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3-21李国强李鹏飞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信息发展

李国强 高 勇 李鹏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普通民众社交、媒体及媒体人新闻播报及思想表达、文化、娱乐等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创造者(媒体作者)发布信息内容,经由信息内容传播者(媒体编辑)把信息内容传播给信息内容受众(读者)这一单向消极的传播模式,模糊了信息内容创造者、信息内容传播者和信息内容受众之间的区别,形成了一个扁平的社会结构。

由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的重大进步。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信息产业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产业,信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资源。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便利,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简单,也使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具有多元化。并且因此产生了很多新的商机和产业,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很短的时间内,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运用,但是也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存在多种问题。

(一)传播信息内容复杂,虚假信息横行

新媒体开放性高,像一个公开的信息交流广场,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内容十分复杂,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如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研究者调查了从2014年11月3日至2015年2月28日这段时间的微信平台上的相关数据信息,发现其中有284篇关于食品安全类的文章报道、278篇关于人身安全类的文章报道、259篇关于疾病相关类的文章报道、179篇关于健康养生类的文章报道、133篇关于防骗类的文章报道、60篇关于金钱类的新闻报道和52篇关于亲子类的文章报道共计625篇被大家举报为虚假和诈骗信息。这些报道大多是一些“伪科学”,毫无科学根据和理论根据。这些毫不负责任的文章报道,不禁让人细思恐极。如果民众缺乏辨析鉴别信息的相应的能力而相信、传播、实践文章内容,将对民众自身及被传播人群和社会带来相应的危害。

(二)信息内容的混乱使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

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信息混乱无序,真假难辨。一些新媒体从业者为了“抓人眼球”故意对社会热点事件夸大其词,甚至歪曲事实,而信息的获得者也是往往不加调查,“人云亦云”。长此以往,势必对大众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将受到了严重损害。如大家曾经关注的“郭美美事件”。有人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的女儿,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有关她的猜测,一时之间,在网络上,甚至现实生活中,红十字会都面临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甚至使中国红十字会在当时被迫暂停了商业红会的一切活动。

(三)信息内容导向的无规则性不利于形成社会正能量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并且根据用户群体的特征,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以微博平台为例,研究者发现,从年纪方面来看,其中青少年用户占微博用户人群的近八成比例;从文化程度方面来看,高中、大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微博用户人群占将近八成;从收入方面上来看,微博用户的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其中无收入群体的人数都达到八千多万人。这类人群的信息鉴别能力普遍较低,容易轻信和容易被煽动。一些新媒体工作者为了博人眼球,故意传播假新闻,或者故意片面强调事情的负面方向,引导社会舆论产生消极影响。如果长此以往的在这样的一种“负能量爆棚”的环境下,人们会更加无所顾忌地宣泄,人们会变得毫无责任意识,整个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浮躁,非常不利于形成社会正能量。

(四)缺少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

如今新媒体已经渗透进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来监督新媒体传播的过程。在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的监督下,新媒体在产生及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滋生出了比较多的问题。如版权的问题,版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创作者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的专制权。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构的不真实的世界,人们可以隐藏在一个个账号后发表言论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找到真实的本人,这就很难维护创作者的权益。很多时候,人们仅仅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在未经创作者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地复制、转载、抄袭。

三、新媒体发展应对问题的策略

(一)重视传播信息内容的规则性

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在舆论宣传方面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只有国家和政府真正地占据了网络舆论领导的地位,充分重视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导向的规范性。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网络环境,使新媒体平台成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改善社会风气的有效媒介。

(二)加强对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

国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的监督管理,以此来规范新媒体领域,使新媒体能够更有效、健康、规范地发展。

1.制定完善的信息审查程序

新媒体传播内容要通过审查的方式来确定传播信息的内容是积极向上,是健康的,是充满正能量的。制定完善的信息审查程序,将会有助于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根本源头上抑制住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扩散和发展,从而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

2.实行网民实名制上网政策

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同时作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使得一部分网民认为自己可以游走在法律之外,不受法律制裁,从而肆无忌惮地传播一些虚假或造谣的信息。所以可以在一些新媒体平台实行网民实名制上网政策,以此来规范网民自己的言行。

(三)加大新媒体领域技术监管治理强度

在整个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牵扯了内容的创作、内容的整合、新媒体平台的提供等等多个环节。因此,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容的监控,需要每个环节相互之间的积极配合,在所有环节都加大新媒体领域的技术监管强度,以此来实现对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内容的监控,从而促使新媒体领域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通信软件和网络传输内容等的管理。使用户在浏览、发表或传播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可以间接地使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变得更富有管控能力,网络环境更加的洁净,使新媒体也得到健康发展。

(四)完善新媒体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法律监督体系

新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媒体行业的一个新兴领域,在法律监督体系上极不完善。出台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加强新媒体领域相关法律的建设,十分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只有新媒体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法律监督体系完善了,民众才能够在网络上,在新媒体平台上,在享受自己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履行自己遵纪守法的义务,才能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秩序,使网络、使新媒体都能积极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肯定会更加普及,发展也会更加迅速。新媒体对于我们每一位公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如何发现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应对策略将是个不能放松的方面。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每一个人的自觉下,新媒体才可以更加积极、快速地发展,我们才可以迎来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信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订阅信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展会信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突发事件受灾者信息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