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03-21董振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互联网+

董振

(四川旅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100)

科技的日新月异,既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使得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化。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7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促使公共服务线上与线下密切结合。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

“互联网+”通俗地讲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拥抱传统行业,将互联网平台与垂直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当下,信息成为社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的必需品,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普遍,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共同呼吸的“命运共同体”。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是独立的节点,通过隐形的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它大大缩减了人际交往的成本,突破了空间领域的束缚,对传统的熟人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将具有共识的陌生人拉拢,建构了一张零距离的关系网络。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谈到,当下中国有7.6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已经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中[1]。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传统教育行列也融入该浪潮中。“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新生时代名词,所以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金世敏《“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要更新教育工作观念,优化教育工作环境,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与进步[2]。黎海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危机及对策》指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面临多重危机,应通过加强理论教育、遵循传播规律、关照大学生现实生活等,主动化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危机,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3]。何源、杜维彦《“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互联网+”平台,尊重学生人性化需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抓住创新创业这个关键,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

时下,高校各种互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校园BBS、论坛、网络授课等新的教育模式开始普及。受教育者对道德伦理的思考远远超出了校园生活。透过网络的窗口,受教育者更加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等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顺应这样的时代所做出的前瞻性、整体性布局。它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积极搭建传统教育行业与社会交流的平台,深化受教育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积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多元性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5]。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前者是技术、手段和达成目标的工具,后者才是重心。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而言,互联网具有储备量大、门槛低、传播迅速、范围广、匿名性等特点。它为思想交流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特色。

(一)教育主体的扩大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多为家长、教师等熟人社会。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思想交流的平台和渠道逐渐向外扩展,不仅有课堂、家庭、社会思想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接触到网络虚拟空间大量的陌生群体。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成本低、责任分散化等特点,为网民的自由言论提供了空间,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和网络话语,这些思想让大学生既找到了共同话语的对象,扩大了他们的认知,也冲击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促使部分大学生开始反思原有的价值体系。教育者不再停留于熟人世界,而是扩大到网民,甚至无从得知这个虚拟世界的真正教育者究竟是谁,他们或只是网络世界的一个节点或者端口,具体的教育主体开始变得模糊化。有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甚至可以是相同的。例如,一个大学生在接受他人思想熏陶的同时,也可能通过网络抒发自己的观点,影响到其他的学生,或者在说服其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豁然开朗了,他既可能是教育者也可能是受教育者。

(二)教育主体的平等性

互联网使得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和资格。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社会地位、社会等级、社会基层、社会职业等概念都被弱化。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受家庭状况、生活水平等外在条件的限制,只要言之有理,便可以得到彼此的认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倾向于通过灌输、命令式、强制式的方式让被教育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受教育者总是处于一种较为卑微、低下的位置。而互联网的引入改变了原有的等级化的教育关系,更加强调说服力。被教育者接受某一观点或思想往往不是迫于权威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也就是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单方向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是互动关系。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排除了外在强制力的干扰,既有亲和力、说服力,同时也不失民主。

(三)潜在性与不确定性

互联网低门槛、低成本等属性意味着只要能衔接上端口,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教育者。一种夸张的说法是,在互联网交流过程中,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和你对话的可能只是一只猫。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性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导致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思想交流的主体通常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不确定性。网络同时也代表着新的话语领域,谁能够在网络上占据思想政治的优势,谁拥有话语权,也就拥有主导虚拟世界的权力。“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模式,在教育行列中它处于开垦的初期,谁能占据话语的主导权都是未知的。不仅如此,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素材、教育方式等,都可能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而逐渐丰富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或兴趣来决定选择何种教育要素组合。他们之间如何组合,会产生什么影响都是不清楚的,受教育者是否接受、吸纳了该思想,也很难辨别和评估。

