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背景下传统文化课程与平台的建设
2019-03-21
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新课标也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在课程中加重了分量。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观主张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的语文学习课程和语文学习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座近在咫尺的课程资源宝库,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活动为平台为两翼,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全面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让语文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努力。
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选择
校本课程则是学校遵照教育目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学习内容。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可以开掘国学经典诵读、赏析,书法,国画,课本剧等;开发乡土文化,则可以依据地方特色,选择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如汉绣、汉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高龙、牌子锣鼓、武汉杂技等,都可以依据师资情况纳入课程范围。
在这些校本课程中,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达到智力能力训练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同时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结合,从而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建立课程“生态圈”。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通过组织教师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编写教材,集备教案,公开课观摩……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实行,让校本课程得以扎扎实实地开展。聘请专家和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打造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平台。同时,还需制定一系列课程实施的策略:
(一)从基础抓起,从习惯抓起,循序渐进
学书法国画,“头要正,身要直,写字认真心要静”,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学汉绣,一针一线,专注宁静;诵读古诗文、角色扮演,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品德情感滋养的过程,是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过程,一招一式,养成良好习惯,就是良好人格的养成过程。
(二)规范教学
1.统一时间和地点
有校本课程时间,提供专门的场地。校领巡视导定时检查,检查范围包括:时间、内容、学生考勤、学生学情等等。
2.分清阶段
以汉绣课程为例,第一阶段:注意力集中,学习基本针法。绣的时候针脚要整齐、密实;针距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刺绣的时候,线的松紧要合适,用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刺绣的时候不能走神,要盯住针和线,严防扎针走偏。就这样按部就班地从第一针练起,铺、平、织……教师向学生讲授最基本的执针、用针、结构之法。第二阶段:临摹。把作品上的图案绣得像模像样。教师可讲授如何读图,如何讲授相应的临图知识。第三阶段:指导学生利用基本针法创作。把想象力全部倾注在图案编织上,刺出高质量的图像。
3.更新教法
传统的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多,示范得多,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上校本课程,采用活动课,更多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视激励,鼓励点滴进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热情,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让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
4.教师尽量通过自制教学课件,开发教学资源,直观动态展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立评价体系
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材编写、课前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学生反应等方面评价。
2.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汉绣课程为例,看似简单的针线,对学生承载有很多益处。刺绣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修身养性,放松心情。因而在评价操作中,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功利价值,只看重学生在比赛中获奖情况,而将评价眼光放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锻炼和良好人格的养成。
3.评价过程系列化。课堂以激励为主,周周有课程;一月一总结,月月有点评;每学期评奖,期期有奖励——以此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他觉走向自觉。
(四)完善保障措施
为确保这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该课程的保障体系:
1.构建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校级领导牵头,制定框架;教导处管理,落实教材编写,确定任课教师,课程时间地点;教师管理,组织报名和课堂管理。管理体系是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校本课程”在学校中主体地位的确定和完善也应该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以保证课程顺利实施。
2.充分利用校外和校内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我校的汉绣课聘请汉绣传人王燕老师主持,书法课聘请书法专家任该课程的教师,同时聘任校内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其它课程的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其他科任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逐步引导全体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三、为课程实施搭建平台
为课程建搭建平台,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学校基本的国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本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占有较大比重,可作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课外阅读中同样可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二)把地方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武汉市的学生可以把湖北省的地方教材《朝读经典》作为诗文诵读校本教材。《朝读经典》选文都是经典之作,都是包含了宇宙、社会和人生,博大精深,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可以每天晨读安排10分时间读经典,全校师生天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不亦乐乎!
(三)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保障
1.谱写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校歌。如武汉市十九中的校歌“长江之滨,汉水之阳,杳杳书香浸润着古老的红墙白窗……”这既是对其校悠久历史文化的吟唱传承,也是美育的熏陶。
2.创办校刊。在这里,可以凝聚师生智慧,传承中华传统;在这里,可以弘扬人文、激扬人脉;在这里,可以挥毫泼墨,慰藉心灵……在碎片式电子阅读方式风行的时代,校刊可以让师生们重拾指尖划过字间的酣畅,得到心灵碰撞的快乐。
3.建设墙面文化。墙面文化建设对课程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中华传统经典名句,使学生受到激励并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学校还可以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建立了中华名人廊,开拓学生的视野……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为校本课程开发,增添浓厚的校园文化支持。
4.学校成立戏剧团、书法社团、国画社团等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生社团,让学生自觉积极参与学校兴趣社团活动,得到锻炼成长。
5.筹建校史馆。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在挖掘展示校史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所承载历史使命,更加激励师生铭记历史,薪火相传。
6.设置开放式“诚信漂书角”。选用适合于初中师生阅读的书籍设置开放式“诚信漂书角”,提供方便自助诚信阅读。“诚信漂书”书架上有学生们自发捐赠的书籍,大家自己登记借阅、归还,健康向上、优雅得体的举止,营造出诚信阳光的校园。
7.通过比赛或者大型活动的形式,更好地促进课程开展。正因为如此,比赛也就有了更大的意义。因为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的喜悦。平日的经典诵读,收获可以是比赛的奖项,更是丰盈其内心的生命能量。最后收获的不仅是比赛的奖项,更是一种可以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丰盈文化及充溢内心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