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背景下闽东畲族特色文化构建探索
2019-03-22陈方劲
赵 峰,陈方劲
(宁德师范学院,宁德 352100)
2017年,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意味着宁德市畲族文化获得立法保护。将设立保护畲族文化专项资金,用于重大项目保护、研究和开发,畲族文物典籍的整理、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等。
在现代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进一步研究、分析畲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探寻闽东畲族特色文化的构建,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畲族的文化存在现状
畲族是我国东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明清以来逐渐成为畲族的主要聚居区。按2017年人口统计,宁德市有畲族20万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宁德全市乡镇中,有九个畬族乡,畲族人口占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238个。畲族有其族内通用的畲语但无记录畲语的文字,借用汉字记录畲语,以“歌言”为主要形式的口头文学,代代相传。先秦时期的史书中就有关于畲民活动的记载。
福建宁德作为全国畲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地级市,有着丰富的畲族文化遗存。将宁德市富有畲族文化特色的元素加以提炼、改革、创新,高起点统筹规划保护畲族文化,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畲族文化,是当前宁德市跨越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畲族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濒危。我们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同时又要结合当地实际为畲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内涵,[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畲族文化传承中的瓶颈问题
(一)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对畲族文化的开发保护过分看重市场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许多地处偏远的畲族已摒弃自身的民族习惯,将祭祖、宗教信仰等当做迷信而扫除;如今,手机、微信、电视、互联网等多元文化生活已基本普及到畲乡,现代音乐元素逐步取代了原有单一的畲歌。畲族同胞也同汉族人民一样,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传统习俗汉化程度越来越强,日益受到周边及外来文化的侵袭。随着人们对发展经济的强烈渴盼,相反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却逐渐缺失,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效益的生产方式破坏了畲族地区原始简朴的传统经济以及原生态的传统文化。[2]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甚至将畲族文化过度市场化,从而导致庸俗化、低俗化的出现。
(二)对原有的畲族文化改造的适度问题
在畲族文化开发利用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传统畲族文化改造的适度问题。一切事物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任何一种民族文化要传承发展下去,都或多或少发生一些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依照着自然演变的规律而改变,这与为了某种目的和利益人为地去变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无疑变成一种“改造”。
畲族文化要传承要发展,要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需要抛弃那些落后、陈旧、迷信的东西。所以对畲族文化进行适度的改革与创新,使畲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是极为必要的。通过对畲族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利用,进而构建畲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良性闭环体系。
在构建畲族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保存畲族自身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注意保持其独有的民族文化要素,不能任意改造。否则,很容易对构成畲族文化的基本要素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例如许多地方在进行畲族风情表演时的畲族服饰就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进行了较多人为的改装,过分舞台化,失去了原有的各县域服饰上的风格与差异。
畲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是在宗教活动、丧葬礼仪等活动中,多见于“做道场、祭祖、打徨”等活动。如“做道场”,是畲族为超度死者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打徨”,是一种巫舞,由法师建造九层仙楼,请来玉皇大帝、天兵天将,为病人驱邪捉鬼。畲族有着本民族的图腾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多由法师口吹牛角,手舞灵刀,在锣鼓声中,边唱经文边舞动模仿狩猎的步伐。
