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价值及路径

2019-03-22董凌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企特色

董凌丹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 322100)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独具特色且举足轻重的部分,几乎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高职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进行学生就业前的预备教育,其目标定位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其办学理念、精神、管理制度独具特色,而且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具有其自身的规律。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尤其应该重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获得专业技能,也能初步了解企业文化、现代制度、职场等要求,以便毕业后能快速融入适应企业职场的要求,迅速融入企业文化。

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力量。

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符合自身行业特点,具备企业特色的独有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理论思想、管理制度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它的内在动力,是企业价值观的精神体现。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企业文化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规范,而且形成了企业凝聚力,有效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推动企业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行。

这两种文化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但不同的是校园文化主要通过文化熏陶感染影响教育学生,从而达到培养素质更高、技能更强、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的目标。而企业文化更多的是追求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达到实现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目的。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理念和特性决定了其教育要兼具“高”与“职”的双重属性,它既有别中专、职高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具备高等教育的相关内容。又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更需突出其职业性,使高职学生在学习课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职业价值导向、职业行为规范,体验职业氛围。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发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决定了一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而特色专业优势是决定一个高职院校发展程度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在特色专业上向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吸取其企业文化的精华。并将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在课程设计、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做好对接,进一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明确特色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真正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2 形成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没有形成符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模式,尤其是在与特定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对接互动中未能充分体现出学校的专业办学特色。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上都局限在对学校教学的一种简单补充,没有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和提升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对接工作,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文化建设模式,不但可以吸引特色专业相关优秀企业的注意力和合作资源,更可以促进形成高职院校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当前提升高职院校不断壮大发展的迫切需求。

2.3 夯实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优秀完备系统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内涵所在,是学校不断提升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根本保障。一个具有专业特色、行业优势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突出行业教育特色,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体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逐步形成独一无二的特色校园文化,不断影响教育一批批学生积极进取,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3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路径方式

校企文化融合对接要从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有效融合。

3.1 精神文化融合对接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在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校风校训等精神文化建设基础上,学习吸收企业入职培训、岗位培训等内容,提炼总结“诚信、敬业”等基本职业精神文化,根据学校特色专业情况融入优秀行业企业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职业操守等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创新建设高职院校教学精神和现代企业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精神文化。

加强与学校特色专业相关的优秀行业企业经营理念的融合对接,开展校企沟通座谈、邀请企业开展专题讲座、优秀师生送培等多种形式活动深化校企文化融合,通过校园网站、公众号、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不断宣传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精神。例如浙江广厦学院依托浙江广厦在建筑行业的优势地位,充分吸收建筑行业企业优秀文化,培养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职业素养。其木雕专业也可充分利用东阳木雕地方特色产业优势,请进来走出去,让学生充分感受行业特点、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魅力。为毕业生能够尽快融入行业、走向社会积累坚实的基础。

3.2 物质文化融合对接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

物质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对接的基本载体。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特色行业企业的合作,在校园布局、建筑景观等形象系统上融合企业LOGO标识、代表性场景等内容,传递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在实训场地的建设上,引入企业实际生产程序或工艺流程,模拟企业真实场景布局和工器具,设置各类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近似的标识标志,将企业应用性强的物质文化引进校园。也可以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通过适当方式宣传优秀企业的理念精神、职业操守、优秀案例等内容。营造校企融合氛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尽快养成好的职业素养。

3.3 制度文化融合对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制度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对接的主要渠道。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校园教学制度文化,本身就是高职教育的立足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采用多远合作方式协同开展教学工作,促进企业生产、学校教学相互渗透,实现“产教研”一体化发展。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需求,个性化制定教学培养方案,和企业一起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设计和教材开发等,真正实现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目的。一方面企业要选派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课,选派高技能人员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校要坚持让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素质。

高职院校形成越贴近社会需要、企业需求的课程设计、制度建设等教学机制,就越能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环境的职业能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职业人才。

3.4 行为文化融合对接促进学生职业行为的养成

行为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对接的重要方式。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行为体现,是精神文化、物质环境、管理制度等渗透到师生思想中的行为表现和方式。高职校园要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中之重要实现企业文化在专业文化和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企业精神、理念教育、职业道德等教育。结合特色专业教学内容,把“爱岗敬业、自强自立”等企业精神和“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引入企业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对接,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相对接,教学制度和企业制度相对接,教师身份与企业师傅相对接,深化校企融合,实现全流程、协同式新型育人方式。进一步推动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的融合,使学生的人文精神、职业素养、行为意识在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中逐步养成,从而实现从离开课堂就能走进职场的快速转变。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企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