片片茂密的大森林,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在草原深处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的室韦墓葬中,不仅出土桦树皮葬具,而且粗大的独木棺表明在隋唐时期的巴尔虎草原上也分布着如海拉尔松山上同样的樟松林,说明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与蒙古东部的森林草原是连成一片的;岭东南为低矮丘陵,更是茂密的大森林。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河流众多,沼泡富集。发源于东南的河流多朝南流,汇入嫩江。如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等;西北坡的河都向北流,注入流向东北的额尔古纳河。较重要的河有海拉尔河、根河、激流河等。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主要源头之一。
接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的克鲁伦河是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市西部。该湖是内蒙古最大的湖泊,同南侧的贝尔湖一起,被视为呼伦贝尔草原的标志;两湖周边系呼伦贝尔草原最低的地方,海拔约530 米;岭东南诺敏河与嫩江汇合处则是呼伦贝尔市境内最低处,海拔约200 米。
呼伦贝尔植被覆盖率较高,大兴安岭及西北坡以白桦、落叶松、樟子松为主。东坡主要是落叶松、黑桦、蒙古栎,形成大兴安岭山地特有的针阔叶混交森林植被带。呼伦贝尔草原则发育了森林草甸和典型草原。无边无际的绿色林海中禽兽群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獐、狍、野鹿历来是游猎民族取之不尽的日常食物。据统计,呼伦贝尔的禽类多达18 目50 科30 多种,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则有10 目27 科100 多种②。
翦伯赞先生称呼伦贝尔草原为“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并进一步讲:“假如呼伦贝尔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后院”③。这里孕育了“扎赉诺尔人”④,发现有呼伦贝尔扎赉诺尔蘑菇山等多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⑤;60年代,安志敏先生在海拉尔松山地区发现了十多处细石器出土地点⑥;近年来通过三次文物普查,在呼伦贝尔境内已发现280 多处细石器遗址或采集地点,其中就有属于新石器时期的哈克文化遗存,较为典型的有哈克、辉河水坝、塔头山、呼和诺尔和铜钵好赉等遗址⑦。还有青铜时代石板墓、嘎仙洞鲜卑石室及祝文⑧以及大批的鲜卑古墓群⑨等。北朝至隋唐时期室韦人留下诸多遗存。之后,突厥、回纥、契丹人、女真人先后来到呼伦贝尔,在草原上筑城经略这里的狩猎业、畜牧业,甚至开始出现农耕生产,女真人随后在大兴安岭两侧修筑军事工事——金长城,使呼伦贝尔成为游牧蒙古人的“练兵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这里又恢复成游牧民族的牧场。到明代,呼伦贝尔民族分布发生较大变化,草原上原始的千户制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地域和行政结合的爱马克、鄂托克,逐渐形成的喀尔喀部、科尔沁部成为呼伦贝尔的主人,狩猎经济、游牧经济在这里得到了延续。清代为了加强对呼伦贝尔的统辖管理,呼伦贝尔作为一级行政区划载入历史,公元1732年开始建城,呼伦贝尔城渐渐成为大兴安岭及两侧草原丘陵广阔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二十世纪,生活在大兴安岭及两侧草原森林里的蒙古族各部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俄罗斯等民族,仍保留着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经济的生活方式。
根据哈克遗址的发掘,并结合发掘辉河水坝等遗址的调查情况,目前将之划分为三大时段。其中哈克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含有绳纹陶的地层遗存为代表,时间大致为距今8000-6000年,是不晚于兴隆洼文化的遗存,当为哈克文化早期;第二阶段以辉河水坝遗址为代表,是哈克遗址的第六层遗存,“未发现柳叶形石镞”,出土饰网格状线纹的平底陶器,距今6000-5000年间,为哈克文化中期;第三阶段以辉河水坝T3、哈克遗址第五层遗存为代表,距今4000年左右,当为哈克文化晚期。该遗址的第二大时段为汉代鲜卑文化,第三时段则为以谢尔塔拉、陈巴尔虎旗岗嘎、西乌珠尔墓葬为代表的当为公元8-10 世纪的室韦遗存。
哈克遗址第一时段,当属于哈克文化。从遗址发掘情况来看,从距今8000年哈克文化早期到公元10世纪,细石器遗存从未间断过,而细石器正是渔猎经济和畜牧经济生产、生活的典型器物。呼伦贝尔地区的森林、草原、湖泊及多河流多湿地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一代代森林狩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哈克文化从经济形态方面而论,其原始居民是以从事狩猎经济为主,采集经济为辅,从森林过渡到草原,开始出现游牧经济。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上的昂昂溪文化相似,却有别于大兴安岭南麓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渔猎的经济形态。
二、哈克文化玉器的发现与认识
在原始人类生活中,石的用途被最早发现和利用。因其质地坚硬,取材方便,对人类的劳作生活有帮助,其应用的范围很广泛,使用时间也很久远。玉本身是岩石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文》称“玉乃石之美者”,其包括的种类甚广。玉的色泽和结构各相殊异,在质地方面其化学成分亦各有分别。所以在分类上要给玉石建立标准很难。从这种关系上讲,“它的性格和中国无标准的民族性正相符合,这或者是玉在中国人生活上占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⑩
哈克文化诸遗址出土的玉石器中,以工具类为主。大量以玛瑙、玉髓材质为原料加工的玉石镞、玉斧、双刃玉锛、玉璧等,还残留着使用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哈克文化的玉璧,其内、外缘边渐簿,剖面呈两头尖尖的梭形,杨伯达先生将这种玉器称之为“圜形边刃器”,并指出它应该具有切割的功能,是一种工具。这种玉璧与良诸文化玉璧,齐家文化玉璧乃至春秋时期的玉璧在用途上有本质区别。因为这些在农耕经济范围的玉璧剖面呈长方形,只能成为礼器或佩饰而已,绝不能成为工具了。
