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3-22邓庆群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笔者中职

邓庆群

(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广东佛山 528100)

1 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

早在1972年,德国教育家梅腾斯率先在德国职业教育界提出“核心教育”这个概念。素养,是对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可以分为基础素养、可迁移素养、职业素养。其中,可迁移素养就是核心素养,它可以对人生历程中的职业生涯、 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等各方面起关键性作用, 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但却能在各种不同场合对做出判断选择不可或缺,帮助人们胜任人生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称之为“可迁移的素养”。也就是说它是不同职业所共同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可迁移性、共通性的特点,是学生将来从事任何专业都会应用到的素养, 是每个人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 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方面。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社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

2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是由内到外的彰显,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和习得。为了使中职会计毕业生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终身发展,在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当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

2.1 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不会觉得乏味,会乐在其中。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会计专业,一定要让她们对会计产生兴趣。产生兴趣最关键就是入门,《会计基础》就是会计入门课。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跟学生强调,会计是世界上越老越值钱三大职业(医生、律师、会计师)之一,我们能够学习并从事这个职业,是我们的幸运。继而鼓励同学们要做好职业规划,从入学之初就要立志学好会计,将来朝着初级、中级继而高级会计师的职称进发。时不时播放一些会计师的执业片段给同学们感受会计师的魅力,他们缜密的职业思维和优雅从容的气质,使每位同学都心所向往,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产生敬业精神。

2.2 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2.1 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近几十年来, 人类新增知识总量以指数的速度剧增,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而学习是应对这一切变化最为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是我们职业的需要,更是生存需要。所以学会学习是中职学生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但又是最缺乏的素养。 学会学习取决于我们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和个人内化的结合,是最有价值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想要在学习上一蹴而就,以为在学校就能学到一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那是不可能的。笔者常常提醒学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讲《税收基础》时,笔者强调每年的税制都会或多或少变动,今天教师在学校所教的,到了实际工作时,情况可能有所变化,不能再套用教师所教。就像营改增这项税收政策,过去的餐饮业征收的是营业税,现在营业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工作时才发现跟在学校学的不一样,那就要靠自己重新去学,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

2.2.2 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教师想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很多, 但能教的知识却很少, 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就一定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简单的事情,要让他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也要由浅入深。

(1)教师层面。

①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 首先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开始。 中职生底子差,让他们自己看书,根本就不会认真看,也看不懂。因此,一定要设计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书,这样才有效果。问题一开始不能过于复杂,要分层次设计。先是一些概念、要点之类的问题,渐渐地就加入一些“为什么”“有什么用”等。举个例子,在学习消费税时, 要先问消费税的概念, 有什么意义等, 后来可以让学生思考消费税为什么只对部分消费品征税, 而其他的消费品就不用征税呢? 再进一步思考:税率是一样吗,计税方法又怎样,为什么要不一样?这些问题的提出,有的可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有的要通过搜索资料,经过理解、分析、讨论才可以得出结论。这样在上课之前,就让同学们的脑筋先动起来,参与思考。慢慢地,就调动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习惯也就培养起来了。

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上也要进行改革。要慢慢摒弃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引进灵活多样,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导入法等,将本章节的重点难点,结合社会上的新闻案例、经济个案创设成一个个情景、一个个案列,分成一个个子任务,让同学们结合课本要点搜集资料、通过主动分析、小组协作等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习中悟出真理, 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当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后,教师就应该将难度往深里推进一些。在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时,依据整合性情境,设计生成贯穿单元始终的开放性任务式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其生成各个子任务,逐个去解决。形成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开展问题质疑、猜想、探索、实践、反思等一系列活动,每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思想火花迸发的过程。当然,教师要注意问题创设的技巧,一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二要分层次,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自信,在学习中获得自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层面。

①培养学生勤思乐学,积极探究的思维习惯。

遇到问题,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思考多了,脑子自然灵活,知识融会贯通,就容易掌握学习的规律,摸索出真理。 一旦学生掌握了方法,能力自然也培养了。特别是会计,它属于经济管理大类,与国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同学们要关心经济时事,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动向,思考这是动向的原因,培养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国家政策联系起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例如,在讲到增值税视同销售情形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企业没有将产品销售出去,国家仍然要对其征税呢?视同销售的情形有8 种,为什么这8 种情形要视同销售,而其他不用呢?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自行解决,通过自主分析,原因弄明白了,那么8 种视同销售的情形就理解了。 在《税收基础》学习了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后,在《财务会计》上就要对视同销售进行会计处理。同样是视同销售,为什么会计处理有时用“库存商品”,即按成本价核算,有时记入”主营业务收入”即按售价核算?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自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解决了,不但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养成了自觉的习惯,能力就渐渐培养起来了。

②让学生养成好问苦练的行为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提问的过程就是同学们思考的过程。 别以为同学们没问题问,就是掌握了知识,其实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不会提问题,连问题都提不出来,说明他们没有动脑筋去思考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笔者规定每个单元每位同学至少要提三个问题。课堂上下,笔者都鼓励同学们要积极思考,大胆提问。 笔者带18 会计(2)班会计技能实训时,有位同学, 因为支票正面能不能作为附件这个问题来问笔者,笔者回答她不能,还没有讲原因,她就喜滋滋的走了。 后来,又来问笔者同样问题,因为笔者的意见与其他同学的意见不一样。 通过慢慢的引导分析支票正面到底去了哪里,后来终于明白了。正是笔者的这种耐心指引,不厌其烦,学生从心里喜欢笔者。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由于喜欢笔者,信任笔者,同学们慢慢就喜欢上笔者所教的专业课了, 学习专业课的劲头就上来了。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有一系列的专门方法。 要掌握这种技能,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一定要进行综合训练,而且要苦练,将自己的手工会计实训做到极致。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仿真会计综合实训,实训室、实训软件的仿真程度非常高,学生练习起来兴致比较高涨,但也有一定难度。 通过苦练,同学们还是可以学到许多贴近实际的东西。这些,无疑都为同学们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通过实训,学生的文字功底,勇于探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锻炼出来了。

2.3 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不要被课本困死自己的思维,要多运用已学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例如,计提坏账准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按照课本的解题思路,只是纯粹的公式计算,同学们的数学基础最为薄弱了。这时,笔者就引导同学,让他们思考,可不可以不按课本介绍的计算方法,自己另辟路径,如利用所学过的“T”字账就可以化繁为简,形象直观去解决这个问题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创新思维, 让同学们在创新中尝到了甜头,感受到了快乐。 最后一学期是要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实习中,笔者注意将勇于实践的素养渗透其中。向学生灌输“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思想。 人是所有的动物中唯一可以直立行走的,其他动物都是背脊朝天,这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 适者生存,在不断地劳动中,慢慢前肢就离开了地面,后肢支持着身体,就形成了现在的这个体态。 通过不断的劳动,思维也发展起来了,学会了建造房子,制造汽车、轮船、飞机、大炮。 这些是其他动物不敢想象,也不会想象,难以做到的,但人类就做到了。 劳动使人类成了地球的主宰,让人类可以幸福、自由地生活。 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劳动智慧,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迎难而上,创造自身的价值。

总结:以上就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当前他们最迫切需要强化的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所作的一些尝试。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人,也关系到学生将来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应该将其融入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使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笔者中职
老师,别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