而我们现在见到的经文艺工作者加工编导而成的畲族舞蹈大多美轮美奂,融入了许多现代歌舞的元素,观赏性加强了,但表演的成分远远大于文化保护的初衷。
需注意的是,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尊重畲族的宗教活动、符合畲族的伦理道德等。决不允许出现损害畲族利益、伤害民族感情的改造和开发。畲族文化的产业开发不应该以牺牲原生态文化元素为代价,[3]128像有些村落,为了吸引游客,不惜将传统畲族的“草寮”“瓦寮”建筑改造成了徽派建筑,其行为无疑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三)畲族歌言的功能逐渐丧失
传统上,畲民的日常农活及风俗习惯中,人们习惯于在田间、地头对唱畲歌,它既是一种社交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劳作间隙的休息、娱乐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闽东山村几乎已村村通公路,大大改变了畲族聚居区的交通状况,原本封闭的村畲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增多,完全改变了过去几户人家独居深山、闭塞落后的状况。许多畲族中青年走出畲村,外出求学、打工、经商。这些外出人员受到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熏陶,在思想、婚恋和审美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逐渐汉化的结果是畲族传统文化的记忆渐行渐远,对传统的畲歌,他们缺少的是参与的热情与兴趣。在近来经常举办的畲族歌会上,纯粹的畲歌表演大概仅占节目的一半,穿插其间的是各种现代歌舞。据观察,台下的畲族观众似乎对现代歌舞更感兴趣。
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使畲族村民对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年轻人甚至不知道畲族有“族内婚”的规定,婚恋观的改变,谈情说爱的方式也在悄然变革。如今的畲族青年,早就抛弃了传统的以畲歌为媒介进行谈情说爱的方式。在他们看来以唱歌来谈恋爱,既古老又耗时。那种发生在田间、地头,奔放自然、以歌传情的恋爱方式,已完全不能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因此,畲歌以谈情说爱为主的一项重要功能已基本丧失。
畲歌作为畲族劳作时的对歌,过去演唱场域多在茶山、田野,畲歌正是畲族恋爱男女以歌代言唱出的心声。但如今,畲歌演唱地点的变化,使得原生态的对歌已不多见。基于市场化运作,畲歌艺术大都作为一种供观众欣赏的样态“表演式”地存活下来,变为在大庭广众下为观众表演、供众人欣赏娱乐的演唱艺术,这无疑又会使创作者和演唱者对原有的畲歌从内容到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编。
表面看,进行的是热热闹闹的畲歌演唱会,演唱的方法和形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歌者与听者关系变为表演者与观赏者,歌者身份由求偶者变为表演者。畲歌功能作用的改变,演唱地点的改变,演唱者角色的转变,已使原生态的畲歌本质内涵悄然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四)歌言传承人的流失
闽东畲歌的传承人主要有钟昌尧、雷美凤等人,但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已经身故。很多热爱畲歌的学者和演唱者对于畲歌面临断层的问题深感忧虑。畲族聚居的村落能唱畲歌的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畲族青年大都不会唱畲歌。虽然一些民族小学为传承畲歌,尝试把畲歌传唱引进校园,这一措施对畲歌传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受到师资力量、学业繁重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参与的学生并不太多,很多还是属于不会畲语的“仿唱”。升入中学后,有的就不再继续唱,他们大多不参加各种表演、节庆等活动,这样唱畲歌的机会也不多。中学毕业走向社会后,受大环境的影响,许多畲族青年纷纷走出村庄,到外求学、打工。他们接受了更多的外界的影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改变,与传统的畲歌则渐行渐远。
三、畲族特色文化构建探索
(一)建立畲族文化保护区
畲族人民在唐宋时期主要聚居在粤赣闽交界处,近千年的辗转迁徙中,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4],聚族而居。这些传统的畲族村落多为“散村”,闽东人称之为“寮”或“厝”。畲民“所居在丛菁邃谷,或三四里或七八里始见一舍,无比屋而居者”。至今分布在闽东北、浙西南等地的畲族村多为这种“散村”。[5]7-15
这种既分散又相对聚居的方式,加上绵延横亘的闽东丘陵,客观上形成一种文化隔绝格局,使畲族文化在汉族占绝对优势的闽东得以较为完好地保留,不被同化。地处偏僻山区的畲民,远离经济中心地带,让统治者无法顾及。解放前相对封闭的生活,极少与外界交流,使畲文化有了在夹缝中独立存在的基础。
考察欧洲少数族裔族语复兴的经验与理论,可以努力打造民族语言学习的社区化、部落化以及家庭化。借鉴新西兰的毛利族推行的kohanga reo方式,在私人住宅、学校、公共活动场所,提供给儿童浸润式(immersion)的语言教育环境,由精通毛利语的孩童照顾者教导毛利人的价值观与风俗。这样的人际互动家庭式的教育方式,成功地复振毛利语言与文化。[6] 151-198
据此,我们可以利用畲族独特的风俗,依靠畲族乡的地理优势,打造属于畲族语言与文化的生态创意文化园区。园区内可设有静态的文物陈列馆等展示畲族民众日常生活的器具配以畲族文化介绍,还可设动态的畲族舞蹈表演区以及畲族风俗体验区等,鉴证畲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并提供更多的民众了解畲族的机会。目前宁德市在霞浦白露坑打造的正是属于此类生态创意文化园区。
