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2019-03-22张永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教学质量

张永军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中最流行的、相对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而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便是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教学。而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实践标准相互对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学校实现精准育人的必要环节。但是随着校企多元化合作模式的发展,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中,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特征,其教学质量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该文简要地从“六位一体”的高职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1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问题与现状

2016年4月11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财政部、中国保监会为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维护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发布《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从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制定。而其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形式包括顶岗学习、跟岗学习以及认识学习等,其中定岗学习通常为六个月,而学生在其他实习的过程中,在单位的实习实训时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具体确定[1]。应支持实习单位与高职学校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探索分段式、多学期等多种形式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

但是现实是,校企现如今多元化办学模式的逐渐发展,除了上述方式以外,企业项目所驱动的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训练也日渐增多。而管理粗放成为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满意度不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使得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1.1 缺少对于实习实训的管理

过去的顶岗实习实训,因学生较少,所有的学生的实习实训由学校安排,实习单位全力配合,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易于管理。但如今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学校的学生逐年增多,学校也无法像过去一样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岗位的安排,而是让学生自行去招聘会寻找实习岗位[2]。而目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不够到位,基本上以分散为主。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借助现代化的线上实习学习管理系统进行跟进管理,但是仅仅是流于形式,只是记录过程,而关注校企育人的实质性效果偏少,而过程性材料收集的偏多。此外,企业没有担负起育人的责任而是在扮演用人单位的角色,这样就会导致多数学生的顶岗实习处于“放羊”的状态,无法真正的完成实习实训的教学目标。

1.2 没能有效地落实实习实训的管理制度

经过对于高职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的调查当中,77%左右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精神而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的管理方法。但是由于制度操作性不强,制度过于笼统,或者缺少监控措施,使得相关制度仅仅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1.3 校企共定实习中缺乏相应的教学标准

经过对于五千多名毕业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整体的实习效果的调查当中,只有别16%左右的学生是通过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明确了自身的学习目标,而其余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是通过他人介绍或者自己联系的方式来寻找实习岗位。由此可知,学校在联动企业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对于实习实训项目的落实程度也不够。此外,有大部分的实践教学是专业老师或者学校认为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引入的,通常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来进行实训环节。但是合作项目的经营地位明显高于高职毕业生实习实训的地位,从而实习实训环节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

1.4 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管控不到位

经过多所学校实习实训管理调查的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通过递交实习报告来记录全程的实习过程的以评价学生的成绩。其中只有27%左右的学生,技能掌握到熟练的程度,而只有百分之十三左右的院校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总体素质[3]。由此可见,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管控不到位,也是当今高职学校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 实习生的实习实训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是为未毕业的学生,所以很大一部分的企业都会将这些实习生当作临时工来用,没能真正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学生从事的都是流水线工作,顶岗实习的效果相对不好,实习生的技能也得不到相应的加强。其次,企业在关心和照顾实习生的方面做到很少,若是学生因操作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时企业的赔偿事项没有做到位,就会使学生的实习实训甚至安全健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实习实训环节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六位一体”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体系,核心主要为教学质量管理,而其基础为企业、学校等。通过学生及家长的综合满意度来进行综合测评实习实训环节的教学质量,从而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的保障[4]。

为此,提高实习实训环节为导向、通过校企系统育人为主要保障,以状态数据为监控依据,通过管理制度作为激励约束,集中制度系统、组织系统、标准系统、评价系统、监测系统以及反馈与调控系统为一体的,在校企合作下的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打通高职学校与企业间的教育通路,将实习生的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以及职能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协调、权限职责与任务明确又相互促进提升的质量管理系统。

3 如何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1 构建切合实际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细化《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的相关内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制度保障。而在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中应在实习前有明确的教学标准,实习中有过程材料,实习后期要有考核评价的过程监控以及规范管理,从而充分的克服高职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教学质量无人问津的现象发生。

3.2 构建紧密衔接学生实习实训标准

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标准主要包括,实习实训的教学标准,实习实训的过程监控标准、实习实训的评价反馈标准等。这些标准判定了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总体教学质量。

高职学校实习实训环节是落实课程内容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关键所在。只有高职院校与企业做好联动,深化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的专业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确目标。如此才能使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3.3 构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监测制度

在高职学生的实习实训的环节中,院校老师以及企业的指导教师应依据相关实习实训依据来进行教学活动。与此同时,高职学校的辅导员应积极跟进学生的思想引导、生活安排以及安全教育等方面,同时对于发生的问题要积极地进行解决以及管理。而学校专业指导负责人应对于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的专业问题进行一定的深化,要对学生技能与技术的情况做好综合评估并督促其改进,从而使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将所学的理论专业技能实质化[5]。而二级分院的领导应及时与企业实习实训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一定的沟通协调,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训的具体情况,对实习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而实习和实训的实施情况通过实训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收集,使学习教务系统人员技术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树立一定的标杆。

3.4 构建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实习生实习实训的教学标准,充分联动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对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质量评估以及价值判断,并给出标准符合度以及目标达成度的相关结论,从而最大程度地把握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效果。

3.5 构建调控与反馈模式

二级学院以及企业的教学实施部门应积极的接收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于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完善计划的实施,优化整体教学标准,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总体教学质量,达到提升用人单位、学生以及家长的满意度的目的。

4 结语

虽常说科技发展是企业发展与效益提升的源动力,但实时便是科技的发展主要靠人才的支撑,而学校恰恰就是资源、技术以及人才的创造者和提供者。而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国,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才是源动力,而高职的具体考察标准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方法,也都是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有效政策。为此,依靠企业以及学校两个地点而实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理应受到各方面的共同关注,从而达到各司其职、规范管理以及协同育人的目的。而自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的教学方案的施行更是这样。其学校自动、企业联动、政府推动以及行业主动,四个方面来保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实习实训环节教学质量,从而使得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校有效的落实管理制度,培养更多能将自身专业技能更好转化为在职场中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