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初探

2019-03-22罗聪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音乐

罗聪慧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安徽阜阳 236032)

在我们的课堂中,音乐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的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学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占的比例可谓重中之重,同时,教育行业需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育了同学的德行,使学生受益匪浅。

1 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1.1 教师应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教学环境中,学习是其次的,德育与人才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深深影响到我们学生的行为与意识。所以说,建设良好正能量的师德在教育院校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个院校能否成为好的院校的根本原因。 有句老话说得好,守什么样的人就学什么样的人,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在学习的阶段,没有自己良好的稳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好比什么都不懂的一张白纸,需要我们教师去一步步地引导。总的来说,学校给学生的感觉应该是一个很温馨的团体,教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教我们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教师的品行对于我们非常的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的德行举止会同样地反映出学校的德行举止,还有对教育的态度。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自己,提炼自家的品德修养,树立一个优秀的学习榜样,对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做教育的需要一股正气之风,在这股正气之风的带领下,慢慢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被感染,有一个非常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所以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1.2 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有更多的掌握

在现如今的时代, 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各大方面的冲击,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 共同努力教育。 如开展家校定期会议、家长座讲会、定期家访等,都应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笔者看来,智育要比德育重要。当然前提,德育也不能太差。 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下,作为教师,肯定是希望学生变好的。成绩好,能去好学校结交更多优秀的人,平台也会更高。因此,智育实在太重要了。那德育呢?在笔者看来,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意味着品德不如成绩差的学生,恰恰相反,成绩好的学生拥有勤奋刻苦认真坚持的品德, 这些品德正是他与成绩差的学生最大的区别。 因此,提高学生的成绩,也能变相培养学生的品德。这不是意味着不重视德育,善良是人生而为人最应该具备的品德。但是,对于有的课堂虽说德育教育但是弄一些德育课堂形式主义的东西, 不但提高不了德育水平, 还影响学生的成绩, 浪费教师的精力。笔者认为应该集中力量攻智育,同时不放弃德育才对。 德育工作应该渗透于课堂教学里。 如语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

2 把德育教育运用到音乐课堂中

2.1 找寻作者的创造目的并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合唱、独唱等,因为合唱有非常强大的团结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我们就很容易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这也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吸收过程,《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国人》《龙的传人》这样的合唱歌曲,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有深深的熏陶作用, 也会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在无形中给予了学生非常强的爱国意识。所以, 在对于歌曲方面, 教师也需要斟酌歌曲的不同形态,和其所表达的不同意义,要选择对学生有帮助意义的作品,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例如,《团结就是力量》,在教授这首歌曲之前,我们教师应该查找有关的作文文献和创作背景, 还有表达的主题来充分启发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让他们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并从侧面烘托其爱国热诚。这样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

2.2 用不同的声部合唱歌曲

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十根手指个个不同,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和对学习东西技能的掌握快慢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对于合唱也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教师他可以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与指导, 充分实现学生的磨合作用,锻炼他们的意志,并且在合唱的过程中,对他们声音的发声要求也要得到统一, 这一样可以使他们更加的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 最主要的是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因为一个团队的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的教育方式。

3 通过欣赏音乐教学来把德育教育与教学相融合

3.1 音乐教学如何把不同层次的同学融合在一起

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音乐对儿童并不那么重要,不过是娱乐而已。但你知道吗?音乐教育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具有明显作用,研究表明,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高于未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音乐教育改变的是审美和社交化水平, 这里说的音乐教育可不是简单的技术,而是真正的听、说、玩、演、用的滋养过程。 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就失去了本来的作用。 学过音乐的人和完全没学过音乐的人有着生理上的不同,差距其实显而易见。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对于学过音乐的人们可以欣赏复杂一些的音乐, 从中能体会到的快感少于有音乐基础的人。音乐就好比语言,虽然不要求人人都有固定调耳朵, 听完了就能翻译成谱子, 但至少学音乐能让人从音乐中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从节奏、旋律中获得乐趣。如一些复杂的节奏,好几个声部的交响乐,没学过音乐的人根本找不准节拍,听到的只是噪音; 听交响乐不能同时感受几个声部的信息量,也就觉得不好听。 学过音乐,自己能够演奏乐器或者唱歌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于《欢乐颂》、《天空之城》这样的旋律,或者洗脑一般的动次打次。同时在上音乐课就好比上语文课学文学作品, 你要是一点儿都没接受过音乐教育,就很难理解与感受其中的意义所在。音乐是人对待声音的方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方式,也是人类生活的方式,没有音乐就没有人。 在上音乐课时,教师的核心思路就是应明确:让学生们放松休息。同时从放松得愉快的心情中去感受音乐, 去感受音乐的魅力,课上讲的内容也很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在了解知识的时候能放松,能有一节课好好地缓解一下压力。

3.2 用不同环境的音乐教学来渗透思想教育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欣赏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使学生心中的音乐地位有所提高,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有不同方面的不同层次的音乐的欣赏,只有在层层的对比中,才能树立自己心中对于音乐的正确鉴赏能力, 同时也能对低俗影响身心健康的音乐有过滤意识。 例如,《二泉映月》这部作品的鉴赏,这部作品是阿炳创作的, 是对他自己的坎坷遭遇和苦难的生活的现实写照,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和他命运相同的一类人, 这个作品不仅体现了一个人更是折射出千千万万的广大人民和群众。 再回过头对比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还有很多不如我们的人,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与其表达的意义,更能激发民族精神于爱国热忱,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4 结语

音乐是反映人们生活的艺术, 学习音乐使我们的审美能力有了提高,并且使我们身心放松,在中职音乐的教学中,且不可单一教学,要把德育教育更有形式感地传递给学生,让其在身心愉悦中学习是非常快速的,而对于教师来说,要以身作则,掌握音乐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思想方面的认知,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这样,不忘教育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音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音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音乐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