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9-03-22刘超
刘超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随着我国全民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大学生数量持续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时间被搁置在了风口浪尖。因学生就业创业难诱发的“知识失业”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新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潮又有所抬头,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更是无法估量,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因而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利用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同时发扬新时代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促使他们又好又快地融入社会,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又造就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因而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高职学校方面应端正自身态度,合理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并与他们的专业教育相融合,利用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自身专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1]。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1 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对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高职方面为响应社会发展需要,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工作,如开展创业教育试点高职、引入国外YBC创业教育项目、深入钻研创业教材等[2]。毋庸置疑的是,高职方面的众多举措,尤其是专业教育的迅速提升,在推动我国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收获成功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认识不到位、理论体系不健全、师资建设不完善、学生创业基地缺乏、学生自主创业精神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发展,相关人士必须予以重视。
1.1 认知观念不正确
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时至今日很多人都未能正确认识学生创业。在很多人封建式的旧思想中,学生创业是学生无法就业时的一种“迫于无奈”的浪费自身才力的自杀式选择。也因此,很多人在遭遇高职学生创业问题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抱有鄙夷的态度。迫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部分学生不仅逃避创业这个话题,甚至劝阻其他学生创业,并且一度对专业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1.2 理论体系不健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健全,甚至存在理论空白,很多高职在设置学生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时都未能充分地重视创业教育,而且有意规避这个导向,以至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单一、课程安排不科学、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沦为常态,这使得具有创业意识和倾向的学生被迫进入了缺乏创业理论指导的“空床期”,他们在无奈中选择妥协现实。因此,缺乏科学性的创业教育难以为学生的实际创业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而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创业的热情以及创业的质量。而在专业教育方面,高职学校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理论学习与专业培养,和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比较成熟。
1.3 师资建设不完善
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专业教育的执教者,也是创业的引导人,要想科学系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并提升他们的创业力,必须要有足够雄厚的教育师资力量作为后盾支撑。然而,就高职教育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普遍较为匮乏,虽然相关的国家教育部分与具有全球目光的专家们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已经加大了培养创业教育教师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并加快了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创建,然而由于培养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资金数量也较为有限,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不完善问题仍然未能妥善解决[3]。这也造成了创业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较好融合的困难。
1.4 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
学生创业文化氛围不浓郁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为社会各界未能正确认识学生创业,对学生创业普遍持有不支持、不鼓励、不合作的冷态度。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屡屡遭遇挫折之后,他们的创业热情就会大打折扣,而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投身创业的热情,影响学生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而这些失败案例的前车之鉴,也会影响到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而社会与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相对比较旺盛,他们更希望高职学生通过接受专业教育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总的来说,学生更倾心于接受专业教育,受挫感低,心理上能够接受。
2 解决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问题的对策
想要全面提高学生创业教育质量,必须要结合现阶段学生创业教育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教育优化策略,在具体落实时可以从如下五点出发。
2.1 明确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
思想是意识和行为的先导,想要提高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质量,首先需要帮助社会各界在正确认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对于教育者而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想要提高学生的创业力和专业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以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改变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就业格局;对于学生而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要提高其团队协作力、心理承受力、社会适应力,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的运用于创业过程,指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构建自身的创业发展格局[4]。
2.2 应加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改革力度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开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二是开展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高职方面应有意识地改变自身现阶段的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式,及时将与其相关的资源融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重点开展普及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专业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以及研究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之落实不同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普及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培养创业实用性人才,要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强化学生的创业务实力;专业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要向学生传授创业心理学知识、创业哲学知识、创业法学知识等,要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如何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研究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主要培养创业领域的研究性人才,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创业学研究力,能够对用所学专业进行创业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
2.3 丰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内容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应该仅以向学生传递行业发展前景、市场就业现状等信息,而是应该能够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有效创业、帮助学生成功创业,并学会如何规避创业风险,如何吸引与利用社会资金等。基于此,高职方面应充分研究现阶段我国学生就业情况,设计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相关的专用教材,向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才能与创业技能。其次,应不断加大创业实践教育力度,根据市场化需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类型的比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实践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创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思考创业。
2.4 营造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氛围
浓厚的创业文化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环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也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营造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氛围时,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该项工作落实的主要承担人[5]。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要帮助社会感知政府部门对学生创业的支持态度,要加大力度向学生科普创业的优惠政策,要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对提高自身收入发展我国经济的意义,要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深挖自身的创业潜能,促使学生自主、自愿创业。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各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职方面应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在自身的教学体系之中融入新的教育内容,要善用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力,继而为我国输送一批既具备开创精神又拥有强大专业素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