玉器就其功能而言,大体可分为工具、兵器、祭器、瑞器、佩饰、冥器⑪。呼伦贝尔地区哈克文化玉器,多为兵器与工具类。早在1985年,鄂温克自治旗林场工人曾在伊敏河东岸的沙丘中,采集到多件玉器。其中玛瑙、玉髓打制成的玉石叶、玉石镞共10件、玉璧11件。故宫博物院徐琳老师对这批玉器进行研究,认为“哈克玉璧内外璧边缘渐薄,剖面呈柳叶形之状应归入整个东北地区玉璧体系,加之玉器起源之初多以工具类为主,从故宫所藏的这批玉璧也能看出其起源于工具的痕迹。同时,从玉璧内缘多有佩戴使用痕迹来说,这批玉璧已经有了一定礼器的作用,可能与巫师身上佩戴的法器有关”⑫。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收藏哈克文化出土玉器14件,其中7件出土于哈克遗址第三地点哈克镇团结村,有2件玉斧,1件玉锛,2件玉璧,1件玉环及1 粒绿松石珠。1999年哈克镇村民沙金山在自家地里捡到1件玉斧、1件玉环之后,经发掘又出土5件玉器、151件石器、6件陶器、3件骨器及1件牙器,还有大量分散的人类遗骨等,此处应为一处墓地。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恩、刘国祥等专家对出土的器物研究,对比黑龙江省尚志县亚布力遗址、辽宁省沈阳市新乐遗址出土的2件两端刃玉凿分析,并结合陶器的器型与纹饰,认为团结遗址的细石器与昂昂溪、腰井子遗址及东乌珠尔墓葬中出土的细石器具有明显的共性。彩陶纹样与林西西水泉遗址相近,某些压划纹饰与西断梁山二期遗存相当,两端刃玉器的造型风格与新乐下层及亚布力遗址出土的石器接近。由此推断,团结遗址的年代大体为距今6000-5500年左右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第三地点频频发现细石器、人骨、陶片等,2001年9 月,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对之进行了深入调查并试掘,发现几处遗址点文化面貌相近,且都处在河岸一侧的二级台地上,故将三处地点统称之为哈克遗址,为哈克文化的命名提供了依据(图四;图五,1—8)。哈克遗址第一地点即为发掘地点,发掘5 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均为平地掩埋,不见墓穴痕迹,也无葬具。有少量的石器、陶片和动物骨骼,人骨分布散乱。根据地层确定为哈克文化早期遗存。M1 墓主人头骨下发现一件玉饰,这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唯一一件从明确单位出土的玉器(图五,9、10)。
哈克文化诸遗址中发现的晚期玉器较多,1985年7 月在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一古墓葬出土的玉璧和玉片,均为“圜形边刃器”,璧的内外缘均薄如刀刃。因与红山文化相近,因此被一些学者称之为泛红山文化(图四,10;图五,11)。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于2001年征集一件玉雕人面像,发现于鄂温克旗辉河索木二道河子的芦苇塘台地,对该地点进行清理后又出土一块大石核等细石器和人骨残块,应为一座哈克文化晚期墓葬(图五,12、13)。
三、哈克文化的先民与本地人群的构成
哈克遗址发掘的墓葬受埋藏环境、埋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骨保存状况较差,经细致辨别,共鉴定人骨8 例个体。其中男性2 例,女性1 例,倾向男性特征2 例,倾向女性特征1 例,2 例性别不详。哈克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表现出更多亚洲蒙古人种的颅面形态特征。专家们对哈克原始居民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将哈克组测量出的12 项颅面特征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东北亚、东亚、南亚四个区系类型⑭相比较,发现基本种系特征与北亚蒙古人种类型最为相似,而与东亚类型、东北亚类型和南亚类型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形态距离。
关于哈克先民横向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地区居民在种族类型的渊源关系,体质人类学家们选择了近代华北组、华南组⑮、爱斯基摩组、蒙古组、通古斯组⑯等5 个颅骨组的15 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计算本文标本与各近代颅骨组之间的欧式距离系数值的方法来进行定量分析,与哈克组形态距离较近的是近代蒙古组,与其他四组的距离则有不同程度相对较大的距离。再纵向地将哈克组与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各类型居民进行比较,选择了东北及内蒙古长城地带先秦时期属于“古华北类型”的庙子沟组和朱开沟组古代居民⑰⑱;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的板城A 组⑲和井沟子组古代居民⑳㉑;属于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古中原类型”的仰韶文化合并组㉒和庙底沟组古代居民㉓;西北地区属于先秦时期“古西北类型”的柳湾合并组㉔和火烧沟组古代居民㉕㉖;以及同属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汉代扎赉诺尔组㉗和时代更晚的谢尔塔拉组㉘,通过对以上10 个遗址的古代颅骨组进行树状聚类比较,哈克组与同属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谢尔塔拉组、扎赉诺尔组以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板城A组、井沟子组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通过考古研究目前已基本确认扎赉诺尔古墓群是汉代鲜卑人的遗存,谢尔塔拉古墓群是公元9 世纪室韦人的遗存,说明哈克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在呼伦贝尔草原可能延续至室韦,而蒙古民族的族源正是蒙兀室韦,其向上溯源可到鲜卑、东胡乃至新石器时期的哈克先民,这些发现为蒙古族族源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哈克文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深入研究的意义
哈克文化由于发掘资料过少,其文化内涵、人群构成、文化源流等很多认识尚不清楚,还需要通过科学地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来解决。
1.关于哈克文化的断代问题,因这里的细石器、玉器延续时间较长,从哈克文化早期距今8000年到晚期4000年间,原始人类都生活在渔猎经济形态中,在今后深入研究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要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地层,分出早、中、晚三个时期,与刘国祥先生把黑龙江史前玉器分成三个阶段大致相同。哈克文化早期原始人群应为单纯的渔猎经济形态,经过中期过渡则到了晚期,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哈克文化原始人群开始了游牧经济新生活。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从呼伦贝尔走出来,对她们的深入研究将会产生许多重大学术课题。
