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3-22韩丽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韩丽娜

(西京学院至诚书院,陕西西安 710100)

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文明进程。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就变得尤为重要。倘若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大学生三观不正,就很容易出现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价值取向模糊、道德水准不高、政治立场不明等问题产生,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也就成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积极发挥高校的引导作用,才能让大学生群体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重任,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2 现代大学教育使命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社会服务,这是现代大学的三项主要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基础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大学高等教育中,培养人才应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社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主动创造能力。只有将大学生培养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时,才能让大学生顺利步入社会,为社会所用,真正成为能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发展的需要

当下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综合考量,坚持事实就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课程传授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单向灌输书本理论层面,而是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学术手段,整体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将时代因素、学生特性融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进行研究,进一步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在观念层面上存在割裂

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是班级课堂授课以及单向灌输两种,通过黑板、粉笔和嘴巴将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这两种在高校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显然深受重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影响。不可否认,在过去的高校教育过程中,这些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从当下来看,这种机械的、片面的、单向的灌输讲授,并不利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高素质要求不相匹配,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创造性未必充分激发,二是对培养学生个性和发展能力没有明显帮助。

总的来说,这种单纯的片面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使得对整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成效甚微。正因为这种教育信息只是从教师层面机械地流通到学生层面,不在乎学生是否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内部消化,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缺乏自觉学习动力。封闭性、单向性、强制性作为这种教学方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无法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心服口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生厌倦,不可谓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无声控诉。

2.2 理论与实践在操作层面上存在分离

由于特殊的宏观性和理论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相对抽象,不像其他课程有实操性。这成为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教师在这方面采取积极尝试,如组织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调动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但是需要看到,因为受到课时冲突、经费难以保障等因素,这些实践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并不现实。

此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并非一蹴而就,改革过程中仍有不少阻碍。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时较长、教学效果难有保证。因此,高校纷纷采取了把课程划分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表面来看,这种压缩课堂学习时长的教学方式为增加实践腾出了空间。但从深层次方面探讨,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减少,且实践活动组织及相应的管理工作难以匹配,导致实践环节还是“纸上谈兵”,最终仍呈现课堂教学的局面。

3 关于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建议

3.1 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课程教师,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导师、辅导员都需要参与其中,这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构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辅导员具体负责,其他群体都承担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进行系统教育的主要职责。因此,打造一批能够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不仅要建立完善教育队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机制,还要对教育工作队伍进行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具体来讲:一是要以政治坚定、业务水平高、纪律严明、作风正派为原则,培养选拔一批高精尖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二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和机构运行模式予以创新和改进,使其适应当下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要求。三是教育队伍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强烈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四是强化教育队伍责任意识,加强日常教育工作,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2 打造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

打造多方参与、通力合作的教育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学校党委作为最高领导机构,对整体教育工作负总责,统一协调和管理;学术研究中心负责对具体教育工作进行谋划;各学院领导机构和行政岗位人员要能够随时关注大学生发展现状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工作中,要让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党团组织的功能有机结合,保障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印象,更能让大学生在实地参观、模拟体验等各种实践活动中了解历史、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学习接触书本时间过长,难免产生抵触心理,这时,选择从另一个教学角度传授知识,即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地调研、模拟管理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整个课程显得更加活泼生动,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社会实践效用最大化,就必须突出其必要性和针对性,将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和必备课程内容当中,通过明确实践项目、地点、时长以及必要的经费保障等措施,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和考核体系支持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要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坚持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科学化、合理化。有效结合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方法,使二者互为补充。

3.4 积极发挥主题辅导与心理咨询作用

要关注学生对实践活动、就业方向、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心理咨询要把侧重点放在为大学生提供给建设性意见方面。通过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疏导,缓解并释放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心态得到调整,提高抗压能力。当然,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作用也十分重要,要在学校充分开展工作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评价和教育管理,只有这种内外共同作用的方式,才能让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帮助大学生群体健康成才。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