以上特征表明,“互联网+”就像是一只阿米巴虫,可以附着在任何物体上,增强原有物体的威力,但自己却没有内核。当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融后,它的效用和产生的效益都是未知的,既充满了机遇,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套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两者之间需要做出适当的调适。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回避消极影响,或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对互联网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一)信息筛选困境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数据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允许数据的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人们不再期待精确性,也无法实现精确性[6],确切地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每天接触到的大量信息都是非精确的。一方面,互联网的非精确信息和数据在不断扩充;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可能对每一条信息都仔细地加以辨别,大家都倾向于被动地接受其他人咀嚼过的信息,并为我所用地填补自己的知识体系。事物的关联性开始变得模糊,当一个案件被曝光后,人们喜欢用惯性的思维去评判谁是谁非,谁失去了道德,而不再侧重追问整个事件背后的因果关联。当然,这也和数据本身的非精确性相关,互联网不能完全地反映整个事件的全貌,人们对信息的筛选与放大夹杂着信息传递者的主观因素,信息是否能够客观反映事实越来越遭到质疑。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行业将被数据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交流是通过数据信息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实现的。网络教育环境就是一个大数据环境,教育环境变得复杂化,形形色色的素材充斥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世界里,其传递的信息远远超出了校园、家庭环境的信息容量。积极的、消极的、功利性的、利他主义等思想都大量存在,这些信息不加筛选地进入受教育者的世界,或一时真伪难辨,或充满了争议。越是新颖的信息、鹤立独行的信息、博得眼球的信息,越可能得到受教育者的青睐。不可否认的是,有的信息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可能会激发、增强受教育者内心潜在的欲望,一旦这些信息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大学生因电信诈骗而选择轻生的背后,是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担忧。

互联网就像是一个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潜在地假定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理性和具有正确判断能力的个体。网络信息的扩散不会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或心理素质等特质,就像是遵循着市场经济无孔不入的特性,它漫无边际地将大数据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权威者和教育者,受教育者既可以对信息保持质疑,也可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受教育者却可能受到他人态度或情感的影响,有时为了追逐潮流,迎合网上“纵数”的需求,受教育者可能会放弃原有的积极观念,转向支持一种偏激的、情感化的舆论,产生盲从和跟风。而人一旦失去了理性思考和客观判断的能力,就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这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管理难度加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而互联网教育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网络解决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技术性问题,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伦理的、道德建设的问题,技术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价值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正是因为受教育者经验阅历的局限,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状况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才需要正面的、积极的思想引导,以避免其少走弯路。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威性已黯然失色,这是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受教育者积压的反感情绪得以释放,并被无限传染和放大,致使受教育者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不知所从。面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整天浸泡在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现状,不少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也表示深深担忧。但他们无法每时每刻都监管着这样的特殊学生,循循劝导,有时候是治标不治本,这些学生时常难以抵挡住网络的诱惑,总会抓住任何机会重返虚拟战场,而强制让学生戒网的策略往往会引发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甚至可能酿成一出悲剧。

不仅如此,在虚拟的世界里,任何新颖、与众不同的想法总是善于伪装,标榜自己的“正义”或“善”,一些不良的思想难以被辨别并得到有效的清理。网络给许多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无限的契机和可能性,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布一些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共鸣的话题,让受教育者参与其中,并扩大该虚拟空间的影响范围。遗憾的是,当下互联网治理体系还不健全。首先,法律体系尚未建构起来。时下,互联网治理的法律还处于空白,有关互联网治理的文件多是一些行政意见或法律规章制度,法律位阶并不高,这造成网络犯罪的成本较低。而网络的匿名性恰好又可以为一些范围内的行为提供“洗罪”的窗口。其次,公共部门网络治理领域具有滞后性,网络案件往往是悲剧酿成以后才进行事后处理,既缺乏预防的机制系统,也缺少预警体系。而对公共部门自身而言,电子政务等技术性的运用手段和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公共部门自身在利用互联网时还存在诸多的技术性难题难以攻克,更无暇顾及网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三)挑战主流意识形态

地域的突破虽然扩大了思想交流的平台和范围,但西方思潮随之传入中国,给传统的教育话语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逐渐盛行,基于制度优势和经验优势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始动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一些受教育者开始对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产生质疑,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匮乏,无法及时解答受教育者的困惑。长期以来,传统家长制、权威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丰富而生动的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多是自上而下的硬性要求。部分教育者并没有对该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学多是应付式的完成任务。教学内容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且停留于说教式的方式,往往只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进一步展开。这导致受教育者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不满,也无法深入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它在加速话语体系宣传的同时,也阻碍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隔阂。因为网络的便捷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对面谈话的频率逐渐缩小,诸如表情、接触等肢体语言等使用的频率也减少,即使在同一房内,人们也可能是通过微信、QQ等网络聊天工具进行交流。因为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保持着一种怀疑和谨慎的状态,这削弱了网络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因为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为一方之言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为质疑传统的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提供大量的选择依据。即使是奇怪的、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也可能获得大批人的追随、吹捧和青睐。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的优良传统文化,反而可能因此遭到抛弃,受教育者在文化认同感上开始动摇,这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缺乏规则和责任意识

