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笃姆小说《茵梦湖》国内研究综述

2019-03-22秦情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内研究综述

摘 要:作为德国十九世纪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特奥多·施笃姆以其小说和诗歌赢得了众多读者的赞许。此外,特奥多·施笃姆也被公认为我国从“五四”时期以来最受欢迎、最富有影响力的外国作家之一。其小说《茵梦湖》更是被誉为最优美的德语小说。本文将尽可能搜集到的有关研究施笃姆小说《茵梦湖》的文献整理和归纳起来,力求使得我国对施笃姆小说《茵梦湖》的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本文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对施笃姆小说《茵梦湖》在国内的翻译研究总结;第二节是对《茵梦湖》文本分析研究的总结;第三节是对《茵梦湖》与中文类似小说比较研究的总结。

关键词:《茵梦湖》;国内;研究综述

1 《茵梦湖》在国内的翻译研究情况

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国内陆续有学者着手翻译施笃姆的这一代表作品《茵梦湖》。至今,该小说在国内的译本可谓数不胜数。单单对于小说题目Immensee的翻译,就先后出现过多种结果。例如,之盎译于1916年将其译为《隐媚湖》,郭沫若与钱君胥于1921年将其译为《茵梦湖》,唐性天于1922年译为《隐媚湖》,朱偰于1927年译为《漪溟湖》,梁玉春于1940年译为《青春》,巴金于1943年译为《蜂湖》等。小说题目最终由杨武能和卫茂平定名为《茵梦湖》。卫茂平叙述了《茵梦湖》从传入中国之初起的翻译发展情况,论述了《漪溟湖》与《茵梦湖》相对于其他译名的优胜之处,最终分析指出《茵梦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结构滑动,显示出浪漫主义挣脱束缚、渴望自由和扬情抑理的特点,尤其是“茵梦”两字透射出女性魅力和梦幻色彩,准确地捕捉到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后一代青年感伤型浪漫主义追求。

马君玉曾重译《茵梦湖》,并于2007年在《译林》上发表《新译〈茵梦湖〉有感》。何俊从郭沫若译本《茵梦湖》中的三首诗入手,通过比较杨丙辰和郭沫若的译本,分析了郭沫若对《茵梦湖》的风韵译的翻译得失。钱定平在《千里追寻〈茵梦湖〉》中对杨武能译本《茵梦湖》中的错误进行了探讨。

2 《茵梦湖》文本分析研究情况

《茵梦湖》主要讲述了两位男女青年即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的爱情悲剧。施笃姆笔下的悲剧性形象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此,郑华玲在《感伤的爱情与女性的命运——特奥多施托姆小说中的人性视角》一文中分析了包括《茵梦湖》女主人翁伊丽莎白在内的施笃姆小说中的多位女性角色和包括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在内的多个爱情悲剧。郑华玲认为,女性的命运和爱情悲剧一直是施托姆关注的重点,提出施托姆在《茵梦湖》中营造了纯净感伤的爱情空间,并且对女性命运给予了极大关注。刘颖、付天海则在《隐匿的情感——评小说〈茵梦湖〉的空间化叙事》中分析了《茵梦湖》爱情悲剧的成因。他们提出,小说里爱情悲剧不单单是由于市民社会家长制带来的外部阻挠,主要因素该是男主人公的逃避与拒绝。他和当时已经是他人妻子的伊莉莎白重逢在茵梦湖庄园,在对空间的感知上表现出了无意识的、且不可见的心理图像。刘颖在《记忆与性别——论施笃姆小说〈茵梦湖〉中的性别叙事》中通过从回忆与被回忆这一方面出发,结合了叙事技巧和性别差异,探讨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在领悟和把握时间的层次上不同的心理特质和叙述地位,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施笃姆身在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具体而言,该文论述到,女性自身社会化进程限制了其生活体验。这和男性的回忆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生活的片段要以男主人公莱茵哈德的視角来展示,从而被强加了男性理解下的身份认同。可见,该文批判了《茵梦湖》中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

除对爱情悲剧的分析和探讨之外,学者对于施笃姆在《茵梦湖》中营造朦胧美的写作手法也颇为关注。周柳波在《凄怆的爱情挽歌 完美的人格理想》中认为施笃姆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从平凡的现实出发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生悲欢离合的诗意。他认为,施笃姆的成功作品都存在相同的特征,即它们像笼上一层在作者的故乡北海之滨常有的、轻雾似的、弥漫着一种凄清而柔美的诗意,正是这种诗意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张博在《浅析外国名著中的隐喻写作手法——以施托姆的小说〈茵梦湖〉为例》中在对《茵梦湖》进行概述的同时,简述其对于反对包办婚姻大的隐喻背景,并结合隐喻理论对小说中具体句型、段落的隐喻写作手法的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认为隐喻确实在施笃姆的写作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芦力军在《诗意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从〈茵梦湖〉看诗意现实主义的唯美表现手法》中认为,作者使用了抒情诗式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心理活动,把人物的内心和自然中的景色相结合,借景抒情、以情寓景,达到人景相交的境界。邵思婵在《施笃姆悲剧命运小说的艺术特色》中分析了其包括《茵梦湖》在内的多篇悲剧性小说,从风俗景物、人物描写、小说结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等方面分析了施笃姆悲剧命运小说的主要特点,包括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悲观处事的小说人物、框型结构、隐喻的手法、诗歌的运用、反复使用某个形容词等。通过分析,文章认为施笃姆不似前辈歌德之黄钟大吕,不似后继托马斯·曼之锋茫犀利,但在寂静里的几声清馨,却能分外动人心弦,他在德国文学史上承上启下,占有重要的地位。刘颖在《诗与情:施托姆小说中的诗意追求》认为,施托姆的小说是抒情诗歌创作的一种延伸,其小说的诗意特征表现在意境和氛围的营造和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中,小说中频繁往复闪现的意象为小说的诗意点染了不少韵致。