其实 “朝向平原地区和中心市场”的整体搬迁活动并非是唯一的脱贫致富模式。历史上畲族的居住地往往在闽东弯曲绵延的山区,是历史上较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是今后发展致富的优势之所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特色,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如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宁德八都猴墩村,之所以能保持较为完整的畲族文化和畲语,就在于没有机械照搬迁移模式,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茶山、林业资源,发挥畲村文化特色,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在崇山峻岭中推陈出新地开发出生态茶园,使茶叶、旅游成为猴墩村的主打产业。走出贫困阴影的猴墩村,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每年举办的传统歌会,吸引了八方宾客,畲歌、畲语及色彩艳丽的传统服饰,都让游客驻足欣赏、流连忘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畲族氛围,提高畲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村民自身的“活化”,把畲语与文化自觉地贯通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日常生活中坚持用畲语交流、传唱畲歌。这样,既能展示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又能赢得游客的尊重和赞扬。在这样的氛围中,畲语与畲文化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滋养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只有让畲族人民通过自己的语言、歌声、风俗等将自己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畲族文化才能避免出现断层,可持续性地发展。[6]
(二)以政府为主导,选拔畲族文化传承人
文化的繁荣,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闽东畲族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对各种文化载体进行整理、维护和修缮,还需要挖掘、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有计划的中长期的投入,才能保证畲族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就当前的各地的整体情况而言,每年在畲族文化保护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的资金,但往往存在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对“畲族银饰” 等生产性非遗项目开发力度较大,对较能吸引游客的特色文化乡村休闲游点的项目也投入了大量精力挖掘改造,而对畲语、畲歌、宗教习俗、畲医畲药等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投入不足,对畲族文化保护深层次的东西不够重视,投入偏少。因此,地方政府在畲族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方面,不应盲目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和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应当结合闽东的实际情况,扎实稳妥地打好畲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基础,抓住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改变涸泽而渔、急功近利的所谓“保护”方式。在此基础上,拓宽渠道,培育畲族文化传承人,是目前急需建立的一项制度。
现代经济的浪潮冲击着闽东大地,闽东虽然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但目前几乎不存在不受外界影响的畲族村落。片面要求每个畲族的群众都能够完整地传承畲族文化,显然已不太切合实际。因此通过选拔畲族文化传承人,在畲语、畲歌、宗教等方面,培育选拔一批畲族文化的活化石。[3]59-60
由于畲族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畲语就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中,畲语显得尤其重要。要传承好畲族文化,先是要保护好畲族的语言。畲族歌言最具畲族原生态文化特色,保留了较多早期的语言特色,是研究畲语发展、演变的重要材料。因此,建立歌言传承人制度则显得尤其迫切。只有保证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畲族歌言传承人队伍,才能有效突破畲歌传承的瓶颈问题。
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和人员、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是畲族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有效保障。如果能在各畲族聚集的畲族乡、村采取公开遴选,建立传承人制度。在对各乡村歌唱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传承人档案库。由多方人员组成的专家组通过综合考评,评定传承人等级。对最高级别的传承人,可聘为畲族文化活动中心或畲歌传习馆等机构的专兼职人员,专门从事畲歌的收集、整理和传承工作。
(三)建立畲族语言文化考试制度
