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智慧引导培育学生思维素养

2019-03-21

成才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教师

黄陂七中 吴淑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此言强调教师应重视引导,并应导在恰到好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导在其位,对学生理解文章、激发思维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示导

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学生对语文素材的感悟和理解又经常是多元化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所起到的熏陶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在学习《不食嗟来之食》这篇文章时,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吃嗟来之食活命和为尊严拒食,你们会如何选择?并讲明理由。”学生思考片刻后,我找了一名语文基础较好的男生回答。男生说:“我会选择吃嗟来之食,因为生命重于一切。”听了他的回答,我深感意外,头一下懵了。是啊!在当今这个社会,有多少人为了一己之利不惜丧失人格、牺牲亲情、友情、爱情。当时有几个学生在窃笑,大部分学生还是保持严肃,好像在期待我的评说。我郑重地对他们说:“是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确应该珍惜。可难道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齐答是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之后我再请刚才那位男生发言,男生说:“饿者为了自己的尊严宁可拒食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我觉得他是有骨气的人,这种气节值得我们学习,人的尊严是高于一切的。”

学生涉世未深,难免对很多问题认识不清,甚至得出错误的认识。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但关键是,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引导,正确引导,将他们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趣导

在上《我的长生果》一课时,我问一学生:“同学们看过《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吃人生果的片段吗?”该生回答说看过。我追问:“那你知道人参果对人有什么益处吗?”学生顿时来了兴趣,答:“人参果可强身健体,营养丰富,对人有身体上的好处。”此时,我紧扣“好处”连作以下引导:真正的长生果可强身健体,营养丰富,对人有身体上的好处。那么本文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它对人又有什么好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经过思考总结,学生明确了作者是借“书是长生果”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解释出书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滋养心灵,提升心智,升华灵魂,丰富人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教学的智慧。意思是不要轻易将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水到渠成地给予学生引导。这样的引导,往往更让学生刻骨铭心,教学效果当然最好。“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这是叶老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谆谆教导。

三、想象导

文学作品中有些地方写得含蓄,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最有深意的神来之笔。在这些地方,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体会,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如《读碑》一文的结尾:“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我顺势提问:那作者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庄重地回答:作者会说,这座庄严、雄伟、壮观的高大建筑,是千千万万有血有肉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是一座记载着一个民族顽强不屈精神的丰碑,更是一座激励后人前赴后继报效祖国的时代丰碑。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敏感地捕捉住这样的契机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想象作者会说些什么呢?”这一引导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更是对学生思想的一次洗礼。

四、情感导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我在教《春望》时,把它当成一篇日记来处理。我首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日记记载了些什么内容?学生说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我及时引导说“那他在感慨些什么呢?”学生回答:他在为长安的破败,为不能与亲人团聚而忧心如焚啊!该生的回答赢得了我的赞许和全班的掌声。我又深入引导:诗人自己的仕途坎坷,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现实,他完全有理由为自己悲哀,可他一点儿不为自己悲哀,他心里真正感伤的对象是什么呢?再指引学生看诗歌开头两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领悟并理解到杜甫忧国之心。请看学生的表达:杜甫感伤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尽管长安已是春意盎然,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到这里,我们一点儿不会觉得诗人的想法荒唐可笑,反而对大诗人油然而生敬意。这种忧国意识,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优良的传统。不可否认,学生的理解很深刻,发言很精彩,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对诗人的理解对诗情的体悟也不会这样透彻、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的契机还有很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语文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启发引导式教学。作为教师,培育学生的思维素养远胜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语文教师只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的深处,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延伸到社会层面,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得到真实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