此外,学者从多方面分析了《茵梦湖》的小说结构,其中以框型结构为主要的探讨点。赵红平初步探讨了施笃姆小说的创作特色作,并在《试论施笃姆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中提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一、创造“意境”和“氛围”,包括对儿童和自然的描写、使用比喻、采用慢节奏、大幅度的今昔对比;二、采用框型结构和戏剧创作手段;三、使用简洁、准确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例如穿插韵文、创造新的复合词、采用明暗虚实的手法、使用拟人化。王蓓蓓在《施笃姆小说〈茵梦湖〉中的艺术特征》中详细探讨了《茵梦湖》的框型结构。该文认为,作者在布局和情节上贯穿了主题思想,故事的情节虽简单,但小说对于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却不露痕迹。小说中虽没有严整紧密、环环相扣的情节,但画面感强烈,行文节奏明快而又平稳;抒情方式含蓄而又热情;布局上层次分明,结构上自然舒展。刘颖在《心向往昔——试论施笃姆小说回忆叙事的主题与视角》中认为回忆性叙事是施笃姆小说创作的重要文本特色,并考察了回忆这一主题在施笃姆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并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分析了文本的回忆叙事结构。文章认为,在《茵梦湖》里施笃姆采用了全知全能的叙述视点,回忆是抚慰与现实封闭的主人公孤独心灵的良方,回忆体现了他们在黯淡现实里的生存价值与尊严。

对于《茵梦湖》创作背景,皇甫宜均在《诗意现实主义的感性体验——评施托姆座屏中的意境美的描写》中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德国美学思想对施托姆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文章认为,作者在意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两方面通过对“美”的渲染竭力维护社会的传统观念,保持自然和精神的和谐统一,让读者从中能体验德国社会道德和传统价值观所具有的美的内涵。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也表现了欧洲文艺复兴后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

3 《茵梦湖》与中文类似小说比较研究情况

张星星、李建国在《〈诗经·蒹葭〉与〈茵梦湖〉:永难企及的水畔悲歌》中从情景、追求的主题、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比较了《诗经·蒹葭》和《茵梦湖》这两篇年代相距甚远的作品,并认为两部作品虽然产生在不同的时代、地域和文化,但是两者对于生命中最美好东西的渴望与追寻,古今中外是共通的。马伟业在《〈茵梦湖〉与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中认为,中国文学在《茵梦湖》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与其风貌、格调都非常相像的作品,并通过周全平的《林中》、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与萧乾的《梦之谷》作为现代文学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的代表,讨论施笃姆以及《茵梦湖》对于中国现代小说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这类小说故事和《茵梦湖》一样都是情绪化的;这类小说的人物形象也同《茵梦湖》一样,不是纯粹的典型形象,而更接近诗化形象;这类作品中出现的环境也同《茵梦湖》一样,都呈现出强烈的心灵化与情绪化特征。韩益睿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迟桂花〉与〈茵梦湖〉之比较》中分别从两位作家与诗画的关系来做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的异同。陆友平在《人性乌托邦世界的理想构建与爱情悲剧的诗意化书写——沈从文〈边城〉与施托姆〈茵梦湖〉的比较》中从爱情悲剧的诗意化书写以及悲剧原因探析、文本深层意蕴探析与比较等方面对中德两篇小说进行了对比。

王福和在《郁达夫创作中的施笃姆影响》中认为在文学创作中,郁达夫在很多方面所接受的是施笃姆的气质和风格,其中以《茵梦湖》的影响尤甚。文章中分析了郁达夫小说《过去》、《在寒风里》和《迟桂花》中的段落和语句,认为郁达夫的小说是在施笃姆隐性的影响的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刘久明在《郁达夫与德国文学》中谈到郁达夫对施笃姆的推崇和欣赏,并认为郁达夫的文学道路和施笃姆有着某种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从诗歌创作开始其文学生涯的。郁达夫早年写过大量优秀的旧体诗,其诗才为世人所公认。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由于受到施笃姆的影响,郁达夫也是把小说当作抒情诗来写的。他的许多小说,也可以看作是“抒情诗的延长”,同样也有着“浓郁的、清新的诗味”。刘久明另在《郁达夫与施笃姆》一文中进一步谈到,郁达夫不仅曾致力于介绍施笃姆,而且在创作中多方面地接受了施笃姆的影响。特别是施笃姆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对于“故鄉的悲思”及其“带写实风的浪漫派的艺术”,更在郁达夫的小说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文章列举了郁达夫对包括《茵梦湖》在内的多部施笃姆的小说的见解,并详细阐述了两位作家的风格相似之处。

作者简介

秦情(1992-),女,汉,重庆,专任教师,硕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外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国内研究综述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