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人民性”的唯物史观解读
2019-03-22贺成立罗肖肖
贺成立,罗肖肖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长春 130117)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整体来观察,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四个基本观点,为我们理解和践行唯物史观奠定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厚植集体智慧,总结发展经验,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人民性”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指明了方向。从唯物史观视角理解新发展理念的“人民性”本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重要意义。
一、唯物史观的发展理念及其“人民性”
唯物史观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2]1002为历史前提,以社会基本矛盾为分析方法,指出理解国家发展形式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2,包含着丰富的发展理念,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思想。唯物史观发展理念的精髓主要包括: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基础。每个社会都要建立在一定物质生活资料进而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这决定了该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也决定了人们的消费和生活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39,而这些活动最重要的现实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人是社会性的主体,得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2]1002,从而推动一个民族或时代的发展。生产本身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类的需要、智慧及能力的发展。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必须满足人们基本需要,解决人对物的依赖性,实现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第二,唯物史观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辨证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3]2这一经典论断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有矛盾才有发展的动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生产力的改进和提高,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得生产关系得以完善。另外,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对观念上层建筑至关重要。因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生产关系总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相适应,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与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相适应,说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经济基础建设的全过程,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贯穿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全过程,最终促进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唯物史观阐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马克思从现实的实践生活出发,规定了人民的历史地位,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由人及其劳动所产生,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4]669,列宁在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明确指出:“人们即人民群众”[5]38,也就是说“人民创造历史,首先是因为他们生产物质资料,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一切伟大的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改变生产工具并发展社会的生产力”。[6]356人民群众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参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变革,在社会形态更替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人民性”贯穿于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始终。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的物质资料需要,发展的动力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人民是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以此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之所以迅猛发展,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对大批产业后备军(即劳动人民)的剥削与压榨,无情地剥夺人们的生活以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样断裂式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发展偏离人们的正常生活,“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4]403。另一方面,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开创者和推动者,而这种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未受到认可和重视,人民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被剥削者,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使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因此“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关系,这里所说的对抗关系,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3]3资本主义制度带有的固有本性使得生产的组织性和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成为禁锢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改变旧社会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中孕育新的制度发展方向,从剥削压迫走向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史观“人民性”思想的内涵发展
发展理念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并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观念观点等,涉及发展格局、要素结构关系、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念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和人民的关系。纵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与发展,深刻反映了发展理念的重要指导作用。从苏联发展来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提高和社会发展速度,忽视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重要诱因。从新中国70年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前,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我国社会发展力争上游的路线和“大跃进”,简单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大量积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物质资料,忽略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生产关系层面,由于对公有制的片面了解和对资本主义的过度警惕,缺乏从实际出发的一定灵活性,使得人民生活必需品长期短缺。改革开放提出后,我国注重社会效益的发展,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代际发展和不可持续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针对发展的差异性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提出科学发展。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发展、实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把握和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性”思想的创新发展。
(一)新发展理念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带动发展的均衡性
新发展理念以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为前提,保障人民的物质福利与文化技术水平的协调增长,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生产的作用。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社会分为人的自然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其中对物的依赖性是发展的中间和必要环节,人们以物质基础来摆脱自然关系的束缚。由于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和个人的差异性,社会进步形成的物质基础与人的需要并不对等,而人的需要本质上也是人民的利益要求。新发展理念更注重发展的均衡增长和发展的基础性:强调创新发展着重关键和颠覆性领域的研究和革新,解决我国发展的“臃肿虚胖体弱”等技术问题,夯实物质生产的技术基础;强调协调发展着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与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实现文化水平与物质水平相统一,巩固物质生产的潜力基础;强调绿色发展以人民对健康生活和优美环境的强烈要求为取向,倡导人与自然共生,真正保护好自然环境这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为物质生产奠定生态基础;强调开放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和经济全球化,由国际社会的融入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加入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构建物质生产的交流基础;强调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以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为目标,以渐进共享和共建共享为手段,坚持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打造物质生产的群众基础。
(二)新发展理念以矛盾为核心促进发展的持续性
新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辩证关系,保障发展的持续性。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发展理念在对主要矛盾把握的基础上,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运动。表现在:一是创新理念注重解决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的矛盾,以大为基础强为动力,发展的方向是经济建设与服务人民的统一,发展目标是综合国力的整体增强;二是协调理念在于解决发展的强势与短板之间的矛盾,以强势带动短板,短板补给强势,以区域发展、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为重点;三是绿色理念在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树立人民生态观念为起点,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为终点,发展生态优先;四是开放理念在于解决我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上,为世界发展谋出路,共同建设地球村;五是共享理念在于解决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是人民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规划国家发展路线图。各个矛盾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始终围绕发展、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三)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主体构建发展共同体