网络从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价值体系和模式,更加主张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但是每个学生个体的需求是有差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在网络治理体系还未完善的背景下,网络世界的交流缺少规则意识,也缺少刚性的束缚,发布的网络话语质量,更多依靠个体的思想素质觉悟和道德水准为支撑。另一方面,网络为长期积压的情绪提供了发泄的通道和出口,一些消极的、甚至反动的思想仍然活跃于网络世界。这些思想中既有无心泄愤的言语,也有别有用心的企图,他们都可能会打动互联网端口的另一个体或群体。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乏,它建构的群体是一个脆弱的社会群体。当所有情感的、个性化、理性化的言语转化为冷冰冰的数据时,社会关系和伦理秩序在网络世界中被弱化,缺少了外在的监管和监督,每个个体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压抑感,可以得到无限释放,并可能感染他人。教育主体游离在网络世界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身份,他们既不可能随时为“不在场”情境中的行为和言语负责,也不能控制非言语扩散后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说教式的思想交流方式可能随之被说服式交谈方式所取代。在这个无规则无束缚的虚拟空间里,言论可以得到自由的畅谈,即使是不良的话语也会涌现,个体总是抱着侥幸的心态试图在发泄之后规避自己的责任。

三、对策与出路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技术和思想教育组合的模式中,技术应该为思想教育的目的服务。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净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当代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对外在的世界感到新奇,容易受到外在的诱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发挥技术性优势。对政府而言,要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力度,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网络治理体系,促进互联网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出台,建立互联网安全责任机制,过滤不良信息。对学校而言,首先是对一些消极的、不良的网络信息要坚决消除,要主动维护学校这片净土,让学生有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其次是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尝试挫折和失败,在学生受挫后提供一个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促进学生用自己的言语和经验去感染身边的人。再次是积极建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如利用超星学习通等时下比较方便的APP手机应用,让网络成为学生遇到困难后求助的有利帮手。在现实中,有些私人问题,学生无法当面或者不好意思找熟悉的人进行倾诉,但是又需要找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网络恰好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困惑书写在网络上,让参与的人共同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如情感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对教育者而言,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判断思维能力,通过网络收集信息让学生进行辨别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辩论中以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要主动关心受教育者,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防止外在环境对其身心产生负面影响。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互联网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问题,但遗憾的是教育者的观念并没有与时俱进,他们仍然喜欢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式和背景,认可教育领域的科技进步,与时俱进,不能因为自己不擅长或不会技术等问题而排斥科学技术的应用,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互联网相关的技能,运用技术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其次要具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能够容忍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任何一种观点,只要有足够的论据支撑它的合理性,就不应该加以排斥。一些观点可能在教育者受教育的年代看来是荒谬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往超前的思想可能在当下就具有了可以实现的现实根基。教育者要及时关注和吸纳不同思想的合理成分,对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引导。再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育者要改变传统家长制的教育姿态,深刻认识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网络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内容,也使得人们的认知能力更加健全。教育者应当假定受教育者都站在信息时代的前沿,学习能力较强,某一方面的知识积累可能超出自己的想象。教育者对待这样的受教育者,应该进行积极、正面的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而不是通过压制彰显自己的权威。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放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刻意地去适应外在技术的发展,相反,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仍然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互联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大众化,它既可以作为基本知识进行普及教育,也可以作为专业知识进行探讨。“互联网+”和思政教育的契合,让教学活动围绕互联网开展,教学信息借助互联网实现传播,让教师借助互联网教学,而学生也利用互联网获得知识,实现与传统教学工作的结合,激发传统思政工作效能[8]。其教育的对象比以往的范围更加广泛,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且富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首先,教育者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将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而易懂,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面对群体的身心需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与爱好。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发挥互动优势。要充分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言权,每个个体都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同一事物、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正是不同的人生阅历才会产生更多的共鸣,使得在陌生的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多了情感的连接纽带。通过互动式的学习和讨论,教育主体之间才能够站在相同处境和立场思考问题。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隔阂,但是这为一些尴尬处境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教育者要积极鼓励受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自己进行互动和交流。不仅如此,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使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素材不断丰富。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模范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积极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通过网络为我所用地收集正反面素材,灵活多样地展示课件,受教育者还可以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为其他受教育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最后,教育者要积极鼓励受教育者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受教育者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要鼓励他们积极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参与到相关话题的探讨中,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且要提升受教育者网络操控的能力,通过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培养受教育者动手的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其知晓出现问题应该去哪些平台寻求解答。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在主体上,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平等参与;在客体上,要明确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人的教育,人的发展是其根本的诉求。同时要明确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警惕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青年是未来发展的希望,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更要培养出有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接班人。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挑战,但网络治理也绝非仅仅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一起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互联网+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