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探索

2019-03-22郑思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价值观案例

郑思宇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35001)

1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建设意义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三强调,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渠道,各科都需要收好责任田,确保各类课程能够与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展,以便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协同,在高校中纷纷策应,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合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独奏的局面。

课程思政,指在上述背景中提出的一种全新尝试,从课程设计方面,课程思政更是一种课程教育观念,并非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不是学校开设的一项教学活动,而是促进思政教育能够融入教学改革中的措施,在潜移默化之中发挥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的课程,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必修课程,另外,在社会高速发展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十分广泛,大学生价值观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职业生涯教育要求更高,必须强化改革。

从本质上来说,课程思政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是将价值引领与其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的课程当中,这也符合目前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理念需求,并且能够从课程设计理念上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方向。大学是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而大学生择业教育也应该提高重视,将其作为学生培养的关键内容。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包括打工、实习等,通过多个渠道和社会广泛的接触,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经历少,且受到新媒体影响颇深,信息爆炸的年代中,学生受到影响,对自身职业规划没有一个真实的想法,增加了一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因素,甚至会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所有,必须将思想政治融入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当中,通过有效的引导、疏通作用,发挥思政课程作用,同时也提升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效果,为其提供必要的思想源泉。

2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突出一个灵魂:落实社会核心价值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在新时期,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以及培育价值自信方面。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第一,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代表,其价值趋向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核心价值取向。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必须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第二,在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民族伟大复兴,与大学生人才培养规划联系起来,将培养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担承担起来,当作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指引。

所谓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指的是职业评价、大学生价值观等具体体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价值观是否正确。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毕业生职业选择中,需要从学生角色转变到社会角色中,无论是环境、还是心态,都需要发生较大变化。社会职业价值观念存在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要求其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在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对学生行为进行自觉的指导,为学生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供正确导向,做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

3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突出一个体系:贯穿职业生涯不同阶段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要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学生能够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职业生涯中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现实需求。

在职业生涯概念中,其实是一个相对动态化的概念,不同阶段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需求、自身思想动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因此,职业生涯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在于泳红发表的《价值冲突——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一书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按照学生不同时期,分为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职业倾向阶段,一般发生在大三以下学生身上,这一阶段中,学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自我认识不断加深,也开始逐渐接触到自己未来可能接受的职业;第二阶段主要是大学高年级阶段,其已经开始涉足社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工作,尝试选择自己习惯的事业,并不断地摸索;第三阶段是学生实习阶段,对自己职业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几次工作岗位选择,确定自己喜欢的职业领域;第四阶段是稳定维持阶段,学生正规教育已经完成,需要在选定的职业领域中稳步发展。

职业规划按照大学生不同的思想阶段进行划分,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按照这一原则,采用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办法,分层次、分内容进行教学工作。因此,可以说职业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中,教师需要根据与学生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所在地区不同,采取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坚持持之以恒,切勿仅仅在大四阶段设置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要在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阶段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学生能够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职业生涯中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现实需求。大学期间既是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波动比较大的阶段,个体差异比较大,类似遵守规章、团队合作、敬业务实的职业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这时应该发挥其领导和核心作用,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4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突出一个重点:以学生为主体

课程思政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通过创新教授方法和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将国家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开启人生篇章。

在课堂教学上,课前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引出该堂课要融入的思政元素,选择教学内容和目标指向一致的案例,比如,为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可以设置珠港澳大桥的自主制造案例、航天领域的发展案例等实践案例。通过新媒体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媒介,在课堂上选播短视频、PPT,利用社会知名人士的案例和学生们身边接地气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在案例的讲解过程中,既可以采取先讲理论再讲案例辅助,也可以先讲案例再进行理论推导,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尽力摆脱“严肃”和“刻板成见”的语言,积极引导讨论的知识点、关键点,根据学生的讨论,不断揭示各种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概括和总结。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充分阐发的案例典型不仅能够弘扬正能量,易于学生们接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榜样,并以榜样作为自己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望远镜,科学规划未来。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实践、企业模拟实习激活学生参与程度、丰富教学拓宽讨论空间、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将“课程思政”做到实处,引导学生更好地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勇担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价值观案例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