2.哈克文化的分布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从空间范围来看,哈克文化集中在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东至嫩江流域与昂昂溪文化为邻;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哈民文化范围相接;北至黑龙江;西到额尔古纳河。在面积约50 万平方公里内,均有类似哈克文化的遗存分布,故尚需在不同地域进行调查、试掘乃至发掘来对哈克文化的面貌进行深入认识。此外,目前所确认的哈克文化是否还存在地域性差异以及哈克文化早、中、晚三期与周边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源流问题等也是今后需亟待解决的内容。
3.哈克文化人群构成对本地人群的影响。哈克文化先民为北亚蒙古人种,历经东胡、鲜卑、契丹、室韦等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几千年间,一直保持着渔猎和游牧业,以采集业为补充,没有农耕的经济形态,生产工具也是以细石器为主,还有骨器、木器及少量陶器等。而玉器的发现,说明哈克文化与辽西地区、东北亚地区的文化均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中最北部的一元,不仅为东北亚文明探源提供重要的证据,也为蒙古族源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参考。
哈克文化的发现与命名是裴文中、佟柱臣、安志敏、杨虎、乌恩等老一辈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是几十年来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填补了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广阔森林草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2016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哈克文化研究促进专业委员会,希望借此能得到更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使哈克文化的研究不断得以拓展。
附记:在哈克遗址正式清理发掘、哈克文化提出、命名及研究二十周年之际,笔者汇总了哈克文化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用以告慰先师,纪念呼伦贝尔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确立,并希望不断加强对哈克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研究取得更大成果。
注释
①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②马玉明:《内蒙古资源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翦伯赞:《内蒙访古》,文物出版社,1963年。
④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8年。
⑤汪宇平:《扎赉诺尔蘑菇山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⑥安志敏:《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考古学报》1978年3期。
⑦赵越:《论哈克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1期。
⑧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⑨赵越:《古代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
⑩⑪ 郑德坤:《古玉通论》,《名家论玉》,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⑫ 徐琳:《博物院藏哈克文化玉器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1期。
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呼伦贝尔盟民族博物院:《内蒙古海拉尔市团结遗址调查》,《考古》2001年5期。
⑭⑯ 韩康信、潘其凤:《安阳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研究》,《安阳殷墟头骨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⑮ 朱泓、魏东:《内蒙古敖汉旗水泉墓地人骨研究》,《东北内蒙古地区古代人类的种族类型与DNA》,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⑰ 魏坚:《察右前旗庙子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⑱ 潘其凤:《朱开沟墓地人骨的研究》,《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⑲⑳ 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㉑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2004年1期。
㉒ 韩康信:《仰韶新石器时代人类学材料种系特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史前研究》1988年2期。
㉓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二》,科学出版社,1959年。
㉔ 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㉕ 韩康信、潘其凤:《柳湾墓地的人骨研究》,《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附录一,文物出版社,1984年。
㉖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㉗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12期;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文物》1961年9期。
㉘张君:《谢尔塔拉墓地人骨初析》,《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地》,科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