新发展理念以人民的历史地位为落脚点,发展注重人民参与和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回归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但人口基数过大是发展的客观难题,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拉大我国贫富差距。新发展理念突出强调人民的中心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共同构建发展共同体。也就是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注重发展动力、短板、矛盾、效益等着力点,倡导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共同体。一方面,新发展理念划定了广泛的“人民”内涵。马克思揭示人民是实践的真正主体,指出个人、社会和集体都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人民”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维度有不同的界定,但它始终涵盖社会发展中的绝大多数人,而在新时代人民是更加广泛的,涵盖科技人才与劳动工人、社会精英与劳苦平民等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民。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强调广泛“人民性”基础上的广泛参与享有。自下而上的广泛参与,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广泛参与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证人民平等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广泛享有强调分配,使每位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火花、每位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每位教育者的育人实践等充分展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更加广泛、更加公平、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人类发展与共同生活于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建人类发展共同体。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性”思想的新任务新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过程,人们既能改造世界来实现发展目标,同时也遵循不依赖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了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三大规律。[7]更重要的是社会变革中要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协调、绿色和开放”三大新发展理念赋予了“三大发展规律”更深刻的人民意义,同时,“创新与共享”也为实现中国梦指引全面改革方向,新发展理念补苴罅漏,提出更加鲜明的“人民性”发展任务和要求,凝聚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统筹协调、绿色低碳、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时代精神”。[8]
(一)合规律性维度:发展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律
第一,进一步坚持发展的协调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机理,要找出短板,在短板处补足动力,增加发展的后劲。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经济迅速发展,也需要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从宏观层面,坚持协调发展要求区域、领域均衡发展,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物质需要。如今中国社会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市场竞争的质量与价格战、收入不均、人民经济收入与物价水平正向增长等一系列挑战,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最首要因素在于“人民”与各发展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发展合力,但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失衡发展,影响合力的形成。协调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空间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经济带的纵横发展,壮大发展的空间格局,解决人民发展需求的经济问题。同时加强政府监管与市场竞争的灵活度,注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保证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合理增长趋势,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从微观层面,坚持协调发展要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发展,补足人民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坚定人民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是协调理念的精神指引。社会压力带来了精神的匮乏与交往的物化,网络文化、电影艺术等新兴形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消遣方式。协调发展强调注重新兴文化形态所带来的“软实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化创作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源于群众、面向群众和服务群众,共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发展的绿色性。绿色发展在遵循自然规律上,不仅要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强调发展的生态绿色化。资本主义发展在人化自然基础上,继承了前一辈资本本性和阶级矛盾,对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172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规律。当今我国发展也面临着生态危机: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自然开采导致资源瓶颈,经济发展方式重经济轻环境保护的不可持续性等,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负重前行。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将“绿色化”划入“四化”,工业发展形成“新四化”[10],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11]加强发展的绿色性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方面树立人民参与保护环境和共建家园的观念,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以绿色为本质建立美丽的生存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人与自然共生,使人在共建家园中既满足于自然属性的发展,也得到社会属性的提升,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成美丽中国。
第三,进一步融入发展的开放性。开放是对外发展和交流借鉴的必要之路,马克思揭示了人类从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走向密切联系的开放整体,预见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表明人与世界是一种双向动态的发展关系,人在改造自己及对象世界过程中才真正证明了自己的类存在[4]57。开放性不仅坚持发展的包容性,也坚持发展的多维全面性。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中国式发展的奇迹,越来越被认为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旗手。但国际贸易规则的激烈竞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壁垒。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中指出,开放强调是打开国门向世界学习的,取世界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构建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12]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更进一步坚持开放发展。一是坚持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开放的价值旨归,更多强调“人”的发展,注意对“人”积极性的提高,使人们获得更多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二是开放以人民精神面貌的改善和提高为价值追求,对外开放不仅打开了我国强国发展之路,也打开了人们思想解放的闸门。开放理念则要求以全球人民互惠互利为出发点,将人民与世界联系起来,人类命运与共、发展与共,避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冷战思维。构建人类发展共同体是世界发展大势,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平等互商的伙伴关系、安全上共建共享的格局、经济上包容互谅的发展、文化上和而不同的交流以及生态上尊崇自然的体系。
(二)合目的性维度: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目的导向
第一,进一步拓宽以人民为主体的创新发展路径。马克思说“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147而物质条件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立足全局,创新发展是国家与人民发展的首要要求。新时代,我国发展仍然面临着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的供需矛盾,要求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来应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创新是阻碍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另外,新时代也是知识信息化的时代,一方面,信息化以大数据的收集掌握能力与处理技术占领世界的发展前沿;另一方面,知识时代不仅打开了人造生命的科学进程,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伦理的思考。因此,创新发展担任发展路径的领头羊,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也要在全球背景下强调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保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相辅相成,文化软创新与科技硬创新协调发展,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亦步亦趋。其次,“四大创新”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要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和能力牵引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以人民的实践活动为创新的源泉、人民的需求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拓展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第二,进一步实现以人民为目的的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的奋斗目标,也是共享发展的目的。共享理念是共产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同样坚持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和方向。在马克思看来,共享的主体不分阶级、地域、民族和性别,具有全民性。当今社会发展南北、南南悬殊意味着人类社会仍存在着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但处于发展中的社会,这是难以避免的问题,表明了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是统一的。因此,共享发展要进一步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为价值尺度,来衡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与现实获得之间的差距,以必要的社会制度来保障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综上所述,新发展理念以唯物史观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两个维度,不仅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真的理论魅力,而且在本真的继承中得以深化发展,不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模式,不断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