在宁德市一些重要的选拔人才工作中,可设置有关畲族文化知识的考试项目作为参考成绩,对于同等能力的竞争者,可以参考其畲族文化知识这一指标进行择优录取。当地政府可以为那些在民族院校学习或高校畲族班学习归来的畲族人才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和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施展才华,更有效地完成他们传承发展畲族文化的使命。
探讨增设畲族学生升学优待文化与语言能力证明考试,当下,少数民族考生单凭户口本上的少数民族身份即可享受高考的加分政策。而台湾地区实行“原住民学生升学优待取得文化与语言能力证明考试”制度,只有通过此类专业考试的学生,才可在高考中享受加分政策。我国大陆地区可借鉴此种以定量评价方式的族语考试体系,以此作为鼓励畲族民众学习畲族语言的政策,倡导拥有畲族血统的学生取得文化与语言能力证明才可以享受少数民族加分的优待。[7]
(四)建立数据库,推动畲族文化创新发展
在过去,畲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头习俗、仪式、风俗习惯来保存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载体也呈现多样化的形态。智能手机、电视、报纸、网络、视频、微信等新载体和通信方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辐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这也要求畲族人民在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进畲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鉴于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比如在县级畲族地区建立畲族文化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数字化畲族文化、图片和影像。在收集整理过程中便于保存和建立完整的系统,更有利于畲族文化的传播。目前,闽东地区的畲村,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畲族村民大都能使用微信等现代化传播工具。我们完全可以建立畲族的文化频道或微信公众号,专门传播涉及畲族的各类节目。这些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将对畲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日前,“畲族语言与口头文化有声数据库建设及利用研究”已作为2017年的国家社科项目立项,我们已开始着手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摄录手段采集畲族语言的自然语料,对采集到的语料进行同步标注,经数据化处理后建成有声语言资源数据库。把标准化、规范化的产品发布到公共共享平台满足不同社会需求,根据需要开发出各种畲语终端产品。
(五)设置正式畲族学科课程与设计畲族语言教材
可在各民族中小学开设“畲族学科”课程,大致内容为畲族历史、畲语和文化。畲族学科课程除了传授畲族语言,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神话故事、格言等作为辅助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山林体验”式的体验式教学,带领学生到畲族宫、畲族古民居、祠堂等,体验先民的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畲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台湾地区中小学九年一贯制课程正式把族语教育作为其中重要部分,明确族语教学的课程时数,各族学生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学习族语,而不再只由地方政府和各级学校自行规划乡土活动,保障了原住民语言学习的权利。原住民语文课程目标是以理解与尊重原住民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使用族语、进行族语思考、探索与创造的能力。除了培养学生产生对族语的认同感,族语课程也在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尊重各族群语言文化,奠定整体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础。
例如台湾地区的“族语学习营”,透过部落或社区组织的协助,联合开办主题式学习活动,分别为“语言文化生活体验营”“语言文化熏陶营”或“族语魔法学校”,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供优质之族语学习环境,增加年轻族人接触语言、文化的经验,由此建立对本族群的认同感。
除了设置学科课程,设计畲族语言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语言教材的目的就是要教授畲语,并借此传承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没有语言文化也变得很空洞,失去了畲语,畲族文化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宁德市各民族中小学编写了校本课程读本,有《畲族文化简说》《畲族文化》《畲族小说歌》《畲寨风情》等,主要还是偏向于畲族文化的介绍,而没有把畲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来进行教材编写和教学。
我们建议,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原住民使用的“九阶教材”,设计并推行一套专门针对畲族语言学习的教材,这可以保证畲族语言被更多人了解,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被传承。
四、结语
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全民性的课题,任重而道远。在经济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持畲族文化的